防范信贷风险的关键:理解小微企业投资行为!
关注本平台
作者:马福熠
作者投稿并授权本平台刊发
所有小贷公司风控人员都困惑于评审框架的模块化。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评估使得有机整合成为了评审的难点。因此寻找一条解读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核心线索,成为了同业喜欢交流的课题。本文试图从驱动小微企业成长的投资行为分析入手,建构一条解读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线索,既能辅助理解借款需求,又有助于解读企业经营能力,同时便于动态监控风险,从而提纲挈领的抓住大额信用贷款业务的风控要点。
所有小贷公司的企业家和风控人员都在寻求清晰解读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理论框架,进而可以在此框架下形成结构化的风控体系,进而可以提高风控工作的模式化程度。既然大额信用贷款本质上是基于经营能力评价的信贷业务,那么解读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主线就是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入手,谋求清晰解读企业的经营行为。通常我们会将企业的经营活动理解为研发、生产与营销等职能型经营活动,但是这种思路会由于先天的职能划分而使各种评价分析工作处于职能割裂状态。进一步地考虑就是,如何找到一条主要线索既能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又能反映企业融资过程呢?
笔者认为应该回归到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寻找更贴切的答案。
小微企业成长是由企业家的投资行为所驱动的,无论是集聚性投资还是滚动性投资,投资效果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就自然增加,即是企业成长的应有之义。关注小微企业投资行为即可以理解企业融资需求的产生根源,又可以清晰解读企业主要的经营活动安排。笔者结合多年小微企业大额信贷经验,创新性提出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投资模型,并结合企业经营情境细分模型,将理解小微企业投资行为作为解读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线索,构建一种基于小微企业投资的信贷风控思维,与同业分享并欢迎批评指正!
如果说行业发展趋势等外部环境是小微企业发展趋势的外因,那么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就是决定其发展趋势的内因。相对而言,内因是主要的,是更具决定性的因素。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管理学上用来解释企业创立、成长、兴盛和衰退的一般性规律的理论范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样的理论范式对研究小微企业的成长同样具有参考作用。区别仅在于小微企业受外部环境影响和冲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是由于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决定的,但小微企业寿命短并不影响企业成长规律本身及其作用机理。
笔者结合多年小微企业信贷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将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生存期、快速成长期、稳定成长期和成熟衰退期四个阶段。
正如不同年龄的人会面临不同的苦恼,企业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不同的,每个生命周期的核心问题本质上就是该阶段企业经营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得以解决,企业就会发展至下一个生命阶段,否则就会陷入到该阶段所特有的危机中。所以在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中不但明确了各生命阶段的划分,还厘清了各阶段所将遭遇的核心瓶颈问题以及由于核心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产生的致命危机。
一般性的规律表明:
(1)企业在创业生存期解决不了创造问题,企业就面临创业夭折;
(2)在快速成长初期解决不了资源问题,企业就不能实现快速成长;
(3) 在快速成长后期解决不了组织问题,企业就不能持续稳定成长;
(4)在稳定成长期解决不了战略问题,企业就可能陷入投资陷阱;
(5)在成熟衰退期解决不了文化问题,企业就不能形成健康的组织,并将业务保持在相当的营业规模上。
图1: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示意图
表1:小微企业各生命周期关键瓶颈问题及其潜在危机
考察项目 | 创业生存期 | 快速成长期 | 稳定成长期 | 成熟衰退期 |
成败关键 | 研发产品 开发市场 | 获取资源 培养团队 | 分工授权 专注发展 | 规范强化 保持创新 |
关键问题 | 创造问题 | 资源问题 | 组织问题或战略问题 | 战略危机或文化危机 |
可能危机 | 创业夭折 | 资源危机 | 组织危机或投资陷阱 | 投资陷阱或创新危机 |
依据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可以大致理解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性,那么什么是启动这种规律发生作用的触点呢?回答就是“投资决策”。小微企业的投资行为是贯穿企业成长过程并触发各种矛盾孕育、生产及爆发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几乎都是投资决策的后续继起行为,因此投资决策永远是战略层面的重要决策。按照投入资金使用用途可以划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按照投资期限和额度还可以划分为集聚性投资和滚动性投资;按照投资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还可以划分为初创投资、追加投资和转型投资;按照投资的业务领域还可以划分为主业投资和非主业投资(相关多元化投资与非相关多元化投资)。
通常的理解是创业初期企业会有一定量的初始投资,随着企业产品和服务不断的被市场认同,业务规模逐渐加大,这需要企业增加资金投入,这里面既有固定资产投资又有流动资产投资。一般来讲,小微企业的初始投资是集聚性的,后续的追加投资是滚动性的,更多是前期利润滚动投资。如果创业投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则可能面临着创业失败的局面。
当企业到业务规模发展的一定阶段,产能达到初创投资的规模上限,这时企业会面临应对快速成长期所需的集聚性投资,可能面临买地、建厂、购置大型生产设备等经营需求,这时的投资往往是短期内大额资金的集聚性投资。集聚性投资通常会利用一定比例的财务杠杆,因此一旦集聚性投资效果不达预期,可能就会导致企业背负过高的财务费用,严重情况甚至会导致成长夭折。
如果企业的集聚性投资达到预期效果,企业的业务规模将快速扩大并稳定在一个相应的业务规模上,短期内企业没有集聚性的投资必要,则可以利用利润累积逐渐化解负债包袱。经过快速成长期的小微企业,更多是面临的滚动投资需求,这时企业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再一次临近产能边界或者能力边界。这时企业家面临的决策情境是:原有企业逐渐稳定在一定规模,并有稳定的利润基础,组织与团队也相对成熟,原有企业对企业家精力的占用逐渐减少,企业家便处于一种可以进行其他项目投资的可能状态。这种状态很容易诱发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因为原有业务的投资边际收益较低,所以企业家更可能将资源投向预期投资边际收益较高的领域。此时,企业家由于有一定的累积资金和时间精力,所以进行多元化投资的可能性较大,但悲剧的是,实践表明大多数企业家的多元化投资结局并不理想,甚至可能会因为多元化投资失败祸及主业。
图2: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投资模型
表2: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投资行为及其潜在危机
项目 | 创业生存期 | 快速成长期 | 稳定成长期 | 成熟期 |
投资阶段 | 初始投资 | 集聚投资 | 滚动投资 | 升级投资、多元化投资 |
表现特征 | (1)少量的固定资产投资 (2)大量的流动资金投资 | (1)集聚性大额固定资产投资 (2)大量的流动资产投资 | (1)补充性固定资产投资 (2)少量的滚动性流动资金投资 | (1)固定资产升级换代投资 (2)其他业务领域投资 |
潜在危机 | 创业失败 | 少年夭折 | 利润损失 | 投资失败、祸及主业 |
如图2所示,如果将上述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投资行为与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相结合,可以大致得出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投资模型。投资是驱动小微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投资所引致的经营行为及其经营效果决定了企业成长的路径。成功的投资加速或拉升了企业的成长速度,失败的投资降慢了企业成长的步伐,甚至导致企业直接陷入危机状态。对大额信用贷款商业模式而言,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投资模型的参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理解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投资规律;
第二,明确不同投资行为背后隐藏的信用风险;
第三,理解小微企业投资引致信用风险的演进轨迹;
第四,明确对不同投资行为所需的针对性风控措施。下面的篇幅将逐一加以阐述。
按照小微企业净资产和净利润两个指标大小可以形成2X2经营情境细分矩阵。这种小微企业经营情境细分框架,笔者在其他文章中进行过详细阐述,本文不再展开。如将上述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投资模型与经营情境细分框架相结合,如图3所示,可以更加清晰描述企业因投资驱动导致的经营情境变迁,从信贷风险的角度则更清晰地理解了信贷风险的产生、发展与爆发的连续路径。
简单说来,企业初创时期通常处于低资高利情境,随着净利润逐渐累积形成更多的净资产;经过企业集聚投资以及随后的滚动投资,逐渐成长为高资高利情境;当主营业务逐渐达到资源与能力所限定规模边界后,随着主营业务利润状况逐渐降低企业又进入到高资低利情境;最后主业衰败以及多元化投资失败逐渐演变成低资低利情境。
市场经济中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按照上述兴衰规律与演进路径,从无到有新生,再由兴至衰消亡。这种经营情境的演进看似有些宿命,但它的的确确反映了资源配置、效率为上的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实践经验表明的确只有少部分小微企业逃出上述宿命成长为大中型企业。
正如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投资行为驱动了企业成长一样,投资的最终效果也决定企业经营情境的演进路径, 信贷风控人员正是要基于上述因投资导致的经营情境演进,分析客户融资需求,评估客户融资条件,进行授信决策。从而形成针对信贷风险经营本源的授信决策与风控方案。这正是小微金融中大额信用贷款商业模式所推崇的精细化风控之要义,也是小微金融风控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模糊化的风控技术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回归企业经营本质的,精细化的小微金融风控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商业银行做不好小微金融的原因,也是小贷公司乃至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态的必然使命---小微金融服务小微企业!
图3:小微企业经营情境下细分中的投资模型
小微企业的借款需求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投资决策引致的。了解客户借款需求的合理性、真实性是授信决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借款需求的合理性主要体现为:用途合理、额度合理、期限合理。
一般说来,小贷公司的贷款更具经营性流动资金贷款的业务属性,因此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所以评估企业借款用途是否合理,首先要判断产生借款需求的原因和借款理由是否匹配,客户可能阐述真实的借款理由,也可能虚报借款理由,那么判断客户资金缺口产生的根源是验证的关键,通常评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正在执行的投资决策类型、近期资金安排等对客户的借款用途加以甄别。借款额度是否合理,则要结合投资整体规模、进度以及经营能力对投资行为的整体支撑程度加以考量。借款期限是否合理,则要根据企业投资整体的资金安排及其进度进行分析判断。
依据小微企业成长中的投资模型,可以清晰理解各个阶段的借款需求不同表现形式:
(1)创业生存期的企业,可能因投入资金不足产生借款需求,无论是涉及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流动资金投资缺口,此时由于企业尚未完全度过创业生存期,信贷资金进入后都将承担投资的风险,不是小贷公司主要的业务方向。
(2)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可能因为集聚性固定资产投资导致较大的资金缺口,或因业务快速成长产生较大的流动资金缺口,这时企业的资金需求是利用自有资金和滚动利润难易满足的,实际上也是大多数企业开始利用财务杠杆的阶段。
(3)稳定成长期的企业,因为主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增长速度放缓,通常没有太大的资金缺口,正常的经营利润可以弥补一定的滚动性资金需求,偶尔因为淡旺季节、上下游非正常结算等因素产生临时性短期借款需求。但是现实中比较吊诡的是,这个阶段的企业会有较强多元化投资意愿和能力,所以往往会因为新项目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借款需求。
(4)衰退期的企业,往往面临的是主营业务逐渐萎缩,虽然理论上越是业务萎缩可能越是不产生资金缺口,但是现实中的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更多的衰败期的企业或者因为主业经营沉淀较多的不良资产以及背负较高的财务成本,甚至遭遇转性投资失败等多重危机,所以通常衰败期的企业往往有更多的资金缺口,但这种需求恰恰是小贷公司需要谨慎对待或者回避为宜的。
此外,评审人员还可以根据借款资金的实际投向对信贷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具体可以划分为:(1)支持或取得资产;(2)替换债务;(3)替换权益。其中,支持和取得资产用途又可细分为三类:(1.1)季节性流动资产;(1.2)非季节性流动资产;(1.3)增加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
信贷视角一般认为,季节性流动资产贷款为短期经营性贷款,流动性最强;非季节性流动资金贷款为铺底流动资金贷款,流动性次之;非流动资金的贷款为中长期贷款,流动性更弱。替换债务可能是以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也可能是以银行信用替代银行信用,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新还旧。替代权益是风险最大的,因为替换的效果将增加杠杆。权益或者被抽离或者已经亏损,这不是一种经营常态下的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也更大。
既然投资是小微企业成长主要驱动因素,那么投资失败就一定是小微企业成长的阻滞理由,进而投资失败也是小微企业产生信用风险的主要根源。所以,评审应以小微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为主线,结合企业经营情况的综合评价,监控潜在的投资失败可能性,深入解读所面临的信贷风险。
图4: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演进路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的孕育与爆发导致最终的信贷风险,因此,结合经营情境细分模型通过分析企业经营情境的演进路径,来深入解读企业信用风险的演进路径,为风险评审人员提供了一套逻辑清晰的理论框架。关于企业信用风险演进路径的内容在《不是客户不好,是你的风控不好——小微客户风险征兆及风险演变路径!》一文中已详细阐述,此处不做展开。这里仅结合成长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投资失败与各种信用风险演进路径的因果关联关系进行概要式说明。
通常“低净资产、高净利润”情境的企业,是那些创业时间较短,刚刚渡过创业生存期的企业,经营发展形势较好,资产累积较少,净资产也不多。这时企业会面临快速成长期的集聚性投资需求,而启动或者增加财务杠杆,此时如果企业投资不能达到预期下限,则造成因投资而背负较大的财务费用包袱,从而诱发信用风险。因此信贷的风险控制在于关注快速成长期的集聚性投资的实际效果!
通常“高净资产、低净利润”情境的企业,是那些经营时间较长,由于经营状况恶化导致当期利润情况不理想的企业。较高的净资产说明历史上企业有过经营成功经历,当前由于内、外因的影响导致生意逐渐走下坡路,或处于维持状态。通常认为这类企业由于有较大的净资产累积,风险演进不会太迅速,短期的信用风险不大。但现实实践中常常出现有违常识的现象---风险演进非常迅速。误区在于我们没有深入的理解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冒险特质对企业伤害恰恰是致命性的。企业家会充分利用净资产融资能力,进行相关甚至无关的投资,以图改变经营状况的低利润局面,于是投资引致的风险随之而来了。所以风控重点在于:密切关注企业家转型投资、多元投资的实际数额和效果,以及是否存在隐性负债、隐瞒投资等情况,要重新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变化,是否足以引致相应的信用风险。
风险演进更为极端的情形是“双高净”向“双低净”的直接演变。演进的逻辑与上述逻辑相类似,这种风险演进不是源于“企业转型和扭转颓势”,而是源于谋求更大发展的“投资的驱动”。很多优秀企业有一定的净资产积累,有较高的盈利能力,通常这是一种低风险的经营状态。不幸的是,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将摧毁这种低风险的稳定状态,尤其在风险投资和私募日渐盛行的环境中,对主营业务跨越式增长的非理性追求,催生了非理性的大规模投资,也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旦有外来风险冲击,或投资达不到预期效果,企业则因财务负担过重导致企业短期现金流断裂,如果调整措施不及时,企业也是岌岌可危的。对这类企业风险监控要点主要体现为严格控制授信额度,防止因为企业过往优秀的业绩一味的增加授信额度,甚至达到被借款企业所绑架的局面。在企业家理性时靠近,在企业家疯狂时远离!
“双高净”向“低净资产、高净利润”的演变是风险演变并不常见的情形,因为主业经营未发生较大变化,通常是企业进行多元化大额投资遭受损失,或者是某些不可抗力灾难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风控人员应关注企业的安全隐患以及隐蔽的资本抽离与大额投资。这种风险演变常常会因为原有主营业务的经营状况较好而不会造成较大的风险损失,所以风控人员会有一个处置风险的时间窗口,务必充分利用该时间窗口采取有利于控制风险的措施。这种演变路径中由于主业经营层面没有实质性变化,所以使得风险更具有隐蔽性,监控要点主要体现为资本抽离后的具体去向。实践表明如果企业家财富积累过于迅速或者依靠投机取得财富,往往会形成投资上的路径依赖,所以更容易暴露在大额投机的风险之下。
与其他所有风险演变相比,“双高净”向“高净资产、低净利润”的演变是最具有渐进性的一种,因为是经营状况的逐渐恶化导致了风险的演变,所以这也是现实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演变。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授信额度过大,单纯的经营状况恶化,高净资产的客户不会导致较大的风险损失,更可能是导致短贷转变为长贷。风控人员有足够的时间窗口采取措施控制相应的信用风险产生。确切一点说,这种风险演变是一种准风险演变,仅仅是经营状况短期内面临恶化的趋势。多数企业的经营会因宏观周期而具有一定波动的周期性,所以这种演变具有一定普遍性和高发性。风控人员应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甚至应该在短期内根据恶化与好转的程度微调对该企业的授信政策。
基于上述五种风险演进路径的定性式描述,风控人员能够对客户的经营状态进行风险描述,进而根据客户正在执行的投资计划以及投资的实际效果,识别每个客户面临的不同风险,有针对性的跟踪与监控,从而及时发现风险爆发的苗头,可以将客户的信用风险纳入到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中来。
授信决策是结合借款需求、还款能力总体情况制定的包括授信额度、期限、还款方式以及保证措施在内的综合性决策。评审人员基于小微企业成长规律理解投资行为,建构以投资为主线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解读框架后,则可以依据投资分析的相关原则建立授信决策的一般性原则。通常情况下,外部环境变化越剧烈,投资引致风险越大;投资资金财务杠杆越高风险越大;投资回收周期越长,信用风险越大。如果对小微企业投资引致信用风险进行排序,定性的结论是:非主业集聚投资最大;主业集聚投资次之;非主业滚动投资再次;主业滚动投资风险最小。结合小微企业投资规律在制定授信决策时要注意:首先,要谨记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原则,防止信贷资金沦为投资属性。其次,对于大额投资行为,应该回归投资可行性评判授信,强调回避不确定性较高的高负债投资。
最后,应结合投资进程安排授信方案,理性预期客户的现金流安排,确保债权的可流动性。依据上述以投资为风控主线的一般性原则,可以进行定性化的授信情境描述,详见表5。
表5:以投资为主线的审贷授信情境汇总表
序号 | 成长阶段 | 投资类型 | 投资效果验证 | 授信决策与授信额度 |
1.1 | 创业投资期 | 小规模集聚投资期 | 已获市场验证 | 视企业家投入资本情况,决策授信额度。 |
1.2 | 创业投资期 | 小规模集聚投资期 | 未获市场验证 | 如后续融资计划可行,微小额度授信,投资效果显现前撤离,否则一概否定。 |
2.1 | 快速成长期 | 主业集聚性投资 | 投资可行,预期效果好 | 适当授信额度,及时监控风险。 |
2.2 | 快速成长期 | 主业集聚性投资 | 投资不可行,预期效果差 | 谨慎授信额度,严格短期授信,密切关注,及时离场。 |
3.1 | 稳定成长期 | 主业滚动性投资 | 可行性强 | 适当加大授信额度。 |
3.2 | 稳定成长期 | 非主业投资 | 可行性较大 | 适当匹配授信额度,视新项目投资风险进行决策。 |
3.3 | 稳定成长期 | 非主业投资 | 不可行性较大 | 视主业支撑能力,小额度、短期授信,及时撤离。 |
4.1 | 衰退期 | 非主业转型投资 | 可行性强 | 视转型成功转机及时介入,随着形势转好逐渐加大授信额度。 |
4.1 | 衰退期 | 非主业转型投资 | 不可行性较大 | 否定授信,或临时性小额度授信。 |
小微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是投资,企业的借款需求源于投资缺口,企业信用风险源于投资失败。在信息不对称、不完善的条件下,对小微企业主要的投资行为进行深度解读,既弥补了经营能力分析的不足,又增加了一条动态监控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线索。投资导向的信贷评审提纲挈领、直指要害,因此有必要将大额投资分析纳入到风控体系中,并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以深入解读。
【作者简介】
马福熠,小微企业信贷领域资深专家;十余年小微企业实际高管管理经验;五年小额贷款高管经验;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清华大学MBA; 理论家中的实战派,实战派中的理论家。实践中总结《基于经营能力的小微企业信贷评审技术体系》,现已应用于多家小额信贷机构,均成为区域内优秀小贷机构。已发表介绍该技术体系的文章共八篇,文章连载在《普惠金融》《首席财务官》等期刊,以及“信贷风险管理”与“小微金融观察”公众号上均有连载。
【欢迎参加马福熠老师的千聊直播课程】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马福熠老师接受本平台的邀请,将在本平台在千聊直播开设的“信贷研习社”直播间开设《基于经营能力的信用贷款风控体系》系列课程,该课程是马老师多年从事小微企业贷款实战经验的总结,旨在帮助那些不想放弃的、有小微企业金融使命感的、希望走出危机再创辉煌的小微金融机构建立并完善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此次系列课程共计六讲。我们将在1月12日晚8点进行第四讲的直播!
长按或扫描下面二维码付费后可参加本次课程
(课程可反复收听,错过时间也不怕哟)
点击“阅读原文” 报名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