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姐姐带你读LLM:出国前必刷的5项技能

2017-11-06 王骋远 智合LawSchool


作者 | 王骋远

来源 | 智合LawSchool

20岁的你埋首于TOEFL, IELTS词汇书真题集,忙着期末划重点疯狂背书刷GPA,小雷达一天到晚捕捉各类社会活动和学术交流的信息,做着和大家一样的准备工作,生怕哪项软实力未达标无缘梦校。似乎“出国读法学院”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一样,是个平面口号

情怀暂且不表,本篇笔者作为英国法学院留学生,来跟大家唠唠嗑,现实的留学生活你们可能会拥有的方方面面全新体验,有的如金子般珍贵。

01

比如毕业时在歌剧院跟校长握手

02

跟着学术大牛全球到处开会

03

比如跟小伙伴参加各种bonfire, 嘉年华

04

比如全欧洲范围到处撒欢

当然,也会有带来成长阵痛的片段,下文就几项出国在外必备技能,跟大家浅作提示。


01

语言水平永远要精进

出国前你可能觉得雅思7分,托福过百是个不错的分数,自认为背完几本词汇书就能跟老外侃侃而谈指点江山。这么想,待你下了飞机,可能只会伴随着瑟瑟寒风在异国无所适从。书本上的词汇题库只考察常见生活和学术场景,并且都是标准的英式/美式发音,到了实地,你首先可能会遇到一位操着浓重印度口音的出租车司机,努力地跟你交流“VeliVeli good”或者一位几代移民过去的亚裔接待,从小到大都未来过中国,开口就是粤语或者福建话。好了,初来乍到背着小书包和行李箱的你被陷在沟通障碍中,手舞足蹈、词不达意。

千难万难来到宿舍,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超市购置日常用品,随手拿起几个没见过的蔬果,再看看超市上的标牌 brussels, sprouts, chick-pea, chicory, balsam pear, 嗯,这些鲜少出现在词汇书里的词语就这么活生生地摆在你的眼前。有些靠着常识和外观姑且能认得出来,还有些“它认识你,你并不认识它啊!”笔者的同学就有错把水仙当大蒜买回家,错把马栗子当可食用的栗子炒了的。费了银子不说,还有可能食物中毒误了大事。

同学们初来乍到,语言的运用和文化融入都是熟能生巧的过程,你们即将闹的笑话可不止是逛超市,点餐,买咖啡,问路,办银行卡,学校里的小班讨论,团队作业,这么列举下去简直无穷尽也。总之,不要停下学习语言的脚步,主动和非汉语母语的朋友交流,你会获得打破文化壁垒和语言突飞猛进的成就感。

02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十几二十几岁的人没几个把身体当回事的,在国内的时候就刷题、看剧、打游戏熬夜,有大把活动来消磨休息时间,随随便便再看下表就半夜了。海外的日子里,很有可能因为作业太多,party聚会频繁,各类活动兼职需要应对,根本没什么时间睡觉。有人曾经形象地表示,“成绩、睡眠、社交如果只能择两项,我一定会放弃睡眠这一样。”现实学习中,身边的朋友也确实是这么如法炮制的。每个人的24小时都那么宝贵,要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啊!

然而,在你们自己还没有察觉的某个时刻,生活就开始给留学生们上课了。有的男生持续咳嗽没了刚来读书的锐气,有的女生内分泌紊乱狂冒痘痘没法做小公主小仙女,有的更是熬出胃病,读书都体力不济。据不完全统计,笔者身边一块入学的同学里前后陆续回国看病的有几十位,来回路程折腾,课程压力还不小,很多都默默退学中止学业了。

如果把留学当成一场持久战,法学生的你们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贮存体力,锻炼身体,规律作息,因为法学院不比传媒或者商科。你们要写数以万计的大论文,可能某个案子要查许多本落灰很久的法学案例和学术观点,要为一场模拟法庭准备许多案件材料和论点,要在其他专业庆祝放假的时候躲在比人高的文献中苦熬案例分析。当然,这些还只是入法律行的基本修行,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总结能力是必需品格。

(校图书馆一角)


(永远放满参考的桌子)

所以没事去健身房,有氧无氧练一组,长期保持规律锻炼的好习惯,既舒压又排毒,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人生的第二个年头,管住嘴,迈开腿,为做律师打个身体基础。须知,任何行业想做到顶尖,自律都是第一步。


03

24小时打开多项任务处理模式

我们的传统教育下大学生是远远没有学会线团式思维逻辑的一群象牙塔里的孩子。多数学生在走出国门之前,比较习惯的模式是点对点。下周期末考试,这周就熬夜背书;报了雅思托福考试,这段时间就安心备考;投了某个大所的实习,就准点坐在办公室等哪位律师派活过来处理一下。似乎习惯了投喂,习惯了被填鸭,习惯了集中精力处理一件事情。

刚到非舒适圈时,你会发现那些理所当然不用自己操心的事情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打个比方,我们在大学住学校宿舍水、电、燃、气不需要自己去管,更没有和中介房东沟通的必要。但是,来到新的国家念起法学院的同学们,你们有85%的可能不会住在学校宿舍里。(因为许多西方国家的学生宿舍只提供给本科1-3年级,或者异常抢手订不到)搬出去住,是来到异国生活的第一步。这些生活琐事,看似简单粗暴,其实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在信息完全不对等,语言关还没有过的情况下,如何选择靠谱的水电燃气公司,怎么每月每季度缴费,怎么和各类奇葩室友和房东打交道。这些留学中介、大学老师、自己父母甚至已经在读书的师兄师姐可是从未告诉过你们呢。

于是坑要自己一个个踩,成长要自己一点点来,笔者的建议是多问总没坏处。把所有可能涉及的纠纷和不确定性都列出来,抱着练习语言的大无畏心态,把所有的问题都和房东沟通清楚。如果对方理解学生,他/她可能会提出帮你代缴各类费用,这就帮你省去不少精力。当然,作为未来律师,所有的缴费记录和信件材料你是需要提供和检查的。毕竟,很多海外中介/代理公司都把留学生当成待宰的羔羊,以为大家“人傻钱多还好糊弄”。

除了租房,你们的每日三餐,学习目标进度,课后任务和各类千奇百怪的兼职实习,哪样不需要自己操心协调?许多学生在没出国之前都无法意识到这些小细节的重要性,大咧咧地拖着俩行李箱来了之后,就两眼蒙圈地被生活打败。所以,要在准备出去的一段时间内树立多任务处理的意识,大家可以列一个细而全面的日程表,把今天要做的任务列出来,根据紧急程度从高到低排列。这样既不会耽误进程,也没那么多焦虑感,很适合刚刚独立生活的同学们。

(笔者在伦敦做导游兼职)


04

学会与孤独和平共处

前几段事无巨细地向大家絮叨要准备和注意的生活琐事,最后我们来谈谈心理的变化。笔者在刚去读法学院的期间经历了比较大的心理落差,在和身边其他同学老师聊天的过程中发现这属于普遍现象,即孤独感

出国前,我们朋友簇拥,老师和善,家人关怀,一切都是良性的人际关系,对海外充满期待和兴奋。以为离开了雾霾和地沟油,迎接我们的是红砖绿瓦常春藤,蓝天白云古建筑。谁也不曾预料到,留学的生活,甚至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海外的生活是那样的单一。西方国家普遍不像国内的城市这般热闹,商店在下午5-6点钟关门的有很多,许多城市在7-8点钟的街头已经没什么人走动。再加上他们的家庭和圈子意识较强,社交也集中在本国人或合作伙伴,留学生在刚来的阶段可能只能在家做菜,或者图书馆熬论文。

不仅如此,孤独感几乎如影随形。这里的人从肤色到人种都和你过去的认知不同,这里的生活习惯跟娱乐方式也不是国内的那几样,每每到了冬天,凄风苦雨,你一个人走在异国的街头,那感觉真的不是嘴上说说没问题就不会鼻塞的。“孤独”是每个跳出舒适圈的朋友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然这几年留学生也不会频繁爆出各种危险消息。我们远远低估了孤独的吞噬力。

(空无一人的学校公园)

有鉴于此,当同学们面对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时候,去和身边的人交流,去理解和接受跨文化的各种自己从来不知道的新奇,去尝试从未接触的食物和活动。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在漫长的求学时光中找到内心的平静进而对“独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笔者在读LLM期间会习惯性地每晚看一部文艺片,欧洲本身似油画般色彩浓郁的氛围也很容易让人进入状态。

说了这么多苦兮兮的言论并不是在吓唬或者阻止你们,要相信当这段海外求学的岁月结束后,留给你们的只有最开心的笑容。当然,这里只是一家之言,有出国意向、准备出国或者正在海外读法学院的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有想要和表达的观点,欢迎留言哟~


小姐姐简介

王骋远 英国莱斯特大学国际经济法法学(优等)硕士。2014-2016年赴英攻读LLM学位,期间曾作为唯一亚裔代表参加Willem C. Vis 国际商事仲裁比赛,并负责程序法部分的答辩。曾在英国投资公司从事跨境金融法律类咨询,兼任英国天津商会法律顾问及同传,为国际投资和各类招商引资提供中、英法律咨询等。现就职于某内资律所,主要业务领域:国际投资、金融与自贸区。

斜杠经历:长期法律新媒体攥稿人兼行业观察者/10w+写手/长期兼任华东区雅思考官/深度旅行爱好者


 —  END  —

彩 蛋 在 此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