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丘吉尔和希特勒到底有何不同?
作者 | 饭团
来源 | 智合LawSchool
上次,我们给大家推荐了摘得奥斯卡影后的《三块广告牌》。
科恩嫂精湛的演技实在令人叹服。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另一部诞生了奥斯卡影帝的片子:《至暗时刻》。
谈起本片的主演、新晋奥斯卡影帝加里·奥德曼,大概没人没看过他的电影。
但在《至暗时刻》里,几乎没人能一眼认出他。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他是哈利·波特里英俊而野性的小天狼星;
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优雅又变态的反派史丹菲尔。
可是到了《至暗时刻》,他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仿佛是丘吉尔活了过来,哪里还有半点他自己的影子?
许多人看的时候感叹,这是哪个老戏骨演这么好,看完一查发现居然是“狗爹”奥德曼。
这才叫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你能看出这是同一个人吗
可以说,是加里·奥德曼一个人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
作为历史片,《至暗时刻》的剧情不算复杂。
讲述了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危局中上台,坚决抵抗德国纳粹,最终在复杂的政局中站稳脚跟,并领导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事迹。
对国人来说,这段历史并不陌生。
但与以往表现丘吉尔的作品相比,《至暗时刻》却是一部完全不同的影片。
片中的丘吉尔一改传统中孤胆英雄的形象,而是酗酒、暴躁、常年烟不离手。
面对纳粹德国强大的武力值和内阁的反对,他也会脆弱、害怕、无助。
从编剧、导演、演员到化道服人员,全部坚定一个目的:把丘吉尔,这位英国最伟大的首相拉下神坛。
很明显,他们成功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谈谈这部号称“让丘吉尔活过来”的电影——《至暗时刻》。
说起这部影片,就不得不提他跨时空对飙的另一部经典影片:《帝国的毁灭》。
可以这么说,在《至暗时刻》中,几乎处处都能找到后者的影子。
也许有人并不熟悉这个名字,但大概没谁不曾看过鬼畜视频:《元首的愤怒》。
《帝国的毁灭》同样以二战为背景,根据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拍摄,展现了希特勒人生最后十二天的场景。
可以说,不列颠空战前的丘吉尔,和德国战败后的希特勒,处境十分相似。
都面临战败的结局,都身负政党的期望;
都有着卓越的口才,都身处孤立无援的政坛。
他们都是孤独的。
而作为历史人物,两人的状况同样很“相似”——都被过度脸谱化。
丘吉尔被过分神化,希特勒被过分魔化。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题目,问以下三个人,你愿意成为哪一个:
A.声名狼藉,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嗜酒如命;
B.有过吸毒记录,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都要喝一公升白兰地;
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很少喝酒,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我想大概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三个
答案:A是丘吉尔 B是罗斯福 C是希特勒。
历史不是善恶对错那般简单。
两部影片同样以女打字员的视角切入。
当年轻貌美的女秘书走进帝国最高领导人的办公室,她们遇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待遇:
希特勒的温文尔雅,和丘吉尔的暴跳如雷。
对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
面对秘书因紧张而犯的错误,希特勒温和地劝慰:“我们再来一遍。”
丘吉尔则迅疾暴怒,破口大骂,将新打字员扫地出门。
可前者是臭名昭著的法西斯恶魔,后者才是受人敬仰的卫国战士。
这便是两部影片的高明之处。
用真实去打动人,而不是用光伟正的形象去造神。
希特勒和丘吉尔,这两人身上都杂糅着优雅和野蛮、脆弱和强悍。
如果说两人如此相似,那么为什么希特勒是纳粹头子,丘吉尔却成了英国最伟大的宰相?
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有着两个不同名字:
一个叫民主,一个叫独裁。
《乌合之众》中说,一切群体动物都具有服从首领的本能。
一个容易被拥护的头领,需要具有两点特征:狂热的信仰和强硬的手段。
丘吉尔和希特勒无疑都满足这两点。
作为帝国的领导者,希特勒看起来更为平易近人,而丘吉尔却暴躁易怒,让人厌烦。
然而亲切中隐藏着欺骗,暴躁的背后却是真诚。
温和对待女秘书的希特勒只会给她描绘纳粹帝国的强盛,并在兵败后送给她毒药。
粗鲁的丘吉尔却会带她进入军事机密处,告诉她英国当前真实的处境。
在《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面对纳粹成员从头到尾都在重复一个相同的动作:奖励。
奖励的实质,却是控制。
纳粹覆灭的前一天晚上还在利用勋章维持士兵的忠诚。
而其中最容易被“奖励”控制的,莫过于最渴望得到认可的孩子。
而丘吉尔面对民众,却是完全不同的做法。
当他失去政党支持,孤立无援时,他选择走进群众之中,去听听普通市民是怎么想的。
他不诱导,只询问。
不绅士,却真诚。
在两位演员对表演的处理上,有一个相同的细节。
丘吉尔和希特勒的手,都会不自主地颤抖。
颤抖的手,代表了两人内心的慌乱。
丘吉尔的慌乱是因为来自外部的压力,希特勒的慌乱却是由于内心深处的恐惧。
独裁者的内心,其实往往是恐惧的。
越想要控制,就越怕失控;越渴望权力,就越怕背叛。
对于自己脆弱的一面,丘吉尔可以一次次将之展现于人前:说给妻子,说给国王,甚至说给政敌。
但希特勒那只颤抖的手,却始终藏在身后。
哪怕败局已定,他依旧在用谎言编织强大的假象,绝对不敢面对任何负面的信息。
把所有的失败和错误都隐藏起来,粉饰出一个美好纯净的世界,既是在欺骗别人,也是在欺骗自己。
敢于直面自己脆弱的丘吉尔,才是真正的强者。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说:
在这个世界上,最猛的人,应该是超人同志。
据说他来自外星球,平时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拯救地球,每年都要救那么几次。
然而没有人认为他很伟大,因为他是超人。
超人没有任何弱点和缺点,他压根就不是人。
只有当你明白,他是一个正常人,有正常的欲望,有过犹豫和挣扎,有过错误和污点,你才能明白,那个不顾一切、顶住压力抗战到底的人,有多么的伟大。
因为平凡,所以伟大。
影片的最后一幕,是丘吉尔发表完著名的抗战演讲后,在议会的全票支持中走出门去,走入黑暗之中。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
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
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
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
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决不投降。
从孤身一人到举国支持,他是一个真正的孤胆英雄,他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孤独。
1945年,英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同年,丘吉尔在大选中落败,被斯大林嘲笑为“赢了战争,输了人民”。
1951年,再度出任宰相。
1953年,丘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标志性手势“V”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用来代表胜利和信心。
他的勇气,连同那句名言“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在世界各国流传,成为不朽的传说。
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财富。
历史的至暗时刻,也是人性的群星闪耀时。
感谢温斯顿·丘吉尔,感谢加里·奥德曼的精彩演绎。
— END —
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 |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