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燃了全世界,这还不叫中国顶流?

青年文摘 2020-12-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ir电影 Author 毒Sir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毒Sir

来源:Sir电影(ID:dushetv)


它提前到来了。


都是被催的。


自从春节档缺席后,一遍又一遍传来上映的消息。


定档国庆,再提前上映。


每一步,都是万众期待,翘首以盼。


那,痛快点。


今天就来吧——


《夺冠》。




陈可辛导演+巩俐主演+中国女排。


可以说,这个组合,就是中国电影的顶流。


有人老早把票订好了。


我猜,八成就是冲着这是那种“适合陪爸妈看的电影”。


带他们到电影院,看看年轻时候的idol。


感受感受,他们年轻时候的激情和热血。


△《我和我的祖国》
你都能想象到看完电影后,爸妈说的话:


“我们那个年代呐,你不知道有多艰苦。”


“女排姑娘真是为国争光了。”


“女排精神,伟大!”


…………


对。


说的都对。


但我今天想补充的是,电影可绝不是把过去装裱在相框里,让你回顾、膜拜。


甚至大胆地,对凝聚成我们共同记忆的“女排精神”,做了一次新的注释——


中国女排,真的变了。




毫无疑问,《夺冠》是一部板上钉钉的“国民电影”。


因为提起女排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观众人群超越年龄、性别、阶层。


越大众,也越有挑战——


怎样拍得让大家都满意呢?


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担心过。


因为陈可辛从来就是个时代造像的高手


《甜蜜蜜》《中国合伙人》,都是个人与时代交织的“典型样板”。


但《夺冠》如此大规模的国民记忆还原工程,还是头一次。


它用一比一的复刻,完美重现了中国女排的两个黄金时代。


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那个父母辈心目中的中国女排。


不论是运动员身穿的训练服、比赛的运动服、赛后领奖的衣服,跟现实对比,全都如实复刻。



再注意女排姑娘们的发型——一个个都烫了头发。


在电视刚刚普及的年代,她们就是那个年代的fashion girls。



而灵魂人物,郎平,更是像素级的神还原。



除此之外,开场彭昱畅的打扮,电影中看台上的支持者、电视机前的观众……


从服装、拼布的字体,到每个人脸上的精神面貌。


一股80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什么气息?


物质贫乏,但精神丰满。


是“我知道自己不够强,但一定要证明自己可以”的雄心壮志。


那是一整个时代的咬牙切齿。


演员,更不用多说。


能让现实中郎平的女儿白浪,出演青年郎平,这对于同类题材来说,就已经是厉害到开挂了。



其他演员,都照着当年的人物原型直接安排。



对于一个国民电影来说,这只是基本操作,真正花心思的,是如何做出能让人信服的年代质感。


这玩意很玄,但也是导演陈可辛的绝招——


对光的运用。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预告片里的细节。


在80年代的女排训练戏份中,镜头里的光线,绝大多数是从背景中窗外透入,铺满整个训练场。


不论是教练和运动员们训练



还是青年郎平一个人锻炼:



甚至是大家在比赛间隙出去逛街、烫头……


大多数镜头,都是一种温暖的泛黄色调,特意做了一种记忆中的明丽质感。


记忆是什么颜色?


不就是泛黄老照片的颜色。


把温和的色调嵌入进电影氛围中,《夺冠》的质感,就成功了一半。


它另一个穿越时光的魔术叫作——


“声临其境。”


为了原汁原味,《夺冠》还请来了当年在电视中直播女排比赛的央视名嘴宋世雄,亲自为电影中的女排比赛配音。


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不止解说过排球。


从业四十年,连续5届奥运会,他几乎承包过足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网球、冰球、田径、游泳、体操、举重、武术等单项世界赛事的解说。



什么概念?


他就是那个年代,几代人的声音记忆。


只要老先生一开口,比赛有内味儿了。


就像预告片里的那一幕:


郎平走进了漳州的训练场馆,满眼望去,都是她们年轻时期的影子。



但要知道,女排并不只有一个时代烙印。


1980年代之后,是2010年代的二度辉煌。


怎样复刻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陈可辛开动金手指的地方了——


复刻个啥?


我们实拍!


直接把里约奥运会冠军队员拉来自己饰演自己。


朱婷、惠若琪、徐云丽、袁心玥、丁霞、张常宁、林莉、刘晓彤、颜妮、龚翔宇……


在大银幕上,带领观众重温经典比赛。



敢还原历史的电影不少。


但,撬动这么大阵仗,充分说明了电影《夺冠》之于中国体育的分量。


《夺冠》能问世,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包括我的父母在内,很多老一辈人,即便不关心体育,只要听到女排两个字,依旧忍不住激动、感慨。


为啥?


因为中国女排,对于他们来说,早已超出了一项体育运动。


那是一整个时代的呐喊。



全国人民都知道,“五连冠”时期的中国女排,冠绝世界。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们为此,付出了多少?


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漳州女排训练馆。



训练馆最早在1972年搭建,经费不够,只能让当地民工花了28天,用竹子搭成。


地面也不是橡胶或木地板,而是由黄土、石灰、盐水压实夯平而成的“三合土”,土层表面经常被磨掉,露出细沙,一到下雨就潮湿泥泞。


那会儿的女排姑娘们怎么训练?


在酷热的闽南,在竹棚室内,在暴晒的室外,踩着三合土,摸爬滚打,浑身带伤。



这是第一代女排的筚路蓝缕。


后来进入室内锻炼,拼搏的作风继续保持。


有个镜头给得很好。


在训练时,成千上万次的摸爬滚打后,运动员被木地板上的倒刺戳伤。



但下一秒,球飞过来,照样接,继续滚。


练,往死里练。



预告片中有一幕:


训练馆里,有一面被排球砸出凹痕的墙面。


那得是多少次的训练,才会留下这一整面的“功勋章”?


几百、几千万,甚至上亿次。



而且,不止是一个运动员。


天赋强如郎平,在当年的女排里,都只是菜鸟新人,也只能从体能、从力量,从最基础开始练起。


因为,“技术不如她们”。


在80年代的女排比赛中,能够上场的队员,有哪个不是一身本领,技术精湛?



又有哪个,不是一身伤痕?


其中坚守的,就是女排精神。


看官方定义的内涵——


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说得轻松,但,每一个字词,都是血和泪。


这点,在《夺冠》里,没有丝毫避讳。


比如,血。


对于运动员来说,受伤是比赛的一部分。


可对女排来说,受伤见血,是常态。


漳州的排球纪念馆里,至今都留着运动员带血的护膝。



比如,泪。


一群最小才十七八岁的姑娘,正是最青春的年华。


她们在这里日复一日,连大年三十的晚上,都被要求,加练、加练,再加练。


谁能不委屈?


在预告片里,是一遍遍的掉泪、抹干,接着上。



但,又有什么办法?


很多人可能想问,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拼命?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去赛场上证明


证明什么?


1966年,中国男排是世界第九。


可接着,他们十年没打球。


再之后,他们出国,仅仅是外国宾馆里摆放的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就已经让运动员们痛哭流涕。


一句话,太落后了。


原来,在我们故步自封的时候,已经掉队了世界那么远。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1980年代,那么就是——


加速度。


一切好像都被我们拧上了发条,拼命往前追赶。


电影里有一个设计非常精准。


当郎平她们出征日本女排世界杯时,来到决赛现场,宋世雄正在直播。


画面突然一切,给了电视机前坐着的观众一个群像,他们——


是东北国营钢铁工厂的工人。


是北京机关大院里的工作人员。


是胡同里的街坊百姓。


是云南支边学校的师生。


是纺织厂生产线上的女工。


…………



有城市,有农村,有大院,有弄堂……


大家围在一起,拉着幕布,打着灯,踮起脚,仰起脖子:


一边是前线,现场看球的观众摇旗呐喊。


一边是后方,电视机前的百姓屏气凝神。



看到没,这不是一场排球比赛。


而是一次时代主旋律的合唱。


每个人都唱出了同一个心声——


我们一定能行!


看到这儿才能想明白:


为什么在父辈心中,中国女排,影响能如此之大?


它在国人自信心最跌落谷底的时候,用一场接一场的胜利,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2015、2016、2017、2019,郎平率领的新一届女排,捧着四座世界冠军奖杯,强势归来。


也就是那时。


许多年轻人和父母一起见证了女排精神的回归。


这情理之中地再度成为了连接两个时代的桥梁。




但如果只是把《夺冠》看成一部中国女排的纪录片,那就太可惜了。


导演陈可辛罕见地在《夺冠》中,铺陈了一个更大的叙事。


预告片里有一幕戏令我印象深刻。


李现饰演的国家体委干事,到训练基地考察。


谈到了这样一件事:美国已经用电子计算机来参与训练。


当运动员的数据输入电脑,你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就已经没有秘密。



吴刚饰演的老教练在得知当时中国没有可使用的计算机之后,安静了一会儿,做了一个决定:


将拦网升高。


从2.24米,提高15厘米。



前者,是国际标准的女排球网的高度。


后者,是男排标准。


换言之,从今天起,女排,当男排练。



这,计算机也能预测到吗?


用完全打破常规、突破极限的方式去训练,成果是,女排能和国内的男排打得有来有回。



国际女排赛场上出现了一支“男排”水准的球队。


相信这对于美国的计算机,都算是超纲。


但代价呢?


是苦、是难,是流血流泪,是背着沉重的包袱,是打碎牙往肚里吞。


而这个选择,二十年后,又出现了一次。


电影中,当郎平成为国家队教练,一切百废待兴,亟待出成果。


但她却直面所有领导的质疑,大胆地做起了减法。


过去像家人一样分工明确的国家队?不要。


要搞就搞大国家队,12人,30人,100人,多多益善,无限组合,只要打得好,谁都有机会。



靠吃苦,靠超纲的魔鬼训练方法?改变。


在全世界范围请最专业教练,体能、瑜伽、复健、协调性训练……通通安排上。


什么对运动员好,就用什么;差什么,补什么。



过去的封闭式训练,成绩包袱?一律不要。


让队员们去生活、去学习,不再把排球当作唯一。


2016年,因为备战里约奥运会,年轻的女排姑娘们非常焦虑、疲惫。


郎平在一次练完之后,却没有像当年的老女排一样,为了成绩,提出加练的任务,而是笑着说:


“去谈恋爱吧。”


下一秒,大家疯了一样飞奔出去。



看,这是一个从“神”还原成“人”的故事。


背后,是绝对的自信心、实用思想、开放心态。


说到女排精神,我们肯定都能想到的是肯吃苦,敢拼搏,不服输。


但对女排精神的继承,究竟是什么?


《夺冠》里,两代教练对体育运动观念的鲜明态度:


从曾经,老一辈咬牙用拼命努力试图弥补的科技差距。


到如今,新一代已经用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自由应对。


这不仅是女排的历史。


也是四十年来,全国人民从自卑到自信,一步步走来的光辉历程。


从这点看,《夺冠》恐怕是国庆档所有新片中,最适合这个节日的作品。


因为它从排球开始,流淌出一条影响了每个普通人的时代洪流。


然后,落在了新一代的女排运动员身上。


让她们抛下包袱,轻装上阵,以更加自信的态度迎接未来,赢得胜利。


电影中那段郎平和朱婷的对话。


朗平问:“你是为了谁打球?”

朱婷说:“为了爸妈。”


——不对。


郎平:“为了爸妈,你就打不好球。”

朱婷:“为了成为你。”


这时郎平停下发球,对她说:


那你就搞错了。

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而我,和你们在一起。



这既是在说运动员,不也是在说当下的每一个年轻人?


我们要把什么样的女排精神继承下来?


吃苦、牺牲、为国争光……


或许都不是。


苦,是当时的条件所迫,过去的拼搏,不是为了今天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争光,是当时对世界仍然陌生,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今天的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和自信。


并不是说我们不用再在乎集体荣誉。


而是我们不再需要把所有的荣誉和自尊心,都寄托在女排姑娘们的输赢上。


正如电影中郎平所说的:


放下包袱,解开捆绑,回归到本真和纯粹——


好好享受体育本身。



中国女排最好的样子,是每一个拼搏过、牺牲过的前辈们的样子。


也是现在每一个女排姑娘,她们本来的样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


只要活出了自己,当然就是最棒的。




▽ 更多推荐阅读 ▽


“因为秋天第一杯奶茶,我跟谈了三年的女朋友分手了”


《极限挑战》采摘珍稀植物,惹怒14亿人:节目的底线在哪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