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疫情流调里的苦,我反而很羡慕

青年文摘 2021-04-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路青年 Author 马路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马路

来源:马路青年(ID:maluqingnian)


图/摄图网




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国贸的繁华,三里屯的纸醉金迷,曾让全国人民羡慕不已。可新冠疫情再度来袭,北京患者的轨迹,却无情地戳破了这一层精致妆容,让大家看到北京或者北京人的另一面,艰辛且疲惫。


首先是成都患者和北京患者流调轨迹的对比,透露出的人设,成都以非常刁钻的角度碾压了北京。


西南安逸之城,映照出北京没有娱乐。



就这样一张图,曾经不可一世的北京生活方式,就一下暴露在大家面前:


高强度的通勤压力,紧巴巴的工作生活安排,还有中年考研的焦虑。人们恍然惊觉,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真是一刻也不得休息。


顺着这一条裂缝,北京人的生活方式露出的破绽越来越大,繁华之下艰辛的一面,涌了出来。


顺义32岁的女性患者,白天在电动车基地上班,晚上10点钟到深夜2点,在顺丰大件中转场还有兼职。一个女人,一天打两份工,在别人睡觉时,还要在物流公司里,挪动那些巨大物件。生活真是一块巨石。


当看到打车平台的司机患者,一天从早晨6点接单到晚上11点,一天工作17个小时,不仅外地的人们看呆了,就连许多在北京写字楼里面工作的年轻人也坐不住了。“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的感慨在网络此起彼伏,北京生活,脱去了那一层塑料外衣,竟然是如此的苦味。


在追梦青年心中,流奶与蜜的北京,在新冠患者轨迹公布出来之后,终于素面朝天。



“逃离北京”“北漂作为一个群体正在消失”,北京生活似乎正在失去它的魅力。就连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也加入了这一轮苦味北京的大合唱,以自己亲身经历,证明这个城市的苦,同时完成了自我怜悯。通勤、交通阻塞、没有户口、996,确实,一个城市就能发现人间所有的苦楚。


在网络上,一度有人喊出了“今夜我们都是北京人”,只是有清醒者提醒,这属于想得美。


所以你看,北京的苦是不值得怜悯的,除了许多是自讨苦吃,还有一部分是,这座城市的距离与不近人情,失去了被同情的资格。


抛开城市生活的是是非非,我想说,在这些苦哈哈的流调轨迹中,我恰恰看到很多令人羡慕的东西。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在题目里说到的北京人,并非只是北京土著或者北京户口,而是“来了就是北京人”的那种北京人。城市从来不仅仅是一种身份,而是它腹地里生活的居民。


还记得,今年6月时,北京有一位47岁的新冠患者,他是一名外卖骑手。他送外卖3年,是五星骑手,每天都要送50单。他每天最后一单,是骑上电动车去首开福茂商场,接在那里工作的妻子回家。日复一日。在这个患者身上,不仅能看到他在楼宇间飞奔的匆忙,困在系统里的无奈,你还能看到一个认真的人。他47岁了,仍然在努力工作持家,照顾家人。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有爱,是每天接到妻子回家的那一份暖意。


我想,只有很认真生活的人,才会在每天自己精疲力竭后,还有心力去照拂自己的家人。也只有认真生活的人,才能咬牙挺住每一天的艰难。这其中,有一种难得的体面,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前一阵,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现在北京的女性外卖员和快递员越来越多。她们进入到男性工作场域,同时还要兼顾家务生活。其中一对夫妇,丈夫在北京的超市里上班,晚间送快递,妻子也在操持家庭之余,兼职送外卖。远远地看去,他们的生活是苦的,可是,他们的孩子正在读书。他们需要做一些准备。


这对勤劳的夫妇身上,除了苦,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在为未来而工作。


顺义最早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每天乘地铁往返50公里,人到中年准备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报考大概都要瞒着公司。考试前三天,应届生开始调整身心,他匆匆做完了考试需要的核酸检测,就要按公司的要求出差。然后,到了宁波听见自己感染的噩耗,一年的努力差不多都白费了。



苦不苦?苦。可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个中年还在追求自我进步的样子,他还在学习,还在寻找。


很多人可能混淆了,匆匆忙忙不仅仅是辛苦,它的另一面,是一个人活得很充实。许多人放弃了安逸的家乡,放弃了南方的阳光,来到北京,恰恰是追求自我的充实,并希望在这样的充实中,找到人生的价值。


在北京新冠患者的流调中,我极少看到那种无所事事的人。相反,我看到是许多很认真生活的人,他们活得兢兢业业,活得还有一份追求。


这样的人不可怜,却有一点可爱。




我喜欢的一位纪录片导演周浩,曾告诫过大家,不要随意去同情。有时候,这种同情本质上是一种僭越。同情让人获得了一种俯视的视角,隐约地满足某些优越感。


▲图/阳光卫视


对北京这些新冠患者,又或者是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这种同情,以及延伸出的可怜,都有一些自作多情。或许,他们面临着社会困境,他们遭遇的权利不足,那个时候,我们才应该去同情,并为他们发声。反过来也可以说,谁不在这些困境之中呢?


因此,苦哈哈的北京人一点也不需要同情。毕竟,一个人全心全力地过每一天,认真地工作,是一种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方式。这些北京人,都是奔赴在体面实现的路上,我们能做的只是祝福他们。



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而言,也不需要借助这些流调轨迹,来浇灌心中块垒。


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天天喊,但走的人却很少。很多人都知道回老家意味着什么,考公务员、结婚,被人情世故吞没。事实上,大家并不是不知道北京苦,只是人生,就是在各种苦里,选一种能接受的苦吃,如此而已。


所以,不要再可怜北京了,北京的苦是一种可选择的苦,每个在北京的人只是做了他的选择而已。他们认真工作,为未来做准备,他们认真求学,努力自我完善,发现了意义,就匆匆去追寻。


这样充实的人生,是有一点让人羡慕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马路青年(ID:maluqingnian)。马路,中年少女的楷模,比男人更讲道理。社会学爱好者,热衷一切新鲜有趣的事物。


▽ 更多推荐阅读 ▽


单身狗的矛盾日常:一边喊着要脱单,一边拒绝所有社交


开心一刻|“四个字概括你的2020年。”“这就完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