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宝,仙女,小姐姐”,社交假熟,我忍不了了

青年文摘 2021-04-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RealCoolGirl Author 李强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李强

来源:RealCoolGirl(ID:realcoogirl)


我有一次在校门口买花甲粉,过了一会儿 ,女老板喊:


“女神,你的花甲粉好了!”


我好饿,好想过去接,但不知道她到底在说谁。


其他顾客也跟我一样,陷入了茫然和困惑。


直到最后女老板直接用手指了指,对方才明白是在说自己。

               

我发现她管所有女孩都叫:女神。


似乎很突然的,大家不再满足于叫陌生女孩“美女”了。


在社交网络上,我们见证了从“亲”“女神”“宝宝”“小仙女”的变迁。

                

我一直拒绝频繁使用新潮的网络词汇,不是想与他人划清界限,而是因为我永远无法跟上社交网络潮流变迁。


每个人可能都有体会,一个个网络流行语的盛行表现得很无厘头,它们从诞生到风靡到衰落,周期也在逐渐缩短。



“宝宝仙女小姐姐”
都是交流的恐慌感
 

“宝宝、小仙女、小姐姐”,它们所指向的,其实是同样一群人——年轻美丽的女性。


这在语言中也实属正常,我们大可以用很多的词来概括同样的意思。

               

但是,难道就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些称呼变化得太过频繁了吗?


请注意上面这句话,明明我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我也有很多更直接的表达选择,但我却用了——“难道就只有我一个人……”的句式。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为什么我不好好说话?


或许是我庸俗,我害怕,我焦躁,我不安,我想要融入潮流来换取认同,想要跳到下一个状态来证明自己的成长。

               

但是,我却忘记了,仅仅是改掉说话句式、改掉称呼,是无法让自己有所改变的。


它们的含义并没什么差别。


矛盾的是,看似我们从来没有变化,但其实整个女性群体,因为称呼与被称呼,在暗自扭转着自我认知与外在形象。

                

称呼的过频变动,必然显得轻佻、浮躁。


这种浮躁一方面折射了女性关于身份、人际关系的焦虑与不安,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加剧和合理化这种不安。


这是关于女性自我认知的事,也是关于女性群体内部双向感知的事。

         


社交网站生产着无数的流行内容,它们周期短、数量多,你手指滑下去的瞬间,这些流行就离过气近了一步。


宝宝、仙女、小姐姐……但为什么对女生的称呼,也能成为快速演变更迭的流行?


对应的,为什么称呼男生只有“小哥哥”?——就连这个词也还是与“小姐姐”配套而来。

         

那对男生来说,他们之间要如何在彼此陌生的状态下展开对话?


不用套近乎,不用试探一下对方的脾性吗?

 

我无奈地发现,通常他们好像真的不用。

               

那为什么女生需要无尽的称呼,需要在无穷的语境下反复斟酌和试探,需要用这些词来表明自己并无恶意呢?


女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因为彼此的感知错位而表现得充满张力。


她们消耗太多心力去猜测和维系:一方要预估对方可能的反应,另一方要从她的语言中猜测她的来意。


就如“小仙女”的使用成为社交网络中的商业微笑,不笑不行,别人都笑了!

         

我相信这些称呼的使用者们,也会觉得累和无意义吧,被称呼的人也是这么想吧。


女生之间迫切地需要开诚布公地聊一聊,我们需要这么多称呼吗?它们有意思吗?



为啥非得假熟

年轻女孩热爱追逐时尚,热爱与流行发生关联。


被潮流抛下,就意味着在社交和审美上被孤立。


我读小学时,班上很流行买5毛一张的娃娃换装贴纸,女生都很爱买。


突然有一天,学校门口开始卖2块一张的大型换装贴纸,但其实更丑、服装更少,只是娃娃的头变大了。

                

一天,班上一个女孩买了2块的大头贴纸,许多女生围着她一起看,这时进来一个平常很沉默的女生,手里拿着5毛的贴纸。


女孩瞟了她一眼,突然大声笑道:


“你们看啊,××还在玩5毛的,丑死了。”其他人一起朝她看,哄笑成一团。


沉默女孩神色紧张,把贴纸揉成一团,塞进了抽屉里。第二天,我看见她走进教室,手里捏着一张2块的贴纸。

                

流行的更替并不是轻松的、自然的、柔和的过渡,它甚至常常是一夜之间被生产出来的,它的背后是对身份、审美的推倒和重建。


遗憾的是,我们在其中显得极为被动。


像试穿新鞋,磨出血,贴上创可贴,再跳进舞池,和其他同样穿着漂亮新鞋的女孩们一起跳舞。


但大家似乎都忘了问,凭什么非要穿这个鞋啊?

               

2块的贴纸很快被全班接受,5毛的贴纸被老板收进了不畅销的小盒子里。


很荒谬吧?明明没什么差别,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比较贵啊。


人类不会停止或放弃对新兴事物的追求,但人类却很难区分什么才是真正的新东西。


“美女”与“小仙女”,又有多大差别呢?

        小红书上,围绕“小仙女”产生了261万+篇内容


既然A叫了B“女神”,可我也想B喜欢我,那我就叫B“小仙女”吧。


呵,高级吧?仙女不用承担神的义务,比较轻松,还仙,是最特别的一个,不是一般的美呢。


C居然还在叫B“美女”?好土,“美女”早就没人用了,“美女”等于学校里的“同学”。

               

但是这些细微差别,在不断的普及中又一次泯灭了,“小仙女”比“女神”的优越之处,在广泛被使用后,也同样难以显得突出了。


这是语言的通货膨胀。


那么,老旧的词语去了哪里?社交网络上堆积着词语的废墟。


不被使用的称呼,连同它诞生时的社会关系一起,退出了流通市场,成为互联网考古时的展品。 


 

称呼,作为一种隐形共识,默认着每一个年轻女孩们都能理解并接受它的含义。


当我们的交流要以这种庸俗廉价、冒糖水泡泡的“共识”作为开场白时,我们的交流已经无能到不能再无能了。

               

我总是提倡去“对话”,去“交流”。


当然有人会问,交流有用吗?


我的答案是,有没有用无所谓啊!交流失败几乎是难免,语言与媒介总是扭曲了原意。


但阿多诺说得好:“尽管人们之间存在着让人羞愧的分歧,但唯一能超越这些分歧的,就是从这些分歧中获得快乐,这才是交流的理想境界。”


交流无能,继续交流,但要不要考虑看看换一种“共识”?


我们当然可以尽情使用“美女、小仙女、宝宝、小姐姐”,甚至“猪猪女孩”。


但也许我们可以更有意识地去使用这些称呼,这种称呼包括对自己的、对其他女性的。


对他人的称呼定义着他人,对自己的称呼是对意识形态的内化。

                小红书上满篇“猪猪女孩”里的一瞥
 

我更希望我们是这样的:


当一个女孩询问另一个陌生女孩时,不必去思考:“我是不是该夸她是小仙女,这样她才会对我有一点好感?”


当一个女孩被一个陌生女孩询问时,不必思考:“她没有叫我小仙女,她是不是没有那么喜欢我?”

               

女性之间的交往应该主动、真诚、彼此关怀、彼此信任地进行。


“彼此相爱,并公正和宽容地相待。”


对此我充满希望。

 




▽ 更多推荐阅读 ▽

啥馒头啊,1000块一个?


那些随手丢掉的口罩,正在杀死无辜的它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