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年后,我才看懂这对夫妇有多“傻”

青年文摘 2021-04-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她刊 Author 她姐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她姐

来源:她刊(ID:iiiher)


想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有没有一件事,你可以坚持近20年?


不为自己,为了别人;不赚钱,甚至还倒贴钱。


看完《感动中国2020》的颁奖礼,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转悠。


因为一对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


图/《感动中国2020》


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那是直接面对生死的”


18年前,万佐成和熊庚香的生活和其他摊贩的生活没什么太大不同。两个人在江西肿瘤医院附近的小巷子里租了个房子,摆起了早点摊。每天炸点油条,卖点清粥。早餐收摊后休息一阵,再搞搞批发。虽是起早贪黑,但老两口的日子过得也算红火。



平静的生活,因为一句话被打破了:


“您好,能借您的炉灶用用吗?我想给孩子炒个菜。”


说话的是位40来岁的外乡人,他和妻子推着一个小车,车子上坐着他们唯一的儿子。这个小伙子患了骨癌,一次一次的化疗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身体被消耗得没了力气,食欲也在不断减退。可即便积极接受治疗,也没能拦住癌细胞扩散。


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截肢。


他可能真是想家了,又或者是放弃希望不想治了,只说想再吃顿妈妈做的菜。在这吃不上,就干脆回家算了。


万佐成夫妇看着被疾病搓磨的一家人,心里跟着难受,没犹豫,直接就答应了。


这一家人想给钱,可不管怎么劝,老两口一分钱都不收。万佐成夫妇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反正炉火闲着也是闲着,只是让人做顿饭而已。


图/B站《人生第一次》


这事慢慢就在患癌病人的家属间传开了。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家找到这条小巷子来,想借个火,给家人做顿饭。


找来的人里,有些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毕竟癌症这种病,治起来要花不少钱。想要省点钱,又想让病人多吃点喜欢的饭菜,就只剩下自己做这条路了。还有的人,就是想在异乡让患病的亲人也能尝尝家里的味道。


别管饭馆的菜怎么好吃,和家里做的总归是不一样的。稍稍吃点,似乎也能收获一些慰藉,再生出点力气和希望,来对抗病魔。


图/《感动中国2020》


但凡有家属找来借炉火,万佐成夫妇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眼瞅着找来的家属越来越多,为了摆早餐摊买的几个炉灶都要排队用。要是家属来得晚了,病人就得等上至少1个小时才能吃上饭。


万佐成夫妇想着,干脆再买几个炉灶免费让大家用。买炉灶就算了,怕烟火味影响周围的居民租户,夫妇二人还准备把靠近厨房的小屋也给租下来。


图/B站《人生第一次》


这件事,儿女们第一个不理解。以前摆摊虽然累,可多少还有休息的时间,挣的钱不多,但也够吃穿用度。现在为了一堆陌生人大把大把地花钱,图什么呢?


“你和癌症病人混到一块去,那病多重,那是直接面对生死的!”儿女们劝说道。


“死”这个字,多提一次都觉得晦气。


别说万佐成夫妇的儿女们,就是最开始找来的那一家人,也是问了一路,才找到他们这个愿意借炉火给病患炒菜的地方。



上百人的厨房


万佐成和熊庚香最后还是决定做这件事,是因为一位曾经的病患家属无意中说的话:


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啊。我妈妈50来岁走了,给我留下特别大的遗憾。


遗憾在,我当时找不到这样一个厨房,像在家里一样做顿饭给她吃。


有时候,尝尝熟悉的饭香,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让人安心。


于是,老两口按照之前的计划,先是租下了附近的几间小屋。有的改成了厨房供病人家属做饭用,有的作为老两口炸油条、做早餐的地方,还有的是给经济条件不太好的病人和家属免费住。然后,他们又一口气买了10套炉灶。


小厨房彻底成型了。


图/CCTV13《遇见你》


因为挨着肿瘤医院,来炒菜的大多数是癌症病患的家属,人们给小厨房起了个别称——抗癌厨房


这次,病人家属们说什么都不肯接受免费用炉灶了,争来争去,万佐成给定了价——炒菜5毛钱。


后来因为燃煤燃气费等上涨,倒是又涨了些,变成炒菜1块钱、炖汤2块5,米饭每盒1块。除了菜、油自备,其他的调味料钱、水费、电费、燃煤燃气费,全都算在里面了。


依然便宜得惊人。遇见有困难的家庭,仍然不收费,老两口还会免费提供些好消化的粥水食品。


加上当地政府给补贴的一些房租,一年下来,终于不用再倒贴钱,小厨房勉强能维持收支。


可即便还要倒贴钱,老两口也从没想过借这件事盈哪怕一分利。


图/B站《人生第一次》


就这样,一条2米来宽的小巷,每到饭点,人来人往,飘满了饭香味。“新人来了,老人走了,然后又有新人来,每天得有上百人在这炒菜做饭。”


渐渐地,连肿瘤医院的医生都知道了。有病人家属想找地方自己做菜吃,就介绍到这个一墙之隔的地方,找抗癌厨房,找万佐成和熊庚香。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年近70岁的万佐成夫妇一直守在这儿,一守就守到了现在。哪怕到了除夕夜,小女儿接他们吃年夜饭,吃了半个小时,夫妇俩就立刻往抗癌厨房赶。电线、炉火都在这儿,离开了,夫妇俩不放心。


因为这个,《感动中国》的奖,老两口也没去现场领。就怕有新人来了,不会用炉灶;怕出用火用电的问题,危及周边的安全。


图/B站《人生第一次》


疫情的时候,一直开着的抗癌厨房,依旧没打烊。病人家属们不方便来做饭,万佐成夫妇就让他们把菜放到取菜点,夫妇二人把菜拎回来,消了毒,动手给做。


万佐成洗菜,熊庚香炒菜,分工明确。夫妇俩忙前忙后的,病人吃饭时间没耽搁,他们的饭点却在一直往后推。


如今三四点吃午饭,九十点吃晚饭,已经成了常态。简简单单做个青椒炒蛋,配着米饭,随便吃些就算一顿。


在这对夫妇眼里,这些不叫辛苦。“都艰难,我们还不艰难。年纪大了,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我们做这点事,帮得到还是不难。”


儿女们后来也理解了。遇见特别困难的家庭,也常常会在能力范围内帮上一把。



“这里就是一个短期的家”


氤氲的饭香、温暖的炉火,让这个临时建起来的小厨房,成了一个“特殊的家”。老两口像大家长一样守在这儿,病患和家属们也离不开。


进进出出的,喊一声“熊大姐”,叫一声“老万”,就像回家了。对于家属们来说,这里还是一个临时的“避难所”。


那些对着病人不敢讲的辛苦、不敢说的难过、不敢传递出去的焦虑,全藏在切菜、炒菜声里,慢慢地发泄了出来。


“我流眼泪都是在这里流呀,在我老公面前我都不敢流呀,每天晚上睡不着觉。”


图/B站《人生第一次》


每当看见有人哭,熊庚香总会过去陪着聊两句、安慰几声,其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不要想那么多,先吃好这顿再说。”


人,总是要吃饭的,哪怕这饭和着泪水吃下去,那就还没到绝处,再难的路,也能试着往前走一走。


在抗癌厨房,同病相怜的人们聚在一起,互相鼓劲、打气、帮忙,前路好像也显得不再那么难行了。


有为患病亲人做饭的家人,第一次进了厨房,学着做菜。锅里放了蔬菜,就忘了加肉,也不知道何时添盐,手忙脚乱的,即便这样,也没放弃自己做的想法。


曾经被爸妈照顾的孩子,现在要学着照顾爸妈了。旁边的人看见,就顺手接过来,帮忙把菜给炒了。等她把饭菜打包好,再回去收拾自己带来的东西。


图/B站《人生第一次》


有的人经济条件好点,做饭的时候听说了哪家条件不太好,也会在万佐成夫妇的带领下分享些饭菜,或者给添个汤。


“人不劝不善,鼓不敲不响。”万佐成说。只要还有人,这个小家就不会散,家人们总会守望相助。


抗癌厨房开了近20年,曾经洁白的墙壁早已被烟火染上了些黄色。走进厨房小屋里,最醒目的也许不是一摞摞锅碗瓢盆,而是小屋墙上,密密麻麻写满的字。那些全是病人家属们留下的姓名、电话和地址,像是一朵朵镌刻在墙上的“小红花”。


图/《面对面》


有的病人把病治好了,开开心心回家去;还有的病人没治好,要回家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可别管因为什么离开,这些人总会来抗癌厨房里见见万佐成和熊庚香,道一声感谢,像是一种约定好的告别仪式。


他们说,将来有一天,希望这对老夫妇也能去他们那儿做客,好好吃顿饭,聊聊天。


如果真的有这一天,估计也会出现在很久以后。


万佐成夫妇俩说:“只要两个人没病没灾,这个抗癌厨房能坚持一天就是一天。”


图/《感动中国2020》


《感动中国》写给万佐成和熊庚香的颁奖词里有两句话,我格外喜欢: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


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


在万佐成和熊庚香身上,确实没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就是他们伸出的那双手,点亮的那盏灯,燃起的那口灶,为他乡求医人的内心带去了难能可贵的美好。


这份美好,提醒我们:勿因善小而不为


在这个“扶不扶”“救不救”都让人犹豫、思考的年代里,别把心里的那点善给丢了。



作者:她刊 千万女人都在看


▽ 更多推荐阅读 ▽


货拉拉这事儿怎么就扯到男女对立上去了???


50cm的腰就赢了?鞠婧祎腰细得上热搜,张萌不惜勒伤骨头进医院?


青年文摘开通视频号啦!

点击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联合青年文摘,邀请你填写《2020中国数字阅读行为调研问卷》,时长3-5分钟。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