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妈年赚30万,却不肯给我6万整牙”:一则虎扑热帖,打醒多少人

言偃 青年文摘 2021-08-30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言偃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前几天,在虎扑论坛看到一个点击近60万的热帖。


发帖人是一名研究生,小县城独生子,自述家庭年收入30万左右。


他因为少了颗大牙,导致牙齿咬合出现问题,觉得影响外在形象,于是想要整牙。


刚开始,父母同意他整牙,也支持他去大医院处理。


之后,他去省会城市的大医院就诊,被专家告知钢圈整牙要三四万,隐适美要六七万。


也许是出于形象考虑,发帖人更想做六七万的“隐适美”。可当他把价格告知父母后,却被浇了一盆冷水。


父母考虑再三,到晚上才回复他,认为没必要整牙,只做根管治疗和种牙即可。


于是,他失望了,对父母放话:“等毕业我自己挣钱去做!”


还上网发帖:《长大读研后第一次对爸妈感到失望,是我自私了吗》



他不明白,明明平时的自己在花钱上已经很节制了,平常“除了恋爱和旅游外,不跟家里多拿钱”,为什么年入几十万的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帖子发出后很快引发热议,有人支持他,认为“六七万块对他家来说是小钱”,父母应该支持。


也有人表示不赞同,认为“作为一个已经读完大学的成年人,这种消费应该想办法自己承担”。


孰是孰非,各有判断。可说实话,我有些为他的父母难过。


从发帖人的陈述能看出,从小到大,他的父母应该很少拒绝他的要求,所以他“第一次”对父母感到失望了。


图/CC0


可从父母的角度看呢?他们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后,才让他别做的。可见,六七万对他的家庭来说不是小钱。


父母或许是出于性价比考虑,或许是出于其他原因,总之他们有所顾虑。


一个懂得体谅父母的孩子,第一反应难道不该是为父母担忧吗?


“我家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家里是不是钱不够了?”……


但是没有,发帖人通篇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过,他只想到自己的苦:父母拒绝我,我太失望了。


他自认父母挣得不少,实则是不赚钱不知钱难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花钱的地方到处都是。


父母多年予取予求,换不来孩子的一次理解,实在让人伤感。


莎士比亚说:“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别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别让自己成为一个只懂索取的“白眼狼”。



戒掉过度自我


你很难想象,这世上有一群人以“啃老”为傲,还互相攀比谁啃得更彻底。


百度有个“啃老族吧”,聚集了一堆不工作、家里蹲的成年人。


在这里,他们以啃老的时长论资排辈,啃10年以上的才好意思自称“前辈”。


有人以压榨亲人为己任:



父亲白天在超市当库房管理,下班跑外卖;母亲在公交公司洗车,下班还去私人洗车行继续干;两人一年要给他“上交”8万。


年迈的爷爷在老家做农活,一年也得给他5千;嫁出去的姐姐,每年要给他6千,不然不许进家门。


字里行间的洋洋得意,简直让人作呕。


还有人仅因为妈妈没想起他生日,就公然咒骂生他养他的母亲:



更可怕的是,这些心安理得在家啃老的人,大部分都有殴打父母的行为:



随便浏览几个帖子,就让人三观尽毁。


观察这些啃老一族,我发现他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极端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中心,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仅能从自身视角感知世界,难以意识到他人视角。


生活中,像啃老族那样极端自我中心的人或许是少数,但陷进自我中心,不懂体谅的人同样不少。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总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头肉,占据了家庭里最好的资源。


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最好的,自己是最重要的。


最后就容易变成上文的那个发帖研究生,一旦父母没满足自己,就暗自恼怒,埋怨父母。


事实上,自我中心是一种本能,而减少自我中心倾向是反本能,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


如果察觉到自我中心倾向较强,就有必要实现“去自我中心”的转变:


比如,认识到自己不是别人的中心,无论是父母、配偶、孩子、朋友、老师、同学,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没有权力也不可能要求他们以我们为中心。


减少自我中心倾向,就是不再只站到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要结合更多视角,更加全面、完整地看问题。



学会视角切换,体谅父母


之前看过一个很暖的新闻,河南许昌的9岁男孩王浩栋,趁着寒假去找父母。


父母在西安做蔬菜生意,生意很忙,王浩栋就到市场帮忙。



每天凌晨4点起床,帮父母运菜、卖菜。虽然辛苦,但他觉得能帮忙干活很开心。


王浩栋表示:“我在家的时候不知道父母有多忙,来这儿以后才知道。”


他开始体谅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面的父母,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


孩子爸爸也说,他想要孩子知道:爸妈挣钱给他花,这个钱来得不容易;做人要勤劳,因为干啥都不容易。


在生活中进行类似的“角色扮演”,是培养视角切换能力的关键方法。


比如,很多人把眼睛用布蒙上一天,过一天“失明人”的生活,就会发现很多产品设计、规范条例等存在对盲人不便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视力正常的人而言,很容易被忽略。


比如,马化腾说过产品设计要像“小白”一样思考,好的产品经理,能几秒变小白,切换成小白思考和使用产品的视角。


亲子关系同样如此,孩子不可能天生就懂父母的不易。找机会主动体验父母的工作,或是自己试着去找个兼职,才能更明白父母赚钱的不易。


学会从父母的视角看问题,才不会只看到自己的苦。



感恩,也需要练习


2018年,泰国有一则公益短片很火。


短片主角是一名小学老师,为了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他把母亲带进课堂。



刚开始,学生们上课常常分神,会不自觉往后看他的母亲。于是,家长们渐渐不满。


可后来,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也越来越懂体谅和感恩。


而这一切,主要归功于这位老师对母亲的细心呵护。


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感恩父母。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65%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每天抱怨1~5次,5%的人每天抱怨多达20次以上。


与此相对,感恩则是一种相对稀缺的习惯


可我们每个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即使不求什么回报,至少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获得价值感,这是人性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思维习惯,吝于说“谢谢”,吝于去回报,久而久之,很有可能对关系造成伤害。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完全靠自己而生存,就像干净的水,并不会自动跑到家里。


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学会把感恩培养成为思维习惯,变成一种自动自发的本能。


对此,心理学家曾给出了4个培养建议:


记住: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份贵重的礼物,我们有潜力将每一天变成一项杰作。


抓住:及时捕捉到你抱怨的情绪和行为,思想当下或生活中仍然值得感激之处。


写下:每天写下,所有令你感激的事,即使是最轻微的感激的想法或者是经历。


表达:确切地向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说:他们为你做了什么,你的感受如何。


心理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刻意练习感恩,才不会让感恩的习惯淡化、消退。



双向的爱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父母能够像中国父母这样,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要为照顾儿孙出一把力。


但相比单方面无私的爱,教会孩子懂得感恩,才能更深层次地帮助孩子。


图/CC0


因为爱是双向的,在父母为孩子付出时,孩子也要学会爱父母。


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保护,在我们落寞失意时,在我们彷徨不安时,想起那些爱着我们和被我们爱的人,我们才能再次鼓起勇气,获得“没关系,再来一次”的力量。


和你共勉。


你怎么看待苛责父母的行为?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1年第13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言偃,精读主创,个人微信公众号:言偃(ID: wyl_yanyan )。本文首发于精读公众号(ID:jingdu999)。


▽ 更多推荐阅读 ▽


这 剧 气 死 我 了!


又一部“少儿不宜”的动画片被整改,问题在哪儿?

青年文摘视频号,给你的生活添点料

聊热点 听故事 涨知识


小编在这里等你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