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王璐瑶首先是王璐瑶

青年文摘 2021-08-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风窗 Author 施晶晶​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本文授权转载自“南风窗”,点击上方关注

ID:SouthReviews

作者: 施晶晶



“对我来说,努力训练取得成功才是炫耀的资本......”被网友指责的第二天,射击运动员王璐瑶在微博上回应道。


7月24日,初次参加奥运会的王璐瑶,无缘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决赛,而同场竞技的杨倩,拿下中国奥运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的首金。


赛后王璐瑶上微博发了一张自拍,写下19个字:



一个初出茅庐的奥运小将无缘决赛和奖牌,本不会引来太大的舆论关注,但评论区冲顶留言一句“你就是这个态度跟祖国人民说话的?”,把这个23岁的年轻人推到了舆论风口。


很快,王璐瑶删除了这条自拍认怂的微博,25日晚再发微博回应。


王璐瑶于7月25日深夜在微博回应


这是一条“周正”的回应,200多字,面面俱到。先恭喜取得优异成绩的队友,接着感谢媒体、朋友的鼓励,又表示接受大家的批评,解释自己“认怂”指的是紧张、发挥失常,发自拍是想摆正心态,还表态自己不会认输,巴黎再战。最后不忘祝福其他队员,为中国队加油。


得体,但让人心疼。


舆论风暴之后,王璐瑶接受了这样的逻辑:努力训练、取得成功才是炫耀的资本。


这一次,评论区终于没有人挑刺了。




与王璐瑶的经历似曾相识,13年前,刘翔也曾卷入类似的舆论漩涡。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110米栏的赛道上,试跨阶段,刘翔的右脚出现了异样,上道准备起跑时,他露出痛苦的表情,一度跪在地上。


发令枪响,他离开起点,但在第一个栏前停了下来,单腿蹦了几下后,转身默默离场。猝不及防的退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赛场上,几万观众发出了“啊”的惊讶。


“亚洲飞人在家门口退赛,国人失落的期待夺去对他负伤的体谅,在网络上,他被贴上“刘跑跑”“退赛懦夫”的耻辱标签。


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又站到赛道起点,人们期待他“王者归来”。这一次,他成功起跑,却在跨越第一个跨栏时,跌在了地上。他捂住自己的右脚踝,表情痛苦。



他起身单脚跳到运动员通道,后又返回赛场,在跑道外单脚跳到终点,还亲吻了跨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解说员杨健形容他“像没有枪的战士一样,用身体冲向敌人的堡垒”。赛后,刘翔被诊断为跟腱断裂。


但网络上,刘翔还是挨骂了。有人称他在“表演”“作秀”,称他为“影帝”。


2017年,在和鲁豫回顾这段经历时,刘翔有些悲凉地说:“我放得了自己,别人放不了我,这就是命。”



对王璐瑶和刘翔的指责,说明了部分网友审视运动员的目光有多严苛——无论他们是否拿到奖牌,他们公开的言行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


13年过去了,在刘翔和王璐瑶中间,还隔着姚明、李娜、傅园慧、张继科......以及王璐瑶的队友,夺取首金但因收藏耐克鞋而被部分网友指责的杨倩。




一次次的喧嚣过后,我们在两件事上进退失据:运动员如何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公众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审视运动员?


舆论的矛盾之所以如此尖锐地出现,不该草率归结为一群“键盘侠”在兴风作浪。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三方面的问题:运动员身份的特殊性,媒介自我呈现的风险,大众认知的滞后和局限。


从许海峰开始,一个个奥运典型走到公众和世人面前。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舞台上的身影从无到有,实力从弱变强,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侧面。


7月23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 许畅


运动员们参加奥运会,在我们眼里当然是为国争光、为荣誉而战。这是对的,也正是运动员们的初心。但大众的期待,也无形中给了运动员们一种心理压力:运动员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所以运动员的一切行动,都容易上升到超越个人的更高层面。


于是,人们用更严苛的目光审视运动员作为个体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哪怕是运动员不经意的率性,都有被误解的风险。


再说媒介,它原本的作用是呈现和塑造运动员的形象。可今天的媒介环境已经变了,也酝酿了风险。


很长一段时间,运动员的形象是刻苦和励志的“强人”,不仅竞技实力强,体力和意志力也胜于常人。


女子举重55公斤级比赛挺举环节,中国选手廖秋云在落后一公斤的情况下,第三次试举126公斤,成功!/中国体育


但这样的形象也是单一和扁平的,我们很少能看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性情流露。


比如,受伤是常态,需要手术,很久才能恢复;长期高强度训练,他们会累、会抱怨、会沮丧;体育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现在,运动员也时不时到娱乐圈去串个门,上个综艺,也都有自己的微博或抖音,他们有更多渠道展现和表达自己,他们作为“有个性的人”的一面,开始被公众看见。


“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许海峰入驻短视频平台


不过,对“个性”不做加工的暴露,也给他们带去了风险。因为这些印记可能随时被发现、追溯、揣测和放大,而与他们的角色期待发生冲突——即便他们没有错。但在群体面前,个人很少能赢。


环境变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应了变化。


我们看见了更多对他们的解读,却不见得对他们多了理解。


当运动员因为自己的表情包、综艺上的金句,以及个别惊人之举被推上热搜,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仍是片面的,和盲人摸象没有太大区别。但我们也只能仅仅凭借这些碎片信息,去认识一个本就立体的人。


傅园慧参加综艺《中国冠军范》,讲述自己走红、夺奖后的心路历程


比如,运动员上了一两次综艺,就被指责“不务正业”“圈钱”。指责他们的人却不知道,运动员的商业活动本就不多。人们只看到了他们活跃在综艺里,看不到比起录节目的几个小时,他们花在训练上的时间更多。


身份和职责不同,决定了我们没法消除认知狭隘,但我们至少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




今天,中国在各方面都有了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更加自信,参加奥运会也可以更纯粹地理解体育精神——


热爱运动本身,比赛输赢、夺冠与否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我们要享受运动,享受体育带来的一切,不必给运动员过大压力,更不能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方式上纲上线——它实在沉重,是所有人的负担。


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7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谌利军夺冠/新华社 陈益宸


王璐瑶比赛失利,她把自己的紧张、发挥失常总结为“怂了”。我们不妨接纳这种举重若轻的自我调侃,而不是让它成为运动员过不去的坎。至于自拍,这也不过是年轻人并不异常的性情和喜好。


尊重运动员的“个性回归”,珍惜运动员作为个体的“真性情”表达。


奥运冠军成百上千,但不是每个人都像傅园慧一样赢得大众喜爱。而傅园慧打动我们的,不正是“没有保留(实力),我已经使出洪荒之力啦”的鲜活表达,和惊讶时瞪大双眼、张大嘴巴、低头耸肩的自然和可爱吗?



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5.4岁,其中293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占运动员总人数的近7成。这是一群年轻的新秀,是体育界的“后浪


围观这些新星升起的我们,不妨抱着最大的善意,接纳他们的审美、兴趣、喜好、消费能力,包容他们的紧张、失意和宠辱不惊,以及用平常心看待种种无关是非、无伤大雅的不成熟。


年轻的运动员,需要在竞技赛场成长。


围观的我们,在舆论场上也应该更成熟。



  关注它,能让你听到更多真话,
多一分对世界的理解。


▽ 更多推荐阅读 ▽


河南暴雨80小时,消失在13300名获救者身后的那群人,藏不住了……


11岁练射击,18岁上清华,21岁拿冠军!“首金”杨倩一夜爆火:她为什么这么牛?


青年文摘视频号,给你的生活添点料

聊热点 听故事 涨知识


小编在这里等你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