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看,你又想歪了

青年文摘 2022-12-07


夜读·开卷有益

总是说错话、做错事?不是嘴瓢了、手抖了,而是你想歪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选择错误信息、做出错误决定而不自知。


为什么呢?很可能是因为认知偏差


今天来进行一场脑力风暴“纠纠偏”,读完全文很有启发。


文章摘自《别再想歪了》,它聚焦于日常问题,从逻辑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3个角度出发,剖析了生活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并给出解决之道。



什么是认知偏差呢?


通常情况下,bias(偏差)指的是“斜着剪裁下来的布条”,由此引申出“升高、偏差、歪斜”的意思。


当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有失偏颇”时,就会使用我们常听到的“出现偏差”一词。


因此,“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被广泛用来指代偏见、成见、固执己见、歪曲的数据,以及自以为是的想法、误解等。


让我们通过4个案例来学习一下吧!


1

鸭兔图

>>>


含义:一个既可看作是一只朝右的兔子,也可看作是一只朝左的鸭子的反转图形。但不能同时看到兔子和鸭子。


思考: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你看到的是一只兔子还是一只鸭子?

首先,请看下图。它看起来像什么?



该图似乎是一只朝右的兔子,也似乎是一只朝左的鸭子。这个图被称为鸭兔图,这种可以用两种视角看的图形被称为反转图形


但我们不能同时看到兔子和鸭子。


如果你把图1的左边部分看成是长耳朵,那你把它看作喙的视角就暂时消失了。


请你在看图的同时,尝试交替看到兔子、鸭子、兔子。你会体验到,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是“我们的头脑解释的结果”,而不是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


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取决于我们的经验和周围的环境。


在一次实验中,在10月展示鸭兔图时,大多数儿童都认为是鸭子或鸟,而在复活节(3~4月)展示该图时,大多数儿童都认为是兔子,这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在年龄较大的受试者(11~93岁)中也发现了同样的反应差异。


这种现象叫作语境效应,目前针对这一现象已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研究。


最早的一个实验使用了书写方式有些杂乱的字母B。结果表明,当字母B呈现在两个字母之间时,受试者认为是B,但当它呈现在两个数字之间时,受试者认为是13。 



🕒产生反转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在上述实验中,在复活节展示图形的条件下,受试者利用现在是复活节这一知识,还有复活节与兔子有关这一经验,在复活节时更容易把这个反转图形看作是兔子。


这种利用环境、知识和经验等来感知物体的思维过程被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这是一种日常做法,但它也可能导致错误。


例如,假设你听说某个地方到了夜晚,柳树下就会出现幽灵。然后,当你不得不在晚上经过那里时,你的思想就会被可能出现幽灵的想法所占据。在这种状态下,仅仅听到一点风声你可能就会吓得缩成一团,也可能误认为摇曳的柳树就是幽灵。


另一种,不依靠知识来感知对象的思维过程被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在兔子和鸭子这两个视角之间切换的反转是上述两类加工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婴儿很难看懂这种反转图形。


🕒“反转”你的观点,看清看不见的东西

在一张图形中不能同时看到兔子和鸭子,但如果将两张相同的图形并排显示,情况会如何呢?



在一个实验中,当把两张鸭兔图并排展示给受试者时,结果只有2.3%的人自发地把其中一个看作兔子,另一个看作鸭子。然而,当受试者被要求有意识地这样看时,这个比例上升到了61.9%。此外,当提示“鸭子要吃兔子”时,许多受试者(86.6%)能同时看到兔子和鸭子。


正如这个实验展示的结果一样,有时候,一点儿暗示就能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如今,我们被信息所包围,可以用任何方式解读这些信息。特别是,人们倾向于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有些时候,不可靠的信息来源能够以假乱真,显得很可信。例如,谣言在社交网站上快速传播,或者某个名人的“不良行为”被炒上热搜,这些都有可能是固守一个观点的结果。


为了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时时注意,思索自己是否被某种特定视角所束缚,并在必要时“反转”我们的观点。😶


2

麦格克效应

>>>


含义:当听到的声音与同时看到的与此声音不匹配的说话者嘴部动作视频一起出现时,就会把呈现的声音误听成别的声音。


思考:戴口罩时对话存在意想不到的风险,你知道是什么吗?

🕒听觉不是处理声音的唯一方式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暴发以来,街上的每个人都戴上了口罩。


这样一来,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的嘴部,这对我们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Healing lips and seeing voices”是197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标题。


在面对面的交谈中,听者自然可以看到说话者的嘴部动作。尽管如此,当时人们认为语音感知完全取决于听觉信息处理过程。该论文的作者对此提出质疑,并在幼儿、儿童和成人身上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使用了一段录像,其中一名女性重复说一个音节(如ga、ga……),随后用不同的声音配音(如ba、ba……)。


然后要求每个受试者先“只听”上述音频,然后再看着视频听音频,看他们的听力是否有变化。



结果显示,所有年龄组的大多数受试者在听到“仅有音频”的版本时,都能正确地听取音频内容。但当音频伴随着视频,视频中的嘴部动作与音频不一致时,错误率会变高(幼儿为59%、儿童为52%、成人为92%)。


许多受试者报告说,他们听到的声音与“实际播放的声音” 不同。特别是,许多受试者(81%的幼儿、64%的儿童和92%的成人)报告说,当一个人做嘴部动作(ga)的视频被配音为“ba”时,他们听到了与“ba”和“ga”都不同的第三个音素“da”。



🕒日常生活中的麦格克效应

上述结果表明,在听声音时,我们会无意识地使用非听觉信息作为线索,如讲话人的嘴部动作等,整合这些不同信息,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这种现象被称为麦格克效应,它是多感官整合的一个例子,其中视觉信息影响语音感知,但视觉信息并不总是比听觉信息更占优势。


本来,麦格克效应实验中所使用的说话人的嘴部动作和说话声音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日常发生的,其声音和动作之间的差异是“人为”制造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与当年实验时已经大不相同,这样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网络摄像机的音频延迟,外国电影或动画的本土配音,编辑视频录像时声音的错位,或者偶像唱歌时的“对口型”。


这些场景在许多情况下不会引起不适,这可能是腹语效应的结果。腹语效应是指当呈现的声音与木偶的嘴部动作配合一致时,人们会觉得声音来源于木偶的嘴巴。


这种现象涉及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的同步(而不是错位),但如果口型与声音不同,即使它们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也可能会出现麦格克效应,给观看者带来不适。


此外,即使人们不依靠“嘴部动作”就能听懂对方说的话,但戴着口罩对话也可能让对方觉得比他们想象得更“难以听懂”。这是因为,除了没有关于嘴部运动的视觉信息,发音也会不太清晰,声音也会减弱。因此,戴着口罩时,可能需要比平时说得更清楚、更大声一些。



这些研究还说明了一个事实,即我们倾向于认为,利用看、听、触摸等独立的感官就可以准确地把握周围的环境。


然而,我们的体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所有感官,对得到的信息加以“解释”的结果。😮


3

心理定势

>>>


含义:无意识的先入为主观念,会妨碍人们解决问题。

🕒9点问题和假想的“盒子”

请看下图。如果必须用一笔画出经过这9个点的直线,则至少需要多少条直线?注意,同一个点可以经过多次。



许多第一次解答此题的人可能会回答“5条”。但如果直线数量被限制在4条或更少,该如何解答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是出了名的难解,据说正确率为20%~25%。


下面列出了几个正确答案。你想到类似的解答了吗?


点击空白查看参考答案


这个问题的难度在于,解题者并不是孤立地感知这9个点,而是由这9个点想象出“一个正方形的盒子”。然后,试图在盒子的框架内画直线。


这些阻碍我们解决问题的无意识束缚被称为心理定势。除非减少这种心理定势,也就是改变思维方式,否则解题者将永远停留在盒子里,陷入僵局。 


🕒跳出思维的盒子

英语的“think outside the box”正是来自这个9点问题,指的是要灵活地思考问题。


为了解决9点问题,我们需要突破束缚我们的无意识定势,做出把直线画到盒子外面的思考,或者在没有点的地方让直线弯折。


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思维的转变呢?有人认为,灵感闪现的过程有四个阶段:准备、孵化、启示和验证。


准备阶段,人们专注于解决问题,会反复尝试和失败。就9点问题而言,就是在盒子里画线试错的状态,此时无法得到正确答案,容易陷入死胡同。


接下来是孵化阶段(“孵化”一词已成为incubation的固定翻译,但在这里指的是鸡蛋在孵化前的升温阶段)。这个阶段,在别人看来好像不再努力解决问题,因为解题者变得心不在焉或已经开始做其他简单的任务。但是,在这期间,无意识的努力实际上仍在继续。


然后,在启示阶段,灵感会闪现出来。在这个阶段,人们感觉自己在某一时刻“突然想到了正确答案”,有时还会伴随着惊讶和兴奋。


最后一个阶段是验证阶段,对自己的想法加以测试,看它是否有效。


这四个阶段并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经过孵化到达启示,正是因为我们在准备阶段就集中精力研究问题,理解了问题的基本结构。 



🕒“发呆”的重要性

一些关于各种历史发现的轶事,也说明了孵化阶段的重要性。


例如,据说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是在洗澡时通过观察浴缸中溢出的水,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在身心放松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吧。


提出上述“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在工作流程中设定集中精力完成任务的时间和中断任务的时间,来有意地触发孵化阶段的效果。


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一项据称是衡量创造力的课题,调查了休息时间的效果。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四组:两组分别在任务期间有休息和没有休息,另外两组在任务中有休息,并参与另外不同的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或是比较轻松的任务)。结果显示,有休息并参与另外一项比较轻松任务的一组,在继续之前的任务后有了更多的灵感。


这表明,并不是单纯“休息一下”就能获得灵感,重要的是要在休息中放松身心。


如果你因想不出好主意而陷入困境,打算休息一下,那么,比起玩智能手机或继续阅读喜欢的小说,刻意腾出时间来“无所事事”可能会更有效。😀


4

伪相关

>>>


含义:将两个没有直接关系的事件视为有因果关系,而没有意识到存在与每个事件都相关的第三个因素。

🕒冰激凌销量和溺水事故

假设有数据说:“随着冰激凌销量的上升,游泳池中的溺水事故也会增加。”


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一点?


吃冰激凌会让人更容易溺水吗?还是溺水获救后人们更想吃冰激凌?


这是一个解释两个事件(①冰激凌销量的上升;②游泳池中溺水事故的增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例子。然而,①和②同时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让我们找出潜在变量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必须关注这两个事件之外的因素。能同时影响①和②的隐藏因素是气温。气温高时,冰激凌卖得好;气温高时,更多的人去游泳池(结果是溺水事故的数量增加)。



注意到这一点,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但如果只关注冰激凌的销量和溺水事故的数量,就会觉得两者之间有直接的关系(相关),这就是伪相关


因此,当我们思考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同时注意到类似“气温”这种第三个变量的存在。这样的变量被称为潜在变量(或第三变量、混杂变量)。


🕒如果意识不到潜在变量会怎样

在冰激凌的例子中,我们不太可能做出“如果不停止销售冰激凌是很危险的!”这样的陈述。


但是,我们可能会忽略其中的潜在变量,从而得出错误的解释。


以下列举的例子,事实上并没有关联,但看起来似乎有因果关系。请找一找每个例子中的潜在变量。


① 打折是否会提高购买意愿?为了庆祝一款新功能受到全球瞩目的家电上市,一家商店推出了所有产品降价10%的促销活动。结果,除了该家电产品,其他各种产品的销量也比平时好,店里赚得盆满钵溢。


② 喝牛奶会导致癌症吗?在美国和瑞士等经常饮用牛奶的地区,癌症患者的数量比牛奶消费量低的地区高出许多倍。


③ 虱子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吗?在南太平洋一个岛上的观察表明,健康人身上通常都有虱子,但病人反而很少有。


②和③是达莱尔•哈夫《统计数字会撒谎》一书中给出的实际例子。其中②据说是在一篇与医学相关的文章中被误读的。


上述例子中隐藏的潜在变量如下所示:


①的潜在变量:时间。公司可能是在一年中的销售旺季推出了全新的家电产品。可能只是因为这是一年中整体购买欲望最高的时候。


②的潜在变量:寿命。这里提到的美国和瑞士,民众的平均寿命更长。癌症是一种中年以上年龄段人群容易得的疾病。


③的潜在变量:体温。岛上的大多数岛民都有体虱。当他们生病、体温上升时,虱子待得不舒服就会离开。 


🕒与数字融洽相处

我们经常被数字误导和迷惑。


在媒体、书籍、广告中,我们经常看到“统计数据显示……”这种说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的来源是什么,是如何解释的。正如我们在上述例子中所看到的那样,同样的数据可以导致截然不同的解释。😜



写在最后


偏见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是我们为了适应环境而获得的东西,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保护我们。然而,偏见也有可能造成不好的结果,比如歧视别人或与他人产生摩擦。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获得关于偏见的“知识”。你的下一个目标是学习并使用“技能”来控制你的思维,避免陷入偏见。


此外,如果你能理解有些人是由于缺乏知识而陷入偏见,进而帮助他们摆脱偏见,那将是最好不过的。


不要期望一下子就能有显著的效果,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希望你能继续尝试。身边公平坦率的人越多,你所处的环境就会越舒适。



认知偏差是影响人类判断的一大障碍。《别再想歪了》一书聚焦于日常问题,从逻辑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3个角度出发,剖析了60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并给出解决之道。10分钟一章,轻松阅读,一看就懂,现学现用。别再“想歪”,打造正确的认知方式,我们就能减少错觉和误判,活得更通透、更高效、更愉悦。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