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起来370岁的四姐弟今天首次盐官老宅大聚会!60多名子孙从五省赶来

2017-05-29 戴震宁 陈杰 海宁日报


盐官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讲起陈阁老宅,大家肯定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吗?就在陈阁老宅的不远处,也有一处老宅,祖上也做过官。今天,盐官“蔡氏”后裔四代60多人,利用端午小长假,首次相聚在这里。


百年大聚会


端午小长假第二天,海宁盐官的宰相府第风情街上,游客如织。



就在陈阁老宅边上的一家酒楼里,传来欢声笑语。海宁盐官蔡氏后人四代同堂,齐聚盐官,他们要举办一场蔡氏后裔家风传承纪念活动,讲讲蔡氏故事,聊聊家风家训。


走上酒楼,报姐就看到摆了六个大桌,分散在上海、浙江,甚至远在海南陕西西安、黑龙江的蔡氏后人都派代表今天回家大团聚了。


中国人常说血浓于水。“今天一共来了大约65人,还有家里的几位‘老祖宗’,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大团聚!”活动组织人之一的李建忠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了起来,”盐官还有我们蔡氏的老宅,待会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

△晚辈扶着老人


△李建忠


朱林宝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她一年中有半年住在海南,因为女儿女婿在海南工作。作为蔡氏家族的一员,她希望趁着老一辈都还健在的时候来一次大聚会。▽


吃完饭后,蔡氏后人们来到了宣德路188号的蔡氏老宅。▽


目前,这幢蔡氏老宅属于文物,已经划归盐官旅游度假区管理。现在,由一位收藏石头的爱好者沈峰,在这里开了一间工作室,专门陈列自己收藏的石雕石刻,取名“江南藏石”馆。也是目前盐官可供游客免费参观的公益收藏馆~

沈锋


这是未修缮的蔡氏老宅,拍摄于十年前。▽


虽然,主人已换,但是蔡氏后人对这座老宅的记忆却是刻在了骨子里。走进院子里,大家都拿出了手机、相机纷纷拍照留念。


聊家常、找回忆▽



高寿四姐弟



李建忠作为蔡氏后人之一,对家族的历史非常着迷,在平时也会跑去图书馆、博物馆、翻阅《海宁州志》,查寻着有关蔡氏的资料。


在老宅里,他招呼了所有前来的蔡氏后人聚到大厅上,讲蔡氏的家风、盐官蔡氏的故事。▽


蔡氏的祖籍在山东,在同治年间,祖上一位名叫蔡兴邦的人,随军来到了海宁盐官,在同治八年到光绪十三年间,他在这里当上了海塘守备,负责海塘修建和民生的安全……这就是盐官蔡氏的起源(这些都可在《海宁州志》中可考)。


那么蔡氏的这座老宅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清同治十八年,这是蔡兴邦的孙子蔡香三在结婚时,由其父亲蔡国卿(据说曾做过清朝的正六品官员)建造赠予的房子。


而这位蔡香三后来生育了10个子女,其中老六名叫蔡慧仙的,就是李建忠的母亲。这座老宅也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了。


李建忠给报姐看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是蔡香三夫妇和10位子女的合影。▽


年龄加起来370岁的四姐弟第一次在老宅相聚了!


这就是这次聚会最难得的地方了,蔡香三10个子女中,老大到老四已经不在人世,最小的那个孩子也因为当时的环境很小失去了联系。而排行五、六、七、八、九的这五位姐第还健在!这次除了排行第七、今年93岁的蔡一仙,因为身体原因留在嘉兴不能前来,其余四位都在盐官团聚了。


加起来370岁,平均年龄92.5岁四姐弟一起合影。▽

容报姐一一来介绍下吧~

左一这位名叫的蔡庆仙,排行老八,今年已经91岁了。住在海宁,退休工人。

左二这位就是李建忠的母亲,排行老六,蔡慧仙今年95岁住在海宁,也是退休工人。

右二,是蔡儒仙,排行老五,也是年纪最大的,98岁住在海宁,年轻时是小学音乐教师。

右一,是蔡煜荣,排行老九,今年86岁。海宁卫校退休。



三字家风



据李建忠和朱林宝介绍,老人们之所以高寿,是因为蔡氏家族一直秉承三个字的家风:和为贵


“从小到现在,我从没看到过这几位老人生过气,他们也一直教育我们要待人和气。”李建忠这么说。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当场考验了报姐的眼力~


△这是老宅天井里的走廊,左边这张东面的围墙与走廊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右边这张是西边的围墙与走廊是在同一条直线上。据蔡氏后人推测,当年修建这座老宅的时候,也许与邻居曾有分歧,当时蔡家家大业大,但是却宁愿“退一步海阔天空”,足见家风“和为贵”了!


这次相聚之后,后会在何时呢?分散在各地的后人们都想留下这难忘的瞬间!▽


表字辈的表哥表姐表妹表弟一起合影~▽


一百五十多年后的今天,蔡氏已经是一个大家族了,60多名蔡氏后人在老宅里合影。▽


盐官蔡氏后人这场百年大聚会,真的很难得!更难得的是那三个字的家风,也很好地传承到了子孙后代的身上……下午,大家又各自散去,重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但血缘亲情永远割不断~只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祝大家端午快乐!

一起来为这样的聚会竖个大拇指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