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改革产生,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动力。因政策改革而突破现有规则,一定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中国的文化自信一半传承于中国传统文化,另一半来自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变革不止,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因素,共产党人从来不惧怕变革。
中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改革产生的,许多实际问题都是靠改革来解决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最多的词语也是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动力。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栋房子”的建设,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以改革引领发展,来完成相应的历史使命。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们很难用法律来约定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绿色,这些问题本质上都依靠政策来推动。因为,法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规范和约束行为,而很多推动力的行为需要依靠政策来驱动。比如法律规定闯红灯要受到惩罚,约束驾驶行为,而政策鼓励绿色出行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属于政策鼓励下的行为。所以政策从来都是推动改革的核心动力,也是社会变革行为的驱动力,政策推动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但改革就面临着利益再分配问题,就会有人因为失去既得利益而出来反对改革。同时,改革又意味着突破现有规则,以到达创新的结果。
那么要如何把握政策改革的尺度呢?
判断改革方向的核心标准是政治正确,也就是说,因政策改革而突破现有规则,一定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其结果一定是增加人民群众的总体福祉。反之,如果只是保护个体的利益或局部利益,可能就是不正确的变革。
用政策推动改革是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中国的改革涉及到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环境产业是政策敏感性行业,感受到的变革更为强烈。与环境产业关联的财政政策、产权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监管政策、金融政策等都在发生大的变化,近两年出台的环保相关政策比之前的十年都要多。
目前国内对环境政策有一部分批评之声,比如影响了经济、让局部利益受损等等。很多环境政策的出台,力度之大的确让其它产业措手不及。比如以政策形式陆续出台的三个“十条”,对水、土、气等环境质量改善都提出了很明确的目标,很多任务都需要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为了完成任务,其它部分行业必须做出让步和牺牲,局部的利益出让也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整体的环境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世界上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在改革中不断调整政策、机制,从人民的生态利益出发,以构建美丽家园为目标,在变革中实现生态文明价值。也正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确定性,才更需要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