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蓑烟雨任平生:官场外的于右任

2017-11-10 国史馆

历史上的今天:1964年11月10日,名士于右任病逝。


诗言志,书咏魂。

于右任擅歌赋,长诗词。他的诗作最大特点是贴合时代、亲近人民、贴近生活。


他最早出版的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民族意识十分强烈,对故国山河之恋溢满字里行间。他说:“少年作品,过火话太多”,但“为当时一段历史作证”。他早年的一组“杂感”诗,直斥清廷的腐败,揭露其横征暴敛、丧权辱国的罪恶行径。于右任在《署中狗》中,直喻清吏为狗。诗云:

署中豢尔当何用?分噬吾民脂与膏。

愧死书生无勇甚,空言侠骨爱卢骚。


(徳风堂藏——于右任作品)

寒门出身的于右任,素来关心民众的疾苦。“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上庐山时,他目睹轿夫脚步的沉重,耳闻其悲哀的叹息,体恤其内心的煎熬,对他们寄予深深的同情,写下了《闻庐山舆夫叹息声》:

上山不易下山难,劳苦舆夫莫怨天。

为问人间最廉者,一身汗值几文钱?

   

抗战岁月,生灵涂炭。于右任亲往战地视察,目睹战火中孤儿流落街头的惨状。他嘱地方当局要妥善安置,自己更夜不能寐,写下《战场的孤儿》四首(此选一),诗云:

举国愁兵火,流亡何处归?

孤儿点点泪,湿透母亲衣!


1941年,于右任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员一起提出以端午节为诗人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用以懔危亡”。冯玉祥、郭沫若、茅盾等出席了大会,于右任担任大会主席,并赋《诗人节》一首:

民族诗人节,诗人更不忘。

乃知崇纪念,用以懔危亡。

宗国千年痛,幽兰万古香。

于今期作者,无畏吐光芒。


即使是于右任抒发个人生活经历的诗篇,也都充满着革命精神。当年,他被升允通缉,“短衣散发三千里”,亡命上海途经南京时,拜谒明孝陵写下《孝陵》:

虎口余生亦自矜,天留铁汉卜将兴。

短衣散发三千里,亡命南来哭孝陵。


(徳风堂藏——于右任作品)


为向民众宣传革命,于右任早期还写过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作品。1920年左右,他写了篇跑旱船秧歌,利用传统的“十二月歌”曲调,用地方俚语宣传民主思想,弘扬爱国精神,深受群众欢迎:

正月里来正月正,吉利的话儿说几声,中华民国是民主,民权有了就太平。地方自治办得好,寻点儿快活玩花灯。


......

腊月里来梅花放,家家商号都收账,乡时人儿趁冬闲,腊八会上逛一逛。把好话奉献大家听,如今世事不一样,中华民国重民权,国民责任你莫忘,你莫忘!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于右任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1946年他应时为新疆省主席的张治中之邀访问新疆,登上天山,诗兴遄飞,写下了歌咏天山自然风光的《天山》两绝。参加新疆各族庆祝和平大会,目睹民族团结气氛,挥毫写了一曲《大石调·青杏子——迪化和平大会后作》:

大地现光明,睹天山洁白层层。何人创建新新生命?

和平万岁,和平万岁,万岁和平!


于右任的经典作品,广为炎黄子孙所传颂的当属他的怀念故土、亲人,期盼海峡两岸统一的《鸡鸣曲》、《怀念大陆》、《忆内子高仲林》和那首千古绝唱《国殇》(即《望大陆》)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徳风堂藏——于右任作品)


于右任这啼血的诗篇,已为炎黄子孙广为传颂。他眷故土、思统一的爱国情怀,必将与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一样,成为千古绝唱。陆铿说:“能够为两岸人民共同尊敬的人当然是孙中山先生。除孙中山先生之外,恐怕就要数于右任先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