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总是自以为是?
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人们很多时候总是以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是正确的,一旦意见不一致,就有了争执。自信,相信自己,像是天性。那怎么会有那么多不自信的人,做事情没有信心的人呢?有解,无解,模糊解。
人类的知识如何积累,如何存储,如何整合,如何运用,应该是心理学或神经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论题。我们都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但现实中人们似乎很热衷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喜欢跨界发言,容易对一些问题下结论。这也许就是人们说的无知者无畏的原因。大脑储存相关知识少,整合起来简单,所以容易形成草率结论,也容易否定他人的结论。人类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物种。这个物种中,有聪明者,有愚笨者,也有无知者。有的个体由于知识渊博和眼界宽广而成为引领者,不加思考的个体也会成为盲从者。局部不同角色的个体,组成了局部群体,不同的局部群体组成了这个社会。跳出这个群体来看每一个个体,是很有意思的,这就是所谓的芸芸众生。我们经常说的求同存异是非常有道理的。希望的理解对方,尊重对方,也是有道理的。
人们总是以为自己想的有道理,说的有道理,做的有道理。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整合能力不一样,对同一个事情的看法就会不一样。那么谁的正确,谁的错误,还真不好说。要看说话人站在什么角度,是什么背景,什么眼界,什么认识水平。
可以设想,一个爬上山顶的人看的风景,与在山底或半山腰看的风景一定是不一样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山顶的风光,不到山顶的人自然是看不到的。所以,你怎么描述,没有看到的人一般不会有感觉,难以产生共鸣。也许很多人会走过山底,或者到过半山腰,所以当你描述那里的风景的时候,很多人会有感觉,应者众。
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深度、有远见、有独到见解的话题,门前冷落。一些没有深度、鹦鹉学舌、见识短浅的言论,则门庭若市,应者众。网络时代,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事情向着与期望相反方向发展,就是这个道理。理性者少,盲从者众。理性者,说话谨慎。无知者,结论草率。这也是流言易流行扩散的原因之一。
井底之蛙,有自己的天地。高空中之雄鹰,有自己的领地。有时候对话很难,有时候相互嘲笑。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风景,这是必然的。越到艰险处,赏景者越少。所以,我们想知道什么样的风景?是自己熟悉的,还是自己向往的?孤陋寡闻与井底之蛙,有时候是同义。
没有胸怀,没有志趣,就寡。没有高度,没有眼界,就盲。
分享见识,是一种胸怀。暴露无知浅薄,也需要勇气。
世间本无对错。风景这边独好。
谢谢应老师的专业回答:
[19] 2015-9-4 23:53这是一种生物的本能。生物都对外界作出反应,进化而来的智能都要对所有问题根据拥有的知识作出判断,越是无知越会自信地简单作答,只有敬畏方能保持疑虑和谦卑。博弈研究证明,没有共同的知识基础是无法沟通和说服的,在重复博弈中具有较小记忆的一方总是把对手应对看成一种随机的表现。
所以,讲道理只对具有共同基础的人有用,是非对错是各自心中的感觉,孤愤常在。自然和社会用竞争残酷的淘汰来清除自以为是的认知。
此文来自科学网王德华博客!
微文推荐(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