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4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天津商业大学法理学精品课程推荐书目参考书目(本科生)

2015-10-01 学术天商

法理学精品课程推荐书目参考书目(本科生)

1 、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

2 、吕世伦主编《当代西方理论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

3 、 [ 英 ] 约翰 . 奥思丁著《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

4 、 [ 美 ] 罗斯科 . 庞德著《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

5 、刘升平、冯治良主编:《走向 21 世纪的法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6 。

6 、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

7 、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

8 、法律是什么,刘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

9 、苏力:《“法”的故事》,《读书》 1998 年第 7 期。

10 、谢晖:《法律本质与法学家的追求》,《法商研究 》 2000 年第 3 期。

11 、 [ 德 ] 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2 。

12 、 [ 美 ] 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 ,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

13 、孙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原理 》 ,群众出版社, 1996 。

14 、 [ 德 ] 魏德士著《法理学》,丁小春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3 。

15 、周永坤著《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 2000 。

16 、周占生:《关于法律规范结构——一对种传统陈述方式的检视》,《浙江社会科学》 2004 年第 3 期。

17 、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

18 、王万华著《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

19 、 [ 英 ] 丹宁勋爵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法律出版社, 1999 。

20 、 [ 英 ] 拉兹著《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

21 、 [ 英 ] 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

22 、郭成伟主编《中华法系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

23 、 [ 苏 ] 阿列可谢耶夫《法的一般理论》,法律出版社 1991 。

24 、肖有江:《法律规范的分类及其根据新论》,《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 年第 4 期。

25 、张少瑜:《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法学研究》 2000 年第 5 期。

26 、孙国华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5 。

27 、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法律关系”篇,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

28 、王涌:《法律关系的元形式——分析法学方法论之基础》,《北大法律评论》 1999 年第 1 卷

29 、周长龄著《法律的起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7 。

30 、谢石松:《再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观》,《法学评论》 1998 年第 6 期。

31 、 [ 英 ] 梅因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 1959 。

32 、 [ 日 ] 穗积陈重著《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

33 、威格摩尔著《世界法系概览》(上、下),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34 、郭成伟主编《外国法系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

35 、蔡定剑:《法制的进化与中国法制的变革——走向法治之路》,《中国法学》 1996 年第 6 期。

36 、沈宗灵著《比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

37 、公丕祥著《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

38 、夏勇:《法治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 1999 年第 4 期。

39 、徐显明:《论法治的构成要件——兼及法治的某些原则及观念》,《法学研究》 1996 年第 3 期。

40 、孙国华主编《社会主义法治论》,法律出版社 2002 。

41 、朱景文:《关于法制和法治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外法学》 1998 年第 4 期。

42 、孙国华:《法制和法治不应混同》,《中国法学》 1993 年第 6 期

43 、付子堂、胡仁智:《论法律的社会功能》,《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9 年第 4 期。

44 、陈骏业:《实行法治的代价》,《法学》 1999 年第 2 期。

45 、秦国荣:《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矫正》,《法学》 2005 年第 3 期。

46 、 [ 英 ] 彼得 ·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0 。

47 、卓泽渊著《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 1997 。

48 、范愉:《泸州遗赠案评析——一个法社会学的分析》,《判解研究》 2002 年第 2 期,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

49 、黄建武:《试论法律对自由的确认与调整》,《中山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

50 、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修正案。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53 、周旺生著《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54 、李林著《立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

55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6 。

56 、 [ 德 ] 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

57 、张根大著《法律效力论》,法律出版社, 1999 。

58 、姚建宗:《法律效力论纲》,《法商研究》 1996 年第 4 期。

59 、何怀宏著《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

60 、贺卫方著《具体法治》,法律出版社, 2002 。

61 、黄建武著《法的实现——法的一种社会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

62 、潘牧天:《法的实现的若干问题争议》,《求是学刊》 2000 年第 4 期。

63 、朱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0 —— 105 页。

64 、 [ 德 ] 哈贝马斯著《在事实和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 2003 。

65 、吴春雷著《中国司法权的建构》,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 。

66 、何家弘:《司法公正论》,《中国法学》 1999 年第 2 期。

70 、邵诚、朱继萍:《试论我国法律监督的概念》,《法律科学》 1991 年第 3 期。

71 、程荣斌:《简论法律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法学》 1992 年第 3 期。

72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 112 — 122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

73 、 [ 德 ] 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 2003 。

74 、 [ 德 ] 罗伯特。阿列克西著《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

75、 解兴权著《通往正义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

76、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

77、 董嗥著,《司法解释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

78、 张棋著:《法律推理与法律制度》,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

79、 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

80 、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胡庄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

81 、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

82 、赵震江主编《科技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83 、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中国社会科学》 1999 年第 5 期。

84 、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 2001 。

85 、程燎原、江山著《法治与政治权威》,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

86 、 [ 美 ] 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

87 、 [ 美 ] 埃尔蔓著《比较法律文化》,高鸿钧、贺卫方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

88 、 [ 美 ] 庞德著《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

89 、曹刚著《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

本内容整编自天津商业大学精品课程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