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读书,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成功。
1
文编 | 许一
小时候我住在一个交通不方便的小镇上,那个时候,我对外面的世界毫无了解。就好像一只青蛙,以为一方井口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天堂。
有一天,学校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买一本课外书。我记得妈妈带回来了一本故事集,上面还标着拼音。这本书虽然早就找不到了,但留给我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因为那是我记忆中自己拥有的第一本课外书。
里面的故事都很惊险神奇。我还能很清楚地记得,第一篇讲的是一个冒险家的故事。冒险家的航船在海上遇到了超级大章鱼,在狂风骤雨之中,冒险家和章鱼搏斗,把船都掀翻了。
唯独可惜的是,我忘记了故事的名字。
2
那时候读这本书我常常有很多疑问。我经常会想,这些故事里面发生事情都是真的吗?或者说,这些事儿可能在我的家乡没有发生,但是在其他地方说不定是很平常的事儿。
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对这些问题不再纠结了。因为我知道,书里面的东西有些是真的,有的是假的。
曹雪芹说: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埃尔文·怀特说:
“想象里的生活也算一种生活。”
庄周梦蝶、蒙田玩猫。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让我意识到,世界上多的是我不知道的事,多得是等我去探索的新大陆。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的求学地点离家乡越来越远,能接触到的世界也越来越大。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交到的朋友也在不断变多,但是唯有一点没有改变。
那就是阅读。
生活空闲,我就去图书馆,工作繁忙,地铁就成了我的新阅读场所。坐过站、上错线、提前下车,甚至直接坐反向,因为阅读这些事儿没少发生。
但我对此并不以为意。
因为读书,比起多坐几次地铁而言,要重要得多。
3
经常人问我,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比如说,一辆车可以让我们很快到达目的地,一部手机能让我们随时和朋友保持联系,你有很多钱,那你就可以买很多供自己享受的东西。
那么,一本书,或者说读书,能让我获得什么呢?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引出一个人。
他是英国的一位作家、思想家,他叫Francis Bacon。
中文翻译,培根。
恩,培根不只是火腿。
培根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Of Studies》,译成中文就是《论读书》。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他说到: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可以让人感到快乐,能够装饰我们的精神空间,并提升我们的才能。
比如,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思想家讲的东西永远那么抽象。什么装饰精神空间啊,什么让我们变得深刻啊,似乎和我们每天的现实生活并不相关。
但是。
阅读和生活不仅相关,而且息息相关。
4
拿小孩子来举例吧。
当孩子们看到《昆虫记》里的奇妙物种,他将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开阔的视野将使他成长为一个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
当孩子们明白了《论语》上的“君子群而不党”,那么他在交友的过程中就会谨慎小心,将那些损友拒之千里。
小孩子缺少自我纠正能力,从书中学到的前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能让孩子提前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
是的,阅读不会让你突然成为暴发户。它所带来的影响是日积月累才能慢慢显示出来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更需要下大功夫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读书?小孩子嘛,只要买书扔给他们就好了吧?”抱着这种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
与其说这是家长对儿童教育的无知,不如说是对子女教育的不负责。但更多的,是对陪伴孩子成长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工作太忙没时间,上班太累没精力。
谁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伴读,但是最后只能两眼一闭,用金钱打发了事。
这正是我和任老师开发这档课程的原因。我们希望能让孩子阅读更多课外名著的同时减轻他们的负担,也希望能让所有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落地,替他们陪孩子读书。
用一年时间读完52本书,
让孩子“听着听着就会了”
带 读 老 师
任老师的老成,让孩子避免年少轻狂;
郭老师的活力,让孩子远离老成持重。
一老一少两位主讲老师,用巧妙的文字和有趣的方式,为孩子解读一本又一本的书籍。让孩子能看懂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能学会书中的真谛,在读书中扩大知识视野、形成理性思维。给孩子展现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课 程 目 录
一周一本书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每周带小学生共读一本书》
每周五下午18点准时更新
199元/年,带孩子读52本必读书目
每天只要5毛钱
让你的孩子心怀宇宙
请与我一起加入
这个让孩子与你都受益无穷的计划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