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七字班新生开学:428名“00后”,最小13周岁!

2017-08-23 问津学术

3800名清华大学新生今天报到

男女比例略超2:1年龄最小13周岁

来源:中青在线2017-08-23叶雨婷


今天,近38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2017级新生来到清华大学报到,在这里开启人生新旅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2017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新生近3800名,其中国际学生330余名、港澳台学生68名、内地学生近3400名。

据悉,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的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77.3%,文史类考生占比8.47%,艺术类考生占比7.17%,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7.05%。内地新生中,少数民族考生占9.66%,来自县级及县级以下高中的考生接近四分之一,男女生比例略超过2:1。

值得注意的是,全体新生中,共有428名“00后”,2对双胞胎。其中,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4年5月,刚满13周岁,来自安徽省。

据清华大学统计,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理科前10名,近七成被清华录取。从分数线来看,清华大学在16个省份的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

2017年,清华大学共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352名考生,占总招生规模的10.5%,创下了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实施以来的新高。2017年,共有180名同学通过自强计划获得了30到60分的加分认定,比去年增加7人,最终有79名同学成功圆梦清华。

据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介绍,2017年,清华大学在前期机械工程学院大类招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将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整合为16大类,专门成立大类培养领导小组,由校长邱勇亲自担任组长,并聘任各大领域内的知名学者担任各个大类首席教授。

据了解,“通专融合、大类培养”的理念将贯穿于本届新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在大一年级,所有学生将接受大类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导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在大一结束前完成专业确认,并在大二进入相关院系开始专业学习。

对于备受社会关注的国际学生本科招生工作,刘震表示,今年清华大学首次采用申请-审核制。

刘震说:“采取申请-审核制并不意味着国际学生读清华本科更容易。相反,由于考核维度更丰富、考查面更广,难度不降反升。在录取总人数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由于报名人数大幅增加,使得录取率降低,通过优中选优,我们的本科国际学生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

据悉,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330余名学生成为清华2017级新生。与往年相比,来自欧美和“一带一路”国家生源大幅增加,国别覆盖率显着提高,生源结构呈现更加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清华今迎3800名新生其中有428名“00后”

魏祥携母入住20平方米宿舍套间

来源:《北京晚报》2017-08-23张航

清华大学今天迎来2017级本科新生报到入学。这是清华录取的最后一批以“90后”为主的新生,有428名“00后”已经率先登场。“带母上学”的甘肃新生魏祥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因不愿受到过多关注,魏祥今天一大早就赶到学校,低调完成报到手续,他将平静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活。

早晨7点半,雨后的清华园空气清新。新生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入清华园,迎来大学生涯。今年清华继续要求新生独立完成报到手续,并特意在新生报到的综合体育馆外设置了家长休息咨询区。记者在报到现场见到了多位“状元”。来自浙江的“新高考”总分第一名王雷捷独自一人从浙江诸暨来京报到,他淡定地告诉记者,这并非首次独自出远门,“我一个人还去过上海、香港,一个人完全能搞定。”

毕业于北京二中的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被清华经管学院录取。他告诉记者因为之前已经很多次来过清华,所以对校园很熟悉。对于为何选择清华,他说主要是比较认同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在大学里我会搞好学习,同时努力健身。”

因为一封要求“带母上学”的公开信,今年夏天甘肃考生魏祥备受关注。这位自强不息的残疾青年今天正式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昨天魏祥和母亲抵达清华,顺利入住学校安排的宿舍。今天早晨7时许,魏祥在志愿者的陪同下低调完成报到手续,没有接受媒体的采访。记者上午探访了魏祥入住的宿舍,一套AB间宿舍,两间各7平方米的卧室,加上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小门厅,总共约20平方米,并不宽敞,但整洁舒适,功能齐全。记者注意到,宿舍里已经放置了一副拐杖和一辆轮椅,桌子上还有一篮新鲜的水果。据了解,这片宿舍区主要供留学生居住。从2012年起,清华调整出部分低楼层房间供残疾学生居住,朱晓鹏、矣晓沅等学生都居住在这里。昨天朱晓鹏还见了魏祥,交流了学习经验,魏祥对未来信心满满。

清华学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魏祥,清华没有特殊待遇,所有做法都是按已有惯例,充满了人文关怀。据悉,魏祥没有申请助学贷款,也没有走新生报到绿色通道。

据介绍,今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新生近3800名,其中国际学生330余名。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新生来自县级及以下中学。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4年5月,刚满13周岁。今年清华在全国大多数省份的文科、理科分数线都高居各高校榜首。据统计,全国31个省市区的理科前10名中,近七成被清华录取;录取的文科生超过八成也是各省市区的文科前10名。从分数线来看,清华在16个省份的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在30个省份的文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

今年是清华“绿色通道”实施20周年,根据学校评估,目前一名在校生每年的基本花销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总计在16000元左右,如果学生家庭提供的费用达不到这个数额,差多少,学校就会补多少,此外清华从今年起还推出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出国学习交流的“鸿雁计划”。

清华大学迎来3800名新生报到最小新生刚满13周岁

来源:新华网2017-08-23

今天,近38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2017级新生来到清华大学报到。2017年,清华大学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结合国家高招制度改革,围绕“综合评价、多元择优、因材施招、促进公平”的人才选拔理念不断完善招生选才体系,为清华大学选拔出了一批有理想、有才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录取新生3800名最小新生刚满13周岁

2017年,清华大学在前期机械工程学院大类招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将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整合为16大类,专门成立大类培养领导小组,由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亲自担任组长,并聘任各大领域内的知名学者担任各个大类首席教授。按大类招生既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又给考生更大的选择自由权,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2017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新生近3800名,其中国际学生330余名、港澳台学生68名、内地学生近3400名。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77.3%,文史类考生占比8.47%,艺术类考生占比7.17%,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7.05%。其中,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4年5月,刚满13周岁,来自安徽省。

迎来“新高考”改革第一届学生

2017年,是清华大学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的第一年,也迎来了浙江省、上海市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届学生。清华大学在去年试点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在浙江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且在上海设立“上海领军计划”综合评价招生,得到了浙沪顶尖学子的青睐。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表示,“浙江三位一体”和“上海领军计划”作为招生选拔模式的一个新动向,这种新的招生选拔模式将考生的平时学业表现、大学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进行有机结合,既重视学生的高考成绩,又综合了过程性考察和高校面试,有助于提升对考生的区分度,也能够帮助大学综合评价所要招收的学生,让高校实现“招生”“选才”,而不仅是“招分”。从试点效果来看,这种选拔模式能够有效衔接新高考,并助力改革平稳落地,未来将作为清华大学在浙江、上海招生选才的主要方式,而这对于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改革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专项计划考生占总招生规模比例创新高

2017年,清华大学共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352名考生,占总招生规模的10.5%,创下了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实施以来的新高。2017年,共有180名同学通过自强计划获得了30到60分的加分认定,比去年增加7人,最终有79名同学成功圆梦清华。国家专项计划也是增加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生源的重要措施,且近年来招生规模逐步扩大。2017年,清华大学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考生281名,比去年增加26人。

19个院系39个专业向本科国际学生开放

2017年起,清华大学本科国际学生招生全面改革,采取申请-审核制,共有19个院系39个专业向本科国际学生开放。这是清华大学首次采用这一方式招收本科国际学生,作为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之一,旨在通过多维度考量和综合评价来提升本科国际学生的招生质量。刘震介绍,采用申请-审核制录取本科国际学生,可以有效地避免采用同样的试卷测试所有国际学生导致的信度效度缺失,也可以制度层面保证本科国际学生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是一次为了吸引更优秀、更全面、更多元的国际高中学生,而作出的使命驱动的改革。经过层层选拔,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330余名学生成为清华2017级新生。与往年相比,来自欧美和”一带一路“国家生源大幅增加,国别覆盖率显着提高,生源结构呈现更加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