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亚新:“泡”在清华园——清华大学法学院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王亚新教授的致辞

2017-09-13 问津学术

来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2017年的新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作为本院的教师代表,在这里向同学们致辞——欢迎大家加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新的成员!


大家刚刚来到清华园,可能先会问:我需要做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呢?如果我能够给你们一点建议的话,那就是甭管做什么,先“泡”上一阵子再说。要彻底熟悉这个园子,摸清“东西南北、左右上下”,长则一学期,短的话一两个月还是要的。比方说,你得多尝几个食堂才明白:紫荆园的麻辣香锅,味道“一绝”;学着占占座你会领悟到:比起我们这里二楼的法律图书馆来,上大图的老馆更容易遇到电子系或者计算机系的帅哥;如果把自己出没的范围扩大一点,你将发现:从西门出去究竟都有哪几家店可以叫瓶冰啤撸串。总之,你得且费些功夫,才能学会在这么大的园子里过得更自如一点。适应一个新环境,总是需要时间的。当然,真正的适应,并不限于地理交通、衣食住行。或许你逐渐会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泡进”了某种气氛或气场当中、“嵌入”了某些与高中或者原来的院校完全不同的人际关系或者交往方式里面。你会逐渐感受到清华特有的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沉浸于其中,受其熏染陶冶,并开始学会享受这种独特的文化或者氛围。


好吧——有些同学会问——那么,这以后呢?


要给出你们两三百多号人都能够接受的回答,恐怕是An Impossible Mission一项强人所难的任务。作为提供给大家的一种参考,我想介绍两组包含着对立分歧的观点,请同学们自己去思量。这两组观点,坦率说来,不是站在你们学生的角度,而是站在我们法学院老师的角度,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或者要求。在我看来,法学院的老师中间,可能存在着这些隐而不显有时却起到重要作用的观点。这里姑且将这些观点表达为辩论赛中的正方和反方,相互PK,大家可以听听不同声音,以及各自的道理所在。


第一组辩题涉及专业学习与社会工作或者社团活动的关系。我把正方的观点称为“专心学业派”,反方则叫作“广泛活动派”。正方的观点大致是这样的:学生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的,必须专注于学业,树立牢固的专业意识,应当把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来。至于像社团活动或者自己在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等等,最好是补充性的,偶尔为之,作为学习的调剂就可以了。在这种观点看来,过分热衷于社会工作、广泛参与社团活动不值得鼓励,如果这些活动影响了专业学习,牵扯了不少精力的话,那都是反感的对象。与此相对,反方即所谓“广泛活动派”的观点认为,培养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专业能力的养成。通过广泛参与社团活动,积极从事各种社会工作,训练对于人际关系和交往的把握掌控,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说不定会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一句话,“情商”的价值等于甚至高于“智商”。或者可以说,无论专业学习还是社团活动,其实都是培养锻炼学生成材的手段。甚至不妨说,突出的社团活动、社会工作能力正是清华学生的强项。看看从清华园走出了多少杰出的政治家,还有优秀的歌手们——想想高晓松、想想李健吧。


再来看第二组辩题,这牵涉到教师开出一门特定的、具体的课程时,会怎样看待上课学生的学习态度。正方的观点可称为“严格要求派”,反方就叫“宽松学习派”好了。站在正方的角度来看,对于每一门课程,所有学生都应当努力争取获得良好成绩,不能让学生出现掉队的情形。任何学生都不应缺课、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课下的作业应当按时完成。必修课无需多说,即便是选修课,学生既然选了就应该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精力。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对自己的课高度认真负责,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要求十分严格,比如说上课甚至要点名,学生要是不投入,就让你挂科重来一遍。当然,作为反方的立场,所谓“宽松学习派”也不是说学生可以不好好学习,同样是希望学生对教师的开课尽可能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种观点又主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内甚至专业外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不必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法学院或者学校设置好的课程上,允许学生把时间或注意力等宝贵资源重点配置到自己感兴趣或是对其将来的职业规划重要的课程上,而其他有些课程学生能够通过就行。甚至对于部分学生在某些课上采取所谓“60分万岁”的态度,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也能够理解或者包容。而且他们还会主张,学生不一定把所有时间精力都用在既有的课程上,要让学生有读“闲书”的时间、有自己独立深入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留有余地,他们才能发展自己个性,突出自己优势,真正学会“自己教自己”。


听到现在,大家一定会明白这些正反方的观点道理何在了吧。现在不需要你们“选边站队”,问自己究竟赞成是哪一种观点。其实很容易看出来,两组观点中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教育理念或教学目标蕴含的矛盾或者悖论。正反两面的某些价值、某种方向都是我们想追求或者希望达到的,但又经常是两者难以兼顾,相互牵扯矛盾,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熊掌与鱼”不可得兼。当然,具体到每位老师,也不见得都会始终如一地坚持某个立场,在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场境下,个人的观点可能会有变化或交错。但有些时候,我们作为教师,确实会为究竟如何要求同学们而感到困扰或苦恼。而这样的困扰或者苦恼,一定会影响到在座的所有学生。新来的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或者说在这个园子里“泡着”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和在上述观点中持正方或反方立场的老师相遇。大家会与这些个性各异的老师相识、相知、意气相投,但也可能相左、相悖甚至相互冲突。而这,就是你在清华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也是你在这个园子里“泡着”能够体验到的那些氛围、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曾经在隔壁那个园子“泡过”本科的4年,后来又出国在另外的园子里待了5、6年,包括硕士和博士。到现在,在清华的这个园子里已经有近二十年了。我想,待到你们走入社会多年之后或许会发现,“泡”在清华园、往返于明理楼这么几年的时光,其实是你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无论你有什么样的选择,或者许多情况下并非主动,而仅仅是顺势而为甚至随波逐流而已,但到了你能够回过头来看待自己一生的时候,你一定非常非常地珍惜在这园子里的“风云际会”或者“点点滴滴”。


最后,还是祝愿新同学们学业精进!同时也要让自己过得充实、开心啊!


谢谢倾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