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调查:博士生读博期间普遍有较严重的精神压力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前几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一项2017年度全球博士生生存状况重磅调查,对来自全世界许多国家不同领域的5700多名博士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研究的结论让人十分忧虑。原来博士生读博期间普遍有比较严重的精神压力,这并不只是发生在中国,而是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据这项调查的研究者揭示,该项调查的受访者当中,有1/4的博士生有精神健康问题,总调查人数的12%受访者称他们曾为自己读博而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寻求过救助。而研究者认为,事实上拥有焦虑和压抑的人肯定比这个数值还要多,因为这个数值只体现那些“寻求过帮助”的人。
那么,博士生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可以通过何种途径对他们进行帮助?
内源压力和外源压力
“压力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自身的,二是来自于外界的。”心理咨询师马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博士生一般具有严谨的科学素养,在学术方面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正是因为这种高要求,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外界方面,博士生的科研涉及到很复杂和高深的工作,这是外源压力的来源之一。此外,他们的大量时间被科研占据了之后,缺少娱乐及社交生活;社会对博士群体的歪曲认识;相较于已经进入社会的同龄人,他们会不自觉地与其进行各种比较;单一的生活状态有可能导致他们缺少情感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等等,这些都是博士生的外源压力来源。”马骋表示,焦虑、抑郁等等情绪通常来自于聪明的群体,“由于他们过度用脑,才会产生过多的压力。”
困惑、冲突与“冒牌综合征”
据《自然》发布的这项调查,博士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中,平衡工作和生活、职业发展、经济问题、对博士价值的不确定性,位列前4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樊小龙对此表示认同。“一般来讲,博士生阶段往往会选择一个领域的某个方向进行研究,这种高度的专业性往往将博士生日后的职业发展路径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这是博士生职业发展困惑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博士期间的求学之路与生活会发生一定的冲突。“一般在攻读博士的年纪,很多博士生的同龄人已经步入职场,在过自力更生的、社会人的生活。而博士生自己的生活则呈现出比较枯燥、单调、与社会距离远的现状。博士生时常感觉到因此而造成的不成熟,但自己又不满意这种不成熟的状态。”樊小龙补充,经济问题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现在除了某些特定专业外,相当一部分博士生会怀疑自己取得博士学位后获得的薪资能否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这种对经济回报的过高期待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事实,这种过高期待一部分来自于博士生本身,另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家人。”
调查显示,博士生常常会犯上一种病——“冒牌综合征”,也就是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冒牌”博士。这是一种因为自我否定而产生的精神压力。
樊小龙表示,“冒牌综合征”很真实。“科研这条路很难走,很多人只有在投入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做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科研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天分、机遇和各种条件,当博士生们发现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有巨大难度的时候,他(她)肯定会有失落感,继而产生不自信和对自己的怀疑。”
在调查中,有1/4的人说,如果可以,他们宁愿换掉现在的导师。而博士同学之间,常常会有较强的竞争,因学术能力高下而产生歧见、歧视,随时可能发生。
对此,樊小龙认为,博士生往往是导师的助手,他(她)渴望独立但往往又不被认可,不被赋予自由。“这时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就会产生。导师往往希望博士生按照自己指定的道路进行科研,而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学术层面的不一致也会引发不合拍。”同学方面,“在博士生的年龄阶段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同的生活现状,有的人面临结婚,有的面临生活的压力,不像本科同学之间的关系那样单纯了,加之每个人都埋头于自己的研究,沟通交流比较少。一个导师的博士生之间往往存在学术上的竞争,文章的署名权、荣誉的分配等等都有可能产生分歧。”
招生制度、心理辅导双管齐下
针对博士生心理状况的现状,马骋建议,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应提高专业程度,比如定期给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导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应针对博士生群体普及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博士生群体活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除了一对一辅导之外,还可以做一些知识普及或者预防性工作,帮助博士生群体丰富他们的生活,做一些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团体活动,让博士生改变单调、枯燥的生活状态。”
“在博士生招生时,导师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应该负起责任,把这条道路给报考博士的考生分析清楚,让他们对读博士这条道路有充分的认识,这有助于他们作好心理准备。如果研究岗位已经饱和,或者说某个研究领域正处于萎缩,招生单位不能因为招生指标的规定就盲目扩招。对于已经在读的博士生可以依靠研究生自身的心理调节和外界心理辅导寻求帮助。”樊小龙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