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90后”青千陈阳康:25个SCI期刊的审稿人,最大的爱好是科研!
喜欢看美国大片的人应该对好莱坞电影中常出现的一个地名不陌生——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那里常常被人们冠以“人类科技最前沿阵地”的美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入选者中的陈阳康,就曾在此从事博士后工作,并获得过杰出博士后奖。
这名1990年出生的青千,回国后选择到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工作,成为一名“百人计划”研究员。他说,国内的科研环境可以使自己专注于科学研究,选择浙大是因为这里有着极好的学术平台。
跟许多“学霸”一样,都经历过半夜叫宿管开门
27岁,陈阳康已经是著名SCI期刊——专注计算机科学和地球科学交叉学科的Computers & Geosciences和应用地球物理学领域的老牌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的副主编。
27岁的他还常年担任25个国际著名SCI期刊的审稿人,且在一些学术组织担任年会的评审人。
1990年,陈阳康出生在江苏南京。2008年他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期间,他拿过国奖,本科毕业论文就发表在勘探地球物理学领域最顶级期刊Geophysics上。在学术竞赛方面,他参加过首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类),获得了北京赛区一等奖,并进入全国决赛获二等奖。
虽然有着如此光鲜的成绩单,但陈阳康说自己并不是大家理解中的“学神”,而是靠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在国内的学习时光,我基本都是在自习室中度过的。”早晨6点半之前出门,晚上宿舍熄灯11点之后才回,这常常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作息。
早出晚归,整日“泡”在自习室,陈阳康晚上回宿舍时,总是“铁将军把门”,为此他不得不把宿管阿姨叫醒才能开门,经常被宿管阿姨说回寝太晚。“我一直坚信勤能补拙,所以我在科研中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多。”
三年半时间攻读博士学位
2012年本科毕业后,陈阳康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欧斯汀分校读博。在美国,博士毕业一般需要五年以上,而他却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就获得了地球物理学博士。2015年12月后,他来到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对于自己的学术成长之路,陈阳康说:“我比较幸运,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前辈,他们的帮助和指引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博士期间,陈阳康有一段时间和组里的另几个同事同时在做一项很相似的工作,但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各自开展独立研究,因此陈阳康认为他们的课题组这项工作相关的文章随后会像雨后春笋般一篇篇冒出来。
但是,这位美国导师却要求课题组几个人合并起来写一个分量更重的文章。“起初我有点想不明白,因为我觉得几篇文章合并起来势必会削减我们各自的贡献。”陈阳康后来回忆,博士导师专门为这个事语重心长地与他聊了很久——搞科学研究要学会多与人合作,与其自己独立写一篇“小”文章,不如和多个人合作写一篇“大”文章。
陈阳康说这是他读博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也教会了他要多与人合作,并且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用专业为地球做CT,他的目的是矿产勘探和深地探测
陈阳康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开发了一套基于整形正则化约束的多源地震数据分离、成像和反演的理论和技术流程。
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做CT,地震波成像和反演可以认为是地球物理学家用地震波对整个地球做CT,目的是探究地球内部结构。而陈阳康通过多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成倍提升野外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效率,极大节约成本,从而带来数以亿美元计的经济价值。
那么,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是为了什么?
陈阳康说,一方面浅层的地壳结构可以帮助石油等矿产开发,保证国家能源储备;另一方面,全球尺度的地震波成像可以促进人类对地球深部构造的精确认知!“地壳,地幔,地核的主要地球内部分层结构就是用类似的方法得到的。”“同时,对俯冲带的精细刻画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加准确的分析地震成因和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野外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就是地下反射界面反射或者折射回来的地震波信息,科学家用采集到的地震波信息,通过求解一个反问题,得到地下精细的结构图。
博后期间陈阳康也一直在进行地震成像的研究,唯一差别是计算尺度。博士期间研究的是局部区域,比如一个几十公里范围的勘探工区,博后期间研究的是全球尺度,整个地球内部的结构。尺度的提高带来两个最直接的问题,大数据和大计算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陈阳康目前着眼于基于机器学习的地震大数据超级计算的研究。
谈及有什么个人兴趣,陈阳康说:“其实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科研,做科学研究的过程就让我很放松。但在搞科研之外,我选择健身来缓解身体的疲劳,增强体力和精力,提高效率。”
问及未来还有什么打算,陈阳康说,目前只想着踏踏实实先把工作做好,将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一一解决了。
(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