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到30岁的应届博士生,年薪高达500万?

来源:青塔

近几年,随着高校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也备受关注。据统计,201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水平仅为4000元左右,当然硕士和博士要高于本科生。对于应届生来说,一般能拿到年薪10万-20万的offer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近日三位应届毕业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拿到人生第一份offer,起薪是500万元!这样高额的年薪此前闻所未闻,令人大开眼界。

据悉,今年2月1日,浙江千亿级民企海亮集团启动“星青年”人才战略,计划未来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引进近5000名优秀青年人才,包括5名青年管理天才、100名年轻中高层管理人才、100名优秀年轻校长(含副校长)等。其中,5名管理天才的起薪达到500万元/年。

半年后,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三位应届博士生顺利获得offer,目前已办理入职手续,成为万里挑一的“星青年”管理人才。


全球2万多年轻人应聘

“三轮测试,万里挑一。”据据海亮集团首席人才官张滨介绍,海亮的“星青年”人才战略发布后,吸引海内外2万多人报名。其中,1800多人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就职于知名跨国企业。这些名校,包括国外的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帝国理工等,以及国内的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上海交大、同济等。

首轮测评期间,海亮不仅承担这些候选人的食宿,还承担他们的来回交通费用。有候选人感叹,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海亮求贤若渴的心情。

6月底,38名青年管理人才晋级第二轮遴选。第二轮遴选通过商业模拟会议、商业汇报的方式进行现场评鉴,综合评估38位候选人的沟通协调、探索创新、商业敏感度、成就动机、领导力、战略思考、运营管理等能力,综合线上测评报告与线下评鉴结果,初选产生10名候选人。

7月初,海亮集团通过对10名初选对象的过往表现考察,并结合第三方机构的背景调查数据,最终确定3名优秀的候选人当选“管理天才”。没有被选中为青年管理天才的其他初选对象,也已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调配到海亮集团各个板块和领域,担任中层管理岗位。

平均年龄29岁,来自清华和北大

据了解,C位出道的3名管理天才,平均年龄仅29岁。其中,1名为清华大学应届博士生,2名为北京大学应届博士生。3人的个人教育、社会实践背景,涉猎专业跨度颇大,涵盖商科、金融、工科,人文艺术等领域。

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冯海良在“致全体海亮人的一封信”中介绍,这三人分别是:1991年出生的陈军伟(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刚刚卸任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席),1988年出生的杨珏(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社会学系研究生会主席),1988年出生的杭承政(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副书记、研究生会副主席)。

在这封信中,冯海良写道:“30岁500万年薪,也许有同事认为太高了,比我们现在绝大多数高管都拿得多得多,难免会心里犯嘀咕,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和不解。大家有这些想法都很正常,如果我站在你们的角度,也可能会这么想。但我更要表达的是,一定得请大家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值不值得这样做?这也是我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

“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是实现百年卓越海亮的最关键要素。对人才的投入也是一种投资,而且是战略性投资,虽花费巨大但未来可期。海亮事业的九层之塔,专门人才是基石,领军人物是栋梁。试想下,我们所从事的领域,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有色材料智造、健康产业,可能就会因为管理者的不同而大不同,如果有了一位“天才型”的领袖来引领,其带来的价值和效益可能就是成十上百倍的。”

顶尖青年人才越来越值钱

3个应届博士生拿到如此之高的年薪,除了感慨人与人的差距真大外,也说明现代社会顶尖青年人才已经越来值钱。

近几年,全国各大城市打响了人才争夺战,当然争夺最激烈的还是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的顶尖青年人才。为争夺顶尖青年人才,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都开出越来越高的薪酬水平。

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包括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国家优青获得者等顶尖青年人才,基本都能获得数十万年薪、数百万科研经费以及不菲的安家费等,基本都能聘为副教授甚至是教授职务、优先安排硕博士招生等。此外还有子女上学、安排家属工作等福利待遇。这样的优厚待遇,远远高出了高校普通教师的待遇水平。

除高校和科研院所外,越来越多的企业给顶尖青年人才开出了丰厚待遇。例如,2012年开始,阿里巴巴面向全球招募“阿里星”技术人才,这项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年薪据说高达60万,而且上不封顶。此外,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火热,在国内,人工智能方向的工程师,例如AI算法工程师、AI架构师、机器学习专家等,其薪酬都在60万-100万。即使是应届生校招,起薪也在30万-50万。

总体来说,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提供越来越高的待遇吸引顶尖青年人才有利于打破依据“资历”而不是“能力”作为评价人才薪酬水平的禁锢,吸引更多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加盟。当然,用人单位也要注意适度提高已有顶尖人才的待遇,不然可能“引来女婿,气走儿子”,而入选的青年人才也需要踏踏实实工作,早日做出符合众人预期的业绩。

(部分内容参考都市快报8月3日文章《不到30岁,年薪500万+!这家浙企半年前发英雄帖抢人才,今天3个小伙子入职了》)

研究生知识详解

薛惠锋:论当代研究生的责任

杨春梅: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

黄忠 | 法商融合: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田克勤:博士生学习与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

杨瑞龙:努力把博士生带到学术前沿——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感言

宋如华:帮助研究生突破学术论文“引言”写作关

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

山东泰山学者初步人选名单出炉,202人入选!

教育部批准设置的56所研究生院,有你们学校没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