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法学研究所校友论坛”第一期开讲了
2018年9月3日,中德法学研究所97级校友、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院东亚法研究所主任卜元石教授在南京大学逸夫管理科学楼1205报告厅为法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法律评注与中国法学的转型”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中德法学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中德法学研究所校友论坛”的第1期,由此开启了已有十多年历史的研究所“中德法学论坛”之外第二个持续性的学术研讨平台。报告前,中德所所长方小敏教授回顾了中德所建所近三十年法学人才培养情况,并对卜教授回到母校开启校友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卜教授亦表达了自己对中德所的深厚感情,并衷心感谢中德所对本人事业及生活各方面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和积极影响。中德所德方副所长雷博海博士,中德所杨阳老师、姜冲老师、尚连杰老师、法学院刘勇老师及法学院、中德所的同学们亦参与本次论坛活动。
卜教授表示“法律评注与中国法学的转型”这个选题的提出是基于其近期对中国法学研究的梳理和思考,在此过程中深感法律评注对于中国法学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回顾目前国内学界对法教义学及法律评注的研究状况、学者们对该领域迥然不同的看法后,卜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法教义学的研究方法极具价值,引入其重要工具法律评注对我国法学的转型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卜教授指出,我国当前法学研究的一大问题便是,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的脱节,法学研究加速老化,司法判例飞速增加但缺乏体系化整合。法学文献梳理不够翔实,缺乏集成功能,不能反映国内现有法学研究及司法实践的现状。而法律评注作为一种同时面向实务界与学界,融合法理与判例的集成工具书,其引进和发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也不必做过多无价值的重复性研究,可以更加便捷地开展高质量法学研究,更有利于法学研究的立体式发展。至于法律评注的技术性问题,卜教授表示对判例的整合相当重要,要从实践中找素材,可以按照法院、审级、内容等方面来整合,尤其要关注那些对法律做出了诠释、补充或是偏离了法律的判例。至于法律评注的发展方案,卜教授提出了以知名法学院牵头推动、以出版社组织为主及以个人为核心等三种方案,并阐述了各自的利弊及在国内的发展空间。
最后,卜教授表示目前法律评注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为推动其发展,势必要改变当今的学术评价体系,提倡评注与论文并行的模式,学校层面要为该项事业的开拓提供足够的支持,为青年学者们创造空间,而学者们亦要以开放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法律评注,促进中国法学的转型。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踊跃提问,卜教授一一作答。与会师生讨论了法律评注的使用方式、如何避免法律评注编纂过程中的学术失范、法律评注与学术创新等问题。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当中,在场师生们均受益匪浅,亦坚定了自己的学术信心。卜元石教授主讲的第1期中德法学研究所校友论坛圆满结束,而中德法学研究所建所30年系列活动刚刚开启。未来一年多时间里,中德法学研究所将开展校友论坛、三十年成果展、中德高校国际学术会议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示研究所三十年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助推复合型“双一流”法学人才培养 William Hamilton教授讲授大数据前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