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学院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方案
甘肃政法学院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方案
申请单位名称: 甘肃政法学院
一、本单位发展概况
甘肃政法学院创建于1956年,1984年开办普通高等教育,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07年开办研究生教育。学校占地面积108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00余万元。现有教职工95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1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98人。有法学、工商管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本科专业。学校是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院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院校和教育部确定的地方院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院校。2015年学校成为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法类高等院校之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以高水平教学型政法大学建设为目标,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积极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服务。坚持在政法类、区域性、应用型的结合中寻求和摸索错位发展优势和特色。学校作为政法类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高度重视对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种意识”、“五个认同”等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具有法治信仰、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与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立项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依法治国战略正在全面推进,而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高等教育现状而言,我省博士授权单位少,学科布局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甘肃政法学院开办30余年普通本科教育和10余年研究生教育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清晰,学科优势和特色明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学校长期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主线,为区域经济社会法治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学校科学研究基础良好,科研经费比较充足,教师取得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并且有多项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或被政府采纳,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法学、工商管理均为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科学研究水平较高,拥有稳定的平台和条件支撑,优势突出。同时,学科紧扣理论前沿,着眼西部,契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民族性、区域性、应用性”特色鲜明。两个一级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作为省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建设学科已基本成熟,学校作为省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业已具备相关条件。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必将推进西北地区法治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治理的需要,为该地区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推进区域法治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提供理论支持与智库建议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将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高层次法律管理人才的需要,为“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提供水土相宜的高级人才;必将优化甘肃省法学学科博士授权结构布局,对于推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法学高层次人才的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政法学院立项之所以能够担当责任,满足上述需求,是因为学校法学学科建设的优势与“法商结合”的学科特色是在甘肃高校中的特有品质;强大的法学师资队伍与丰硕的科研成果是优于区域其他院校的显著特征;学校立足甘肃,服务西北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区别甘肃其他同类学科高校的特殊基因存在。这些独特要素都是甘肃政法学院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不可替代的具体表现。
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决策及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服务社会,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建设硕士、博士学位点和建设政法大学为目标,力争到202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设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培育特色优势学科,打造学科高地;四是面向社会重大需求,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五是完善学科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建设生态环境;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影响力。按照《甘肃政法学院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规定,校内优势学科按照省上财政拨款1:1.5配套;特色学科按照省上财政拨款1:1配套;校内扶持学科,学校提供人文社科类每学科200万元/年、自然科学类每学科240万元/年的专项建设经费支持建设。
学校学科建设经费将重点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围绕立项建设一级学科主干学科方向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激励。目前,学校已经出台了《甘肃政法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引进法学、工商管理学博士每人奖励30万元;对国内著名教授,以柔性引进方式,聘为特聘教授,带动学科发展。对围绕立项建设学科主管学科方向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在学校科研奖励的基础上,再投入一定数量的学科建设经费奖励。另外,学校在省级立项后,每年划拨800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对照博士授权单位及学科条件,补短板,强优势,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师资队伍与水平
学校坚持科学人才观和“稳定、引进、培养、提高”的人才工作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稳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储备未来人才”为基本理念,以人才政策创新和实施人才工程为抓手,以造就杰出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学缘结构明显改善、专业结构明显优化、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同时积极打造在科学研究上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队伍建设上由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的教学科研团队,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78人,专任教师占比例71.6%,外聘教师人数6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44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1人,在读博士74人,具有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人数8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17%,具有副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21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1.6%。特聘教授11人,飞天学者8人,兼职教授1人,讲课教授9人,讲座教授9人,双千计划8人。学校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9名,其中法学学科92名。自2007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硕士生导师及研究生授课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为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了较强的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条件相比,我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条件尚不满足,未有专任教师担任过博士生导师。建设期内,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政策,实施“文翰学者”人才支持计划,支持校内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大从海内外知名大学、重点学科中引进优秀博士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特聘教授制度,积极争取整体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力争“十三五”末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接近40%。今年6月,李玉基教授、魏克强教授已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式聘任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建设期内,学校还将通过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立格联盟成员联合带动,培养一批专任教师在其他单位做兼职博士生导师,同时持续改善师资队伍的专业、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使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四、人才培养与质量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增加学位授权学科,积极提高生源质量,稳步扩大研究生规模,重视课程学习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学校学位授予基本要求,按一级学科修订教学大纲,完善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严格规范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环节。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学校、二级学院、导师组(导师)分级管理体制,探索学术型、应用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实务部门合作,专业学位实行“双导师制”,有效提高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重视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将《形势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作为公共学位课列入研究生课程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弘扬学校严谨求实的校风学风。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与所学专业契合度较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思想政治、专业知识、业务水平等综合能力评价较高。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为研究生处,配备专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9人,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学籍、培养、学生管理以及学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个二级学院,各学院均设置了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院长和研究生秘书1至2名。管理队伍精通业务、富有活力、结构合理。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贯彻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建立了一整套涵盖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40多个,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支撑和坚强的保障体系,同时也不断促进着研究生教育管理规范和有序地进行。
尽管如此,但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期盼和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立项之后,学校要进一步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培养和质量。一是要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招生选拔机制;二是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认真组织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三是加强以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四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制订并实施学校研究生、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及激励办法和计划,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五是推进校院、校局、校企合作,扩大师生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提升综合素质、国际视野。
五、科学研究与贡献
近5年来,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研项目和经费大幅增加。“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中,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占省属高校项目总量的66.67%。与“十一五”期间相比,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量增长了1.6倍,获资助经费增长了4.1倍。5年来,学校获得科研项目资助经费共计1630余万元,给予科研项目配套资助经费共计1020余万元,奖励各类科研成果近160万元,巨大的投入产生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12年以来,学校荣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称号,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CSSCI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149篇。
研究基地、创新团队与智库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近5年来,学校获批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甘肃省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法治甘肃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司法科学与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高校协同创新团队、1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
面向社会需求,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自2012年以来,学校依托学科专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双百”法治宣讲报告会50余场;为省、市州人大常委会作立法论证50余次;为省人大常委会作司法监督咨询10余次;为省、市州政府提供法律事务咨询100余次;主持或参与省内各级人大立法后评估10余次;为省内政府部门、高等学校、国有企业作法律实务讲座20余场;为省外与台湾高校、科研院所作学术报告20余场;开展横向课题20余项。
针对重大科研项目、高级别科研获奖偏少等存在的现实问题,学校按照“法学创一流,管理学树品牌,证据科学显特色,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继续创建有利于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人才成长和学术团队发展、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凝练精准的学科方向,建设优良的学术平台,培养优秀的学术团队,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优化学科体系结构,发挥法学学科优势,力争把法学学科办成国内一流学科,实现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协同发展,互相支撑,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科研成果,在国家级科研获奖中有较大突破。同时,在科研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显著贡献。
六、条件支撑与管理
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学科及学位点建设、人才引进、学生奖助、图书资源等方面投入大量经费,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法学专业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获批立项建设成为我校首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学术交流活跃,先后承办了中国刑法学等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制合作高端论坛、政法院校“立格联盟”高峰论坛、科研管理论坛,发起并举办了三届“陇籍法学家论坛”,两届“证据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学术会议”等活动,学术交流日渐频繁、学术氛围日趋活跃、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学校管理制度健全,目前已出台40余项政策和制度,基本实现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籍管理、学位授予、毕业规定的相互配套和无缝衔接,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学校依托“智慧校园”项目建设为主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能够为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有强大的条件支撑。
条件支撑与管理作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的重要方面,与发达地区和兄弟院校相比,学校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还有差距。建设期间,将持续不断地重视和加强综合办学条件的改善;要充分利用好基地平台,积极参与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增强学校科研成果和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贡献水平;要鼓励学科交叉,通过跨学科、跨高校、跨系统、跨地区的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氛围;要加强智库建设,利用现有的甘肃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积极开展重大决策咨询研究与服务;要依托司法鉴定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主动服务司法实践,推进优势学科“产学研用”有效结合;要积极拓宽研究生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增加经费投入。
七、学位点建设规划
(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法学学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51名,团队年龄、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攻关能力。法学学科拥有除军事法学以外的9个法学二级学科,从2007年至今,已培养500余名政治可靠、德才兼备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其中,拟建设法学理论、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等4个主干学科方向。4个学科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41人。团队成员近5年承担法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项,在全省名列前茅,承担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部委项目1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0多项。在法学核心学术期刊《法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0多篇,其中6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编,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学科拥有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等实力雄厚、运行良好的学科平台和基地,具有建设一流法学学科的基础和条件。学科团队成员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有23人担任地方立法顾问、咨询专家,积极参与地方立法论证与咨询工作,多项成果转化为生效的地方性法规。学科先后多次承办法学各二级学科的全国性年会,现已精心打造出“陇籍法学家论坛”、“丝路法学大讲堂”等成届次、品牌化学术活动。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法学学科并列全国参评学校第13名。
2.问题及不足
对照《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结合学校法学学科建设实际情况,我校法学学科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获博士学位高层次团队成员引进困难。主要表现是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数量和获博士学位人数偏少,尤其是学科领军人才奇缺,导致学术团队建设进程缓慢。二是由于省内甚至西北没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学科带头人没有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协助指导培养过博士研究生。三是专任教师每年人均纵向科研经费略微偏低。四是本学科专任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研究生参加过国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有关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3.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使学位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所发挥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学科方向与特色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成效更加显著,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广泛,使法学学科建设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实现学校“法学创一流”的目标。具体而言,到2020年,法学学科在学科方向与特色、学科队伍、人才培养、培养环境与条件等方面达到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且在多数指标上有所超出,力争在下一轮学位点申报时取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4.建设内容
紧紧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遵循学校学科发展思路,坚持“统一规划、重点突破、强化优势、推进交叉、凸显特色”的法学学科建设原则,立足区域法治实践需求,以学科方向与特色的凝练、学科队伍建设、提高法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组织法学学位点建设工作。要结合学位点目前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分年度组织建设。具体为:2017年度,在现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凝练、论证和明确主干学科方向和特色学科方向,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成立建设领导组织,创新建设体制机制,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具体措施等。2018年,主要围绕学位点存在的高层次人才缺乏、指导博士研究生经验欠缺、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制度规范不太完善、师均科研经费投入偏低、师生对外学术交流不广泛等问题与不足,加强建设,补齐短板。2019年,继续引进高层次人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力争从学科方向与特色、学科队伍、人才培养、培养环境与条件以及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密切联系等各个方面达到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建设4个主干学科方向,4个方向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达到54%,教师有海外经历比率达到52%,学科带头人具有单独或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历,在省部级人才支持计划增加5-10人。新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左右,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15项左右,力争在A类期刊发表论文6-10篇,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达到200篇以上,出版学术及国家级规划教材专著30部左右。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到2020年,人均科研经费不低于2万元。举办国际会议5-8次,举办全国性会议、各类专题性高水平会议20次左右。
5.建设措施
一是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紧紧依托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文翰学者人才支持计划、学校特聘教授等人才项目工程,使学科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大幅提高,形成4个结构合理、科研实力强、研究能力突出与协作意识强的学科团队。
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深化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健全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
三是极推动接地气、有特色的学术研究,在学科方向与特色建设方面,凝练形成法学理论、环境与资源保护等4个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要不断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创新科研激励机制。要以法治甘肃建设研究中心及丝绸之路国别法治研究院等为依托,以委托项目方式展开特色研究,形成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
四是利用现有的甘肃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法制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积极开展重大决策咨询研究与服务,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五是继续积极承办全国性法学研究会年会,进一步打造“陇籍法学家论坛”、“丝路法学大讲堂”、“证据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学术会议等具有一定社会效应的学术平台,继续拓展国际(境外)交流与合作。
(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本学科现有会计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等四个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形成了“法商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特色和服务西部企业发展的地域特色。目前,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1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4名,讲师1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9%。每个方向设有1名方向带头人和4名学术骨干。同时,聘请了7名兼职教授和2名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奖级
在校硕士生47名,在读硕士生在CSSCI等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13篇。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1项。2016年,学校投资40万元用于本学科点8门研究生课程的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其他科研项目55项,科研经费207.5万元,年师均科研经费0.5万;出版专业教材、专著14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学科带头人近五年人均4篇,学术骨干近五年人均3篇;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30余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22次。近五年用于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经费约20余万元。
本学科有专业纸质图书4.1万余册,电子图书44.5万余册,拥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等7个中外文数据库。建设有商务实验实训中心、7个相关教学平台和10个实践教学基地。
2.问题及不足
一是学科特色需要进一步培育,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二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率较低,学科带头人无博士生指导经历,学术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学科标志性成果较少,学术交流亟待进一步扩大。
3.建设目标
强化学科方向和特色建设。使现有4个学科研究方向更趋稳定、特色日益鲜明;建设3项省级高校智库项目。增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项以上,在A类期刊目录和SSCI期刊上发表11篇学术论文;出版本学科相关的专著10部;举办或承办2次管理类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国学术会议。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师资数量发展到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分别达到17人、20人和25人,副高职称以上的人数占师资总数的比例达到7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到50%。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校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100名,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人数累计达到15人以上;进一步加强建设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省级平台、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支撑条件。
4.建设内容
以科学研究为引领,加强学科特色和优势培育,不断提高学科影响力和知名度。结合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凝练研究方向,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体系。争取更多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办和承办高层次、高水平学术会议,争取将本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2017年,优化资源配置,组建结构更加合理的学术团队;2018年,争取获批2项省级高校智库项目和3个省、校级学术创新团队,2019年,获批1项省级智库项目,进一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特色。
以博士人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壮大学科团队。在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并举,不断壮大学科师资队伍力量,优化学科师资结构,到建设期末,完全符合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的师资条件。建设期内,专任教师分年度达到44人、48人和50人,教授人数分年度达到15人、16人和17人,副教授人数达到16人、18人和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15人、20人和25人,学科带头人在校外担任博士生导师达到1人、1人和2人。
以研究生教育教学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争取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争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建设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力争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争取组建省级教学团队1-2个,培养省级教学名师2名。
5.建设措施
构建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成立工商管理学科博士点建设项目办公室,制定博士点项目建设规章制度,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开展。
鼓励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实施科研精品建设战略,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以原创性、创新性、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以高水平课题和学术论文为重点,推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和有影响的科研精品。加强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提升本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博士人才为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按照学校制定的《甘肃政法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和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坚持“内培、外引并重,在编、聘用并举”的原则,以博士人才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在现有每年投入本学科经费1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增加投入经费200万元,大力支持、保障本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工作。
八、支撑学科建设规划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规划
1.支撑学科对法学学位授权点的作用
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好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这是因为:第一,法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学生应当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使其绝对地承担起法学培养中育成化人的功能。第二,法学属于哲学社会科学范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学术研究中、融会到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繁荣发展法学学科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第三,法学学科是一门非常注重研究方法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研究方法必将为法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思想源泉和动力。
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校级扶持学科,力争建成省级特色学科并成功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拥有硕、博研究生导师15名左右的教学研究团队;学科团队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0 篇、出版著作(主编教材)6部,主持厅局级以上课题10项;完成2届(10名/届)硕士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
3.建设内容及措施
学科队伍建设。三年培养3名学科带头人,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3个学科方向均有学科带头人,完成6-8名导师队伍建设,引进2-3名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以扩大现有的教研团队,组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实践学科团队。
学科平台建设。成立具有独立办公场所和专项资金支持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所,从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完成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实践学科三年建设任务。
科学研究工作。设立专项资金孵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实践学科,主要资助范围包括: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本学科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工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本学科团队的项目申报及研究工作;奖励本学科公开发表的高质量论文。
人才培养工作。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配备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扎实的教师为学生开设课程,每年将遴选2-4项优秀研究生项目推荐申报学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培养既有扎实而又系统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宽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关注法律与社会现实,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的高层次人才。
(二)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规划
1.支撑学科对工商管理学位授权点的作用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学科范畴,虽在管理对象、管理目的、管理性质、管理手段、绩效评估标准等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但由于两个学科在同一科学知识体系之内,二者有着共同的管理学基础。近年来,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的不断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对工商管理学科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2个一级学科都是管理学的范畴,都要遵循管理学的发展规律、研究方法,且这种规律之间、研究方法方面有互相借鉴和促进的作用。二是我国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公共管理往往借鉴民营化、企业化等工商管理领域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进行公共管理改革。同样工商管理研究领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并在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机构等公共部门进行实践训练。三是管理教育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密切相关,不管是公共管理还是工商管理,都要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与时俱进,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改革和创新。
2.建设目标
总体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把公共管理建设成校级扶持学科,力争建成省级特色学科。具体绩效目标是:紧紧依托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领军人才计划、文翰学者人才支持计划、学校特聘教授等人才项目工程,加快造就一批师德高尚、学风优良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学科团队。培育硕士研究生导师6-8名,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0 篇、出版著作(主编教材)4部,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
3.建设内容及措施
学科队伍建设。实施“1422”工程,既培养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学者1名,文翰学者人才支持计划4名,学校特聘教授2名,学科带头人2名,以此带动公共管理学院4个本科专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继续重视和加强学科团队、研究生导师团队和后备教研队伍建设,加强单科进修、访学、博士定向培养等方面的支持。
学科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的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和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非在编机构,不断凝练学科方向,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在现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师资力量基础之上,成立西北地区首个公共政策案例研究中心,从事西部民族地区政策执行、政策创新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工作。强化本学科研究的民族性、区域性和基层性和方向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地厅级项目,为高层次项目申请积累经验以及研究条件,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本学科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工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本学科团队的项目申报及研究工作,奖励本学科公开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CSSCI)。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积极为学院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加强学位点建设,争取在2019年达到公共管理硕士点(MPA)和学术型公共管理硕士点申报的基本条件,于2020年完成公共管理硕士点(MPA)和学术型公共管理硕士点申报工作。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 三是继续加大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力度,倡导“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继续完善教案作业展评制度。四是完善学科实习实践体系,做强暑期专业实践调研活动,聚焦集中专业实习活动。
加强外合作交流。要结合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树立“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服务”的意识,开展全方位社会服务。继续深入开展政院合作项目,继续加强与民政部门、就业部门、社会事业部门的合作,不断强化院社合作项目。
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1.现状分析
经过五年艰苦努力,学校在兰州新区职教园获批建设用地800亩。目前,形成校本部和兰州新区新校区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达到1088亩,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后勤改革持续深入,公共服务体系趋于完善;校园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得到有力保障。
2.建设目标
进一步完善基本办学条件,逐步形成以校园信息化管理为基础,集网络教学服务平台、图书信息资源保障服务平台、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公用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学生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于一体,配套合理、功能齐全、资源节约,适应个性化需求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和高效规范的管理服务体系,明显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为学校改革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大师资工作生活条件改善力度,健全学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治理水平。
3.建设内容及措施
完善基本办学条件。根据学校建设大学的目标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统筹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在职培训等办学功能,合理规划校园整体布局,完成校本部改造及兰州新区新校区建设,全面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及整体面貌。
完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目标,深化后勤改革,完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校园;加快网络课程建设,完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功能,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建成“智慧校园”;适应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加强学校档案馆建设,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与统计分析平台和数据库。
改善师资队伍工作和生活条件。全面建成西校区教职工公寓,切实改善师资与引进人才居住条件;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进一步形成开放、和谐的校园氛围;强化校园综合治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进党务、校务信息公开,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拓宽师生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落实教代会制度,健全教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完善校内津贴分配办法,实现教职员工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最新!北京警方通报“抢孩子”案情况:系老人错将孩子母亲认成儿媳
她生完孩子后留学日本当学霸,当了主妇还杀出事业第2春,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