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届毕业生就业应特别关注工资+职业荣誉

到了年末,很多人都在思考自己的去留与职业选择问题,作为一名工作不到一年的新人,自己也会不时的思考这个问题。不过在此之前自己一直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本跳槽?很多时候的思考仅是一种简单的建设与臆想,还是仅停留在脑海中。但是今天我突然发现我们什么才是我们大部分新人非常关注的,而这也是决定自我去留的关键两点。



我认为薪酬水平,即工资是大部分人非常关心的一个因素,作为一名新人也不例外。但是很时候自己还是有太多的顾虑,毕竟自己的能力有限,自己真的适合去外面闯荡吗?如果离职了自己是否能够承受的住来自生活、家庭与他人的压力?整体的感觉是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又感觉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很难将自己的工资翻一翻,身居北京又感觉自己的工资很低。看看某调研机构调研的应届硕士平均工资,发现自己拉后腿不少,很是不甘心,但是又无法找到更好的选择。反正就是这样的纠结心理,不知道同为新人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别人戏称“反正你现在啥也没有,果断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而自己深知“丢掉当前的工作,可能自己就要去睡大街上,吃不饱饭!”这样的经历就提示我们应届毕业生千万不要抱着“先干着,日后会涨工资”的心态去就业,特别是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职业。



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这真的是我们青年人超级关注的,虽然我们不经常提及,那就是职业荣誉感。我们父辈更多的是抱着混口饭吃,为国家为社会做点贡献的心态做自己的工作,但是我们年轻人很多不再是这样的心态,不少人是冲着兴趣爱好从事某项工作的,不少人是奔着远大目标与理想从事某项工作,更多的平凡多数则是这个工作在解决我的温饱基础上给予了我荣誉感,让我走的踏实,明白自己即便不干当前的工作了也能够安安稳稳的生存下去,有职业荣誉感。如我们法律人,无论从事的是何种法律职业,我们深知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我们正在维护社会正义,在此过程中我们帮助了某一具体的人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多年之后我们可以自豪的跟后辈说当年自己做了某某事情,达到了某某效果。这就是一种职业荣誉感,而且很多时候这中间还存在一些记录,如卷宗的长久保存,当事人每次见面后的感谢,甚至是单位给我们颁发的各种荣誉。这些东西虽然级别不高,奖励不大,但是每当我们看到这些的时候总是从内心迸发出一种由衷的职业荣誉感,督促自己不断的努力与前行。我想上述两个方面,工资解决了我们的物质需求,职业荣誉感给予了我们精神需求,两者相辅相成,总能够达到督促自己,使自己不断前行的效果。而一旦缺少某一个,特别是两者都没有时自己要么堕落,要么跳槽,从内心来说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工资的提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职业荣誉感的获得则是可以即时呈现的,这就提示我们如果能够找到一份可以较快产生职业荣誉感的职业,即便工资不高,自己也可以做的非常好,能够坚持下去。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新人辞职,给出的理由是工资低,很多单位也信以为真了,其实即便是涨点工资,可能他们也不会留吧,因为他们很多没有从之前的工作中体验到职业荣誉感,或者是虽然有,但是太微弱。这既对我们新人择业有启发,也对公司的新人管理有启发。


虽然知道本文的语言写的不优美,不简洁,甚至是逻辑混乱,但是我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分享你的观点与经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