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苏力教授作主题为“复仇与正当防卫”的学术讲座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4月25日,海大“人文讲坛”2019年第14讲在法学院模拟法庭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题目为“复仇与正当防卫”,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长江学者朱苏力老师主讲。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院长桑本谦、副院长戴昕以及数百名师生到场参加,李晟教授主持讲座,桑本谦教授进行评议。
苏力老师从张扣扣案切入,展开了对复仇的论述。他认为生物进化的压力使得人类个体具有了对侵犯进行反击的本能。因为能够有效地威慑侵犯行为,减少侵犯数量,这种报复本能增强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并促使人类社会形成了相对和平的生活秩序,同时增加了人们从事生产活动而非掠夺活动的激励。
除了人的本能,朱教授还观察到社会文化因素在增强报复对侵犯行为的威慑力以建构和平秩序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举出了传统文化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和“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等复仇标准来说明社会如何利用社群和个体理智来系统性地增强报复对侵犯的威慑。从进化论出发,朱老师洞悉了关于报复的传统文化背后所蕴藏的经济理性,同时他也发现了这种文化和理性的代价。他举出了土地革命时期的“还乡团”屠村、第三次布匿战争的迦太基屠城以及现代的恐怖袭击事件来说明:人类个体和群体的理性化复仇行动会使得社会蒙受巨大的损失。所以现代国家就倾向于用集约化的司法体制来替代私人和社群的报复机制,而只允许一定限度的防卫行为,以期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的社会。
然而,苏力教授指出,当今的法律人在面对此类案件时,尤其是在判断防卫的正当与否时,仅仅理解国家建构好的法律文本是不够的。面对甚为宽广的法律灰色地带,如果要实现优化社会治理效果的目标,法律人必须以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态度弄清自己为什么要追求某种价值;在面对个案时,也必须重视案件的关键细节,以全局的眼光做出判断。
在阐述自己对于复仇与正当防卫主要思考脉络的间隙,朱苏力教授反复告诫在场的学生和老师:务必要挣脱法学教义的束缚,用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态度学习和研究法律。作为一名被广大法律学人所熟知的法学家,苏力善于解读历史,但其思考却远不会限于历史。在讲座的结尾,基于自己所阐述的视角和方法,他对“昆山龙哥反杀案”、“河北涞源反杀案”、“于欢案”以及“张扣扣案”都逐一作出了细致而精准的分析。桑本谦教授在评议阶段对主讲人及时回应司法难题的学术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最后,他表达了与主讲人相似的期望,即学习和运用法律,不仅仅需要懂法条,更重要的是明法理——既要有宏观的视野,又要能洞察微观的细节,还要懂生活,通人情。
每月补助1万!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法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接收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