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平行志愿?解说专业级差

欢迎报考法学专业

全国部分法学院简介汇编

法学代言活动正式开启,欢迎参与!

法学失业率高:连续3年被评为“红牌”专业!劝人学法,千刀万剐…

帮你绕开高考填报志愿10大误区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解说专业级差


考生在阅读“招生章程”的时候,录取规则中常常会看到“专业级差”这个词。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院校在录取考生时,要使用“专业级差”这种方式安排专业。什么是“专业级差”,如何理解“专业级差”这个概念呢?

什么是“专业级差”?

所谓“专业级差”是院校在安排考生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这种分数值就是“专业级差”。也就是院校在录取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和非第一专业志愿时的分数差额,各专业志愿间级差分数,如3分、2分、1分等。

例如,某高校规定: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分数级差的办法,级差分为“3、1、0、0”。也就是说,该校第一、二专业志愿之间分数级差为3分,第二、三专业志愿间级差为1分,其余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0分。

“专业级差”如何安排专业?

具体来说,在这种方式下院校将进档考生按分数由高到低排队,首先检索位次排在第一的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如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符合专业录取要求且专业未满额,则被录取,然后继续检索位次排在他后面考生的专业志愿。如果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已经满额,则将该考生考分减去预先设置的相应级差,并将其第二专业志愿视为第一专业志愿,再以考生减去专业级差后的分数,参加其第二专业志愿的位次排序录取,以此类推。直至考生专业志愿处理完毕。如果没有符合要求的专业,则看其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将其调剂到还有计划余额的专业中去,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则被退档。

典型例子

忽视专业级差 一分只差一本变二本

山西理工类考生张某,当年参加高考总分589分,高出山西理科重点分数线57分。

本科一批第一院校志愿为北京师范大学,专业依次为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

选择范围很大,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在山西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高出重点线50分左右,因此考生希望较大,但最终未被录取。

该生虽然掌握了北京师范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但该生忽略了对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政策的研究,也就是没有掌握当年该校的招生章程,对于专业的填报过于粗心。

北京师范大学这年在山西理工类调档线为576分,心理学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16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98分、585分。

而北京师范大学当年在招生章程中规定了一、二、三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分别是3分和2分。

因未达到第一专业心理学分数,而被减掉3分变成586分,未达到598分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录取分数,又被减掉2分变为584分,仍未能达到化学专业的585分。

一分之差,张某的退档是十分遗憾,如果能够对招生政策进行仔细研究,对往年的专业录取情况进行细心分析,这种结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方便理解 举例说明

假设学生小明报考A高校,考了560分,其专业志愿分别为:计算机、国际贸易、自动化、机械工程、电子商务,A高校的专业录取实行专业级差的办法,级差分为2分、1分、1分、0分。

在进行专业分配时,如果小明的第一专业志愿符合专业录取要求且专业有计划余额,那么小明被录取到“计算机”专业;若计算机未被录取,则他的分数将会被减去2分(即558分),按558分的成绩同第一专业志愿报考“国际贸易”的考生排序,确定是否符合专业录取条件;倘若仍不能满足,分数再减去1分(即557分)进行第三专业志愿“自动化”的录取;若依旧不能满足,分数再被减去1分(即556分)进行第四专业的录取,后续专业如果仍不能满足其专业志愿,将不再减分,以此类推。

没有规定专业级差的学校,在分配专业时,有的采取志愿优先的原则,即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有的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分数高的考生。“分数优先”和“专业优先”比较好理解,分数优先考虑的是考生的分数情况,专业优先考虑的是考生的专业志愿情况,而“专业级差”方式则同时兼顾了考生的分数和专业志愿两种情况进行录取。(作者:刘京艳)

本文版权归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什么是平行志愿?

高考结束了,考生和家长马上面临的是填报高考志愿。在考生填报志愿前首先需要先了解本省高考志愿模式,弄清志愿设置是怎样的,录取规则等情况。目前大多数省份在普通批次已经实行了平行志愿,到底什么是平行志愿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本科平行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高校。分数优先,是指招办按考生总分排序后依次投档,比如说,某考生所报志愿为A、B、C、D等几所院校,录取时,批次线上考生先按分数大排队,然后由计算机逐一检索考生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校投档条件且A校有计划余额时,则投档到A校;如果不符合A校的投档条件,则检索B校,若符合投档条件且B校有计划余额时,则投档到B校,若不符合,继续检索,直到检索到考生分数符合的院校后,将其投档至该校。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其它志愿。

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举个例子来说,一旦考生将某高校放在第二志愿,即使你分数再高,如果该校一志愿已经招满了且不预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额,你的档案也不会投向该校。

平行志愿的特点

1.分数优先。

2.遵循志愿。

3.一次性投档。(作者:刘京艳)

本文版权归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平行志愿有哪些风险?

相对顺序志愿填报方式而言,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但平行志愿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一,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招生计划为100人,提档比例为102%,则被提档的102名考生中,肯定有2人面临退档风险,分数越接近投档线的考生风险越大。(假设学校不增加计划)有的省试行平行志愿100%的投档,还有一些高校承诺提档不退档,这些做法都降低了考生被退档的风险。

其二,由于考生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高考成绩未能达到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高校的投档线,根本不会被投档,录取与否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考生虽然达到了学校的投档分,却没有达到所报的专业分,而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将会被退档。

其四,各平行志愿高校间没有梯度,投档成功率会下降。

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投档后被退档的理由,主要是高考总分低、专业不服从调剂、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体检不合格等。退档后,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