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女神”徐颖:一个温柔的“偏执狂”!32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导!
被誉为“北斗女神”的徐颖研究员在32岁就成为了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真是羡煞旁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要向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学习。
徐颖、颜值、气质、才华、幽默集于一身,被广大网友誉为“北斗女神”。我们先来看一下徐颖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段科普演讲,感受一下徐研究员的独特魅力。
她200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同年到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工作至今。在职期间个人承担的项目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结合中国科学院导航总体部在国家二代导航专项中承担的任务,以完成工程任务为主线,研究了复杂环境下辅助北斗系统实现连续高精度定位的多源融合导航增强技术,在多源信息/信号辅助卫星导航增强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算法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工作。
徐颖在《北京青年周刊》的封面图
就像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掷骰子一样,任何一件事情都蕴含其必然性。而科学家就会把一件事情想到透,寻求一个问题的最优解。这也许是她在另一层面对于“偏执”的刻画与解读。
这位在网络走红的“北斗女神”自我认定的身份是:研究北斗导航系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她耐心地向大众讲述着“北斗”作为“大国重器”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她也坚定认为,相对于遏制谣言,科普工作的推进似乎更有利于大众对于科学知识的认知。尤其是国家大工程,更加应该广泛科普。
2016 年,一段“中科院女科学家科普北斗导航系统”的视频走红网络,而后,女科学家徐颖被媒体冠以“军工女学霸”、“北斗女神”等称号,成为科普红人,连《人民日报》都发文表示:科普需要更多的“徐颖”。
徐颖,一个地地道道的80后,1983年出生于四川,今年37岁。徐颖的母亲是数学老师,父亲在农技站工作,父母思想非常开放,给徐颖充分的自由空间,对于徐颖的选择很少干涉。徐颖和大多数人一样,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科学家。在高中阶段,她理科成绩特别好,当一名物理学家或是科学家成为了她最初的目标。终于在1999年,年仅16岁的徐颖考入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就读通信工程专业。从四川到北京,巨大的跨越,非但没有增加思乡的愁绪,反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2003年,本科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深造,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6年的硕博连读,攻读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在硕博连读期间,徐颖就以基层研究者的身份,制作接收机,并接触北斗相关的项目。2009年,博士毕业的徐颖,正式加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工作,并成为了助理研究员。
在光电研究院工作6年后,年仅32岁的徐颖就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截至目前,徐颖已经在中科院工作了11个年头,在此期间,她经历了北斗2代应用、北斗3代组网卫星首发和北斗PNT体系论证等一系列北斗导航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徐颖也从一名科研新手,成长为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导航技术室副主任。
北斗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了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对于北斗导航这种“高精尖”的产品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北斗同样需要走下神坛,走进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北斗,用北斗。所以,徐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导航科普。2016年,徐颖的一段北斗科普,在网上走红,被网友冠以“北斗女神”的称号,成为科普红人。连《人民日报》都发文称:科普需要更多的“徐颖”。2019年,徐颖同杨利伟等科学家一起,被聘任为“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在完成科研、科普的同时,需要还需要担任一名硕士和一名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在她带过的学生里面,年龄最小的只比她小三四岁,学生评价她是“严格但不严肃的老师”,“如同实验室里的大师姐”。徐颖没有导师的架子,非常平易近人,而且经常会拿一些水果零食分给实验室的学生。
徐颖和刘慈欣合影
对于“北斗女神”这个称呼,徐颖曾回应,“作为一个求实讲真的科研工作者,我非常清楚我的颜值离大家的称呼还有极大差距。”虽然徐颖研究员回绝了这一称呼,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当之无愧,她为北斗的确是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就像徐颖说的那样,虽然互联网行业是“996”,但科研工作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把科学说给你听
美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的曾经盛赞北斗的导航通信一体化功能:“既能够知道你在哪里,也能够知道我在哪里,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而徐颖则致力于将这一个美妙的体验向更多的人传达。她拥有除了科学家、老师之外的第三个身份——科普践行人。
徐颖对于科普的态度一向十分支持,并且是身体力行的。在2016年的self格致论道讲坛,身穿黑色小礼服的徐颖澄清了“北斗系统被清华女生破解送给美国”的谣言。她用戏谑的语气调侃:“如果想破解军码系统,我们可能建议一些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造时空穿越机穿越回到北斗军码设计的时候,在旁边偷听好了。”
2017年,在少年微星创客特训营上,来自全国31所学校的几十名中小学生接受为期一周的卫星专业培训、卫星套件拼装等活动,徐颖在活动中给孩子们普及了关于北斗当导航系统方面的有趣常识。同年,在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机智过人》节目中,徐颖又与现场的嘉宾、参与者一起讨论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2017年12月20日,在首届国际交通运输安全博览会上,工作人员展示迷你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模型。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科学家似乎都不太愿意露面,出面的行为被解读为‘不务正业’。”徐颖说道,“相对于遏制谣言,科普工作的推进似乎更有利于大众对于科学知识的认知。尤其是国家大工程,更加应该广泛科普。”
正是徐颖参加过这些以科技普及为目的的活动,让徐颖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也让这位顶着“北斗女神”光环的科学家的声音受到了大众的关注。
起初,徐颖总会听到身边人抱怨类似于“北斗信号多差啊,一进屋就全没了”,此时的徐颖略显无奈,她会耸耸肩告诉朋友:“目前所有的导航系统到室内都是没有信号的,不只是北斗导航系统。”徐颖进一步解释,由于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无法进入室内,导致在大型商场或是飞机场等室内场所,无法使用导航帮助我们找到某一具体位置,室内定位正是目前导航系统需要攻破的领域之一。
面对类似这样的科技常识性问题,有时候需要不断地去重复宣传,这不禁让她深刻感受到:“科研创新需要有很好的科学土壤,而只有科学普及了才会有思想的沃土,科学普及和科研创新真的是同等重要。”
2016年2月1日,中国“远望6号”远洋航天测量船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圆满完成中国第21颗北斗卫星、也是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洋测控任务。图为“远望6号”船上林立的航天测控设备。
于是,徐颖愿意主动站在公众场合,为大家做相关的科普工作。在践行科普的时候,徐颖一贯保持的态度是“不吹也不黑”。
“我觉得,我们不能无限的扩大大家对北斗导航的期望。我们也一直在呼吁让更多的科学家站出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去为大众进行科普。与其去纠正谣言,不如在谣言出现之前就去做知识普及。一方面有助于大众了解科学真相,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显示,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明星和偶像”占到很大概率,而“成为科学家”的荣誉感似乎已经消失无踪。
目前,北斗系统领域的研究型人才仍然比较匮乏,徐颖更为未来忧心忡忡,“在我小时候,理想还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虽然长大之后不一定梦想成真,至少会觉得科学家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在科技人员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常常会担心出现科研人才的断代,所以,科技普及的工作是任重道远的。”
转自:机械教授
吉林大学2021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吉林大学2021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南京大学法学院2021年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科研基础审核结果
武汉大学广东研究院 2021年“优博计划”(法学)考生资格审查结果公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及“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细则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办法及复试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2021年法学博士扩招啦!2021年博导简介表来了!
扩大这类“一流学科”建设规模!支持博士点建设,教育部出台重磅文件
2020年全国拟新增学位授予自主审核单位、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