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博士难在何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gan法鸣 Author Agan法鸣

      学博士难在何处?

    现在各行各业的内卷问题已不容忽视,听一位读博的师兄说,他们法学院能正常三年毕业的博士不到20%,很多人6、7年才能毕业,甚至很多人最终放弃读博。没想到内卷问题已经蔓延到高校学生,法学博士毕业为何如此之难?现在法学博士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笔试模式,而是通过“申请+考核”的形式,要进入法学院的博士申请考核环节,起码得有一篇C刊,或者同等级别的其他学术成果条件。按理说,能够在硕士阶段就发一篇C刊,学术能力不应该差,但为何在法学博士毕业阶段,却面临较大的挑战。

    首先,法学博士毕业的资格条件难以满足。从目前大部分高校法学院博士毕业的资格要求来看,要求两篇C刊的法学院数量较多,比如人大法学院、中南财大法学院等等,都是要求C刊;也有法学院要求C扩也行,比如武大法学院,但据周围在武大法学院读博的朋友所言,虽然武大法学院要求C扩就能毕业,但其实大部分导师都是要求发C,而不是C扩,所以他们只能发C。不就2篇C刊,有那么难吗?答案是很难,为何?一方面,伴随着高校法学教授、博导数量的不断增加,法学博士数量与以往相比,增加较多,对于C刊数量的要求就大幅增加。但另一方面,能够发法学文章的C刊数量并没有增加,从每2年南京大学CSSCI杂志数量变动来看,其实数量总体上变动并不大,这就导致了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失衡。不仅如此,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各个高校对于教授级别的发文章要求越来越高,教授占领了大部分法学C刊的资源,博士想从中分一杯羹,实在太难。而在综合社科杂志中,留给法学文章的版面一年可能也就10来篇,想要在其中发一篇文章,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法学学术圈可能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如果不是师出名门,似乎很难在法学C刊上发文章。即便是教授级别的老师,大部分每年也只能发1-2篇文章有很多教授甚至一年也发不了一篇,别说法学博士了。因此,大部分法学博士毕业面临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发不了文章。而从法学博士本身的教学模式来看,当前很多法学博士写的文章,很难达到杂志社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各个CSSCI杂志也面临评估压力,因此十分注重杂志自身的专业性,很注重文章与杂志风格、选题、专业性之间的匹配度,而我们的很多博士写文章,从来不研究杂志,闷头写自己喜欢的,结果导致写了很多文章,但是似乎不受CSSCI杂志的青睐。
    其次,法学博士毕业论文选题难。10年前,国内的法学研究还相对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法学问题都还没有进入深入研究阶段,因此博士论文选题较为容易。但10年后的今天,博士论文研究的各个方面都逐步成熟,大部分好写的选题都被写了,如何做好选题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现在的法学博士论文与原来不太一样,如果没有创新,很容易在任何盲评或答辩环节挂掉。比如10年前,经济法博士论文写“劳动者权益保护、农业补贴都没问题,那时候在国内还比较新,但现在如果再以此为主题,大概率开题都过不了,因为答辩组的教授们会认为这个主题太老了,没有任何新意而是需要在这些选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因此,很多法学博士不知道如何确定选题,一再耽误开题时间即便是侥幸开题,在论文写作阶段也无法完成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最终必须不断地更换题目,进而导致毕业时间延长。
    最后,法学博士毕业难如何破局。第一,法学博士培养模式需要更新。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法学博士的培养主要面向的是教师、学术人才的培养。但在法学博士数量越来越多的前提下,法学博士教育实际上也面临分层次培养的问题。有的博士必须注重学术能力培养,肩负法学学术传承的使命;有的博士是为经济发展服务;有的博士是为司法审判服务……通过明确不同博士的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毕业条件。比如对于想要从事法学学术研究的博士来说,应严格要求其学术成果;而对于那些原本就是进入企业或政府工作的博士来说,其学术成果的要求应该有所降低,而是应引入其他评价指标,对其毕业资格进行考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法学博士的多层次、多目标培养,避免当前学术内卷对法学博士人才培养的束缚。

    第二,在论文方面,其实归根结底,要想法学博士顺利毕业,关键在于“多写、多思考、多翻译”。文章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法学博士必须给自己制定严格的写作计划与目标,并对这些文章不断地思考和修改,才能从激烈的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除此之外,如果说法学博士毕业有什么捷径,我想强化外文翻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现在国内的法学研究内容实在是太卷了,而要找到不一样的点,只有从外文学术成果中寻求理论或概念研究的突破口。通过翻译外文,吸取不一样的观点,结合目前国内的热点问题,进而创新研究方向与主题。说得更简单点,现在的法学博士论文研究必须比原来的研究更细化,更深入,更前沿,不能太宏观,而是必须在原来宏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这才是法学博士论文破局的关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