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4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要虎头也要凤尾: 毕业论文“后记”怎么写?(附案例)

2015-11-11 学术天商


把毕业论文写得有内容有深度、理论有创新,是很多毕业生的努力与追求所在;但对于一篇毕业论文的阅读者来说,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不懂专业的外行,他们往往更多从阅读后记“开始”。一篇语言流畅、内容丰富的后记,不但能让阅读者在短暂时间内把握一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也能让阅读者寻找到与作者的共鸣之处:后记并非论文主体,但却忽视不得。


后记,有的学校称之为“致谢”。本人以为,从概念的角度看,“后记”比“致谢”更为切合实际。所谓后记,就是在论文完成之后的回味与思考。后记,不但包括了论文选题由来、写作构思的基本情况,也包含了对论文写作帮助者的感谢,而“致谢”则限制了论文作者的书写内容,由此看来,“后记”要比“致谢”更为妥帖。


毕业论文基本都有后记,但遗憾的是,给人印象深刻的后记实在不多:一方面是撰写者思维混乱,不能从论文的书写中理出一个头绪;另一方面就是撰写者文笔“孱弱”,往往沉溺于抒情甚至滥情而不能自拔。在很多导师看来,论文主体部分是要把关的,至于后记,那就让学生去发挥吧,所以,后记的书写就往往失却基本的规范。


如何书写后记呢?依照笔者之见,首先要交代论文题目的由来,那些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的缘由,就可以放在后记中交代;下一步就是交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最后要对论文的指导者,资料提供者,给论文写作者提供便利的个人和集体,予以恰当的感谢。后记当以叙事为主,亦可夹杂抒情,但是抒情不能压倒叙事,那样就会使后记显得空洞无物。




后记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笔者目力所及,一些毕业生把后记写成了“獭祭”:全文感谢不断,好像是独自在忏悔中的“喃喃自语”,让后记这篇文章失却了灵气;


二、书写滥情过头,全文就是一篇抒情诗,甚至就是以诗歌体式书写,这样可能就失却了后记的要义;


三、感谢内容分寸失当,让被感谢者感到尴尬与不适。在一次论文答辩中,有位评委老师批评一位答辩者说:我没有给你那么大的帮助,你写得过了,要把我的名字删掉。对于学者来说,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一样不能接受。好的后记要找准感谢的源头,让被感谢者感到是受之无愧的;


四、有些毕业论文书写者,喜欢“拉虎皮扯大旗”,把很多学术界名人拉来为自己撑腰;还有人喜欢炫耀自己交游的广博,把似是而非的交往写入后记;


五、一些人不懂文章的结构,比如有篇后记,开头即是感谢,到了最后两个段落,突然转向“光阴似箭,岁月荏苒”的抒情。其实,如果将抒情部分拉到篇首,然后再引出感谢,整篇文章的气脉就更顺畅,逻辑也更能自洽;


六、作为门面的“后记”,一定不要出现错别字,让人看了发笑,比如某文学博士在后记开篇即言:“我的毕业论文就要告以段落了”,这样不负责任的书写,很难让人相信其做事情的细致认真;


七、字数问题,依照笔者的检验,一篇后记不能太短——太短了交代不清楚;也不能太长——太长了言语往往啰嗦,一个页面的千字文较为妥当。


钱钟书说过:“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往往是在孤寂的面壁中产生,而非在喧嚣的讨论中诞生,学问往往是很孤独的事情,具体到后记的书写,那就更要实事求是,让阅读者能从后记中看出论文的价值,更能看出作者的学风。



作者博士论文后记

  论文《古代丧葬文化考论》后记

  2010年9月入学之后,导师建议我以《先秦丧葬之礼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次年6月回到珠海,我边给学生上课,边阅读先秦典籍。然而,读书就像“狗熊掰棒子”,前面读后面忘,只留下“雪泥鸿爪”。为了补贴家用,我还在另一所高校兼职,同时给报社写新闻评论,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漩涡。三年眨眼过去,骊歌声起,和我同时入校的同学大多已经毕业,而我的论文尚没有写下一个字。

  2013年8月12日,为了参加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年会,我决定写篇论文,也看看多年“锈蚀的笔”可否能找到一点写作灵感,一个月后小论文写好了,这就是后来发表的《江南社会生活对“话本小说”创作的影响》。9月后,我开始投入精力写毕业论文,我认识到先前的“荒谬”:总是希望把书读完再写作,这样的结果,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出一篇论文。我给自己定下规矩,三个月写一个章节,每个章节独立成篇,达到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水准,所有章节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博士论文,这样就保证了论文整体质量。

  2013年底,我把完成的章节《“冥婚”流变考论》发给导师,随后收到克谦先生非常高的评价:“文章资料详实,考证谨严,思路清晰,并能结合有关历史学、考古学、人类文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作者在对‘冥婚’的考察中颇有发现,文中纠正了前人的一些谬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一篇具有创新性的优秀论文。”这给予我很大鼓舞,让我找到了学术研究的乐趣所在。这篇论文后由导师“操刀”翻译,并发表在国外的权威期刊。论文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凝聚了导师汗水和心血的再创作,但导师却把第一作者的署名给了我。之后,信心倍增,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论文写作中,三个月一个章节,到2015年2月底,一篇博士论文基本就形成了。

  成就一件事情,除了个人努力,总需要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我的家人、我所在单位的领导,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随园校区生活的一年,结识了不少好朋友,他们给予我很多关照。这篇论文是我认真写作的成果,也是导师克谦先生辛勤指导的结果,克谦先生的宽容与豁达,让我能从容不迫写作,这点尤为感怀。当年报考南师大,王青教授所给予的热切鼓励,也总会让我记起。

  5月17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又得到南京大学程章灿、曹虹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青、陈书录、程杰三位教授的指导,他们的修改意见,有的已经体现在论文中,还有一些意见与建议,在将来的科研中要引以为戒。感谢诸位先生的认真指导。(《应用写作》2015第11期)

  2015年5月18日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