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喜报》,头回见!

航空工业 2024-01-16




今天,我们接着在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里“挖”宝,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长河中深挖细掘。




今天的“挖”宝,我们先从一张《喜报》说起——


在航史馆第二展厅“新基地和三线建设”部分,展柜里有一张《喜报》映入眼帘。《喜报》的最上方,“无条件”三个字异常醒目。



乍看令人一头雾水,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从1964年开始,航空工业根据中央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航空三线建设。重点是建设贵州、陕南、湘西、 豫西四大生产基地,同时在四川、湖北、江西等省份也进行了三线布点建设。


1967年7月,伟建机器厂(现航空工业哈飞)医务人员刘琪瑶,接到支援三线建设通知,和其他四名同志组成筹备小组,共同奔赴贵航创建302医院。五名同志为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建设大三线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几天之内就分别举家离开了条件优越的大城市,由祖国的东北哈尔滨奔赴贵州山区,投身三线建设。


所谓《喜报》,就是“调令”,颇具时代感,尽显当时的语言文字“个性”。而《喜报》上端还有手写的三个字“无条件”,显然是当事人毫不迟疑的笔迹。


▲左一为手执《喜报》的刘琪瑶老人,右一为刘老夫人(图片摄于2017年9月,于刘老302医院老院区家中)


这是一份保存五十多年的《喜报》,这就是当时航空人建设三线的决心和速度!









三线建设部署展开


1963年9月26日,第三机械工业部(新)成立。航空工业由此独立进行行业管理,领导组织航空工业发展。



▲1972年三机部迁至北京交道口南大街67号


1965年中共中央批准《国防工业1965年工作要点》,对国防工业的三线建设做了部署。航空工业三线建设拉开序幕。


航空人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他们头顶青天脚踩荒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住油毛毡啃干馒头,经常幕天席地与蚊虫做伴,风餐露宿靠米面充饥,开山、筑路、建厂房,都得靠人力,在艰苦的环境中,“三线人”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一心航空报国,用艰辛、血汗和生命铸就一段传奇。


▲早期三线人使用的简陋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大批职工从东北来到贵州参加三线建设


▲三线建厂选址


以国营松陵机械厂(现航空工业沈飞)、国营黎明机械厂(现中国航发黎明)为主的全国16个省市的35个航空工业企业采取对口搬迁、对口包建、对口支援3种形式,先后由老厂派出16795名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及大量精良设备、物资,奔赴边远山区,开始了规模巨大、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者在露天“办公室”研究工作


▲“生产从精、生活从简”是淳朴的三线职工们的座右铭


▲乌鸦洞里建新厂


▲厂房在深山老林间一点一点矗立起来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在三线纵深地区建立了各类航空厂所,完成中国航空工业布局的重大调整。


▲航空工业三线单位分布图


▲〇一二基地(汉中航空工业基地)布局图









贵州航空工业基地


展区还有一个沙盘值得仔细观摩,展示的是贵州航空工业基地各单位地理分布情况。


▲贵航各单位地理分布沙盘


▲沙盘细节


航空工业白手起家,在2.5万平方千米崇山峻岭中,建成了贵航这个中国最大三线军工企业。7万人扎根创业,建设我国歼击机发展新基地。










好人好马上三线


在军工企业中,航空工业三线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从“好人好马上三线”,到“献了青春献终身”,再到“献了终身献子孙”,十多万航空人离开家园,白手起家,深山创业,建设三线,形成了可贵的三线精神。




“三线人”奉献自己的青春
将航空报国的火种一代代传承下来
他们无愧于时代
无愧于祖国
他们的故事
是永远被铭记的青春故事!



铁粉必看

“一带一路”,航空人跨越山海与世界牵手

航空工业党组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文图/兰健、童鹤龄 制作/兰健  

主编/肖瑶 监制/李同礼

来源/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中国航空报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这样的《喜报》,头回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