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会客厅丨这些见证桐乡历史的老照片,出自这对父子之手……

桐乡市传媒中心 桐乡时间 2023-01-21


七一前夕, “辉煌百年”——桐乡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党史图片展在凤凰湖畔的翰墨竞芳广场开展,这些图片用最直观的方式,讲述了桐乡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奋斗史、发展史。本次图片展中,有不少照片来自桐乡本土摄影师李渭钫和李群力父子俩,他们用镜头记录了桐乡不同时期的发展故事。


《新闻会客厅》

本期话题

↓↓↓

光影岁月

(▲点击观看视频)


本期嘉宾

▲桐乡摄影师 李渭钫(左)、李群力(右)


Q

此次展览展出的照片中,对自己拍摄的哪一部分照片印象比较深刻?


李渭钫:我拍摄的照片,大多摄于20世纪70年代,很多都是农业、水利方面的照片,到现在已经成为历史资料了。其中,我对长山河开挖的照片,印象尤为深刻。那天是12月12日,隆冬腊月,又下了半夜雪,路上很滑,人工开河非常辛苦。大家穿蓑衣、戴斗笠,斗笠上都是白白的积雪,但是大家不怕辛苦,为了早日完工,冒雪开河。


▲《顶风冒雪闹水利》李渭钫摄于1985年


▲《愚公精神》李渭钫摄于1985年


李群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北港河的照片。我父亲在1978年拍摄过一张北港河的照片。上世纪70年代,人们常用“碗大梧桐镇”、“筷长梧桐街这两句话,来形容桐乡城市面积非常小。照片上可以看到,北港河一带都是小桥矮房;而我在2017年拍摄的北港河,高楼林立,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这么一比较,整个城市的发展就直观展现在眼前了。作为摄影师,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河畔人家》李渭钫摄于1978年


▲《北港河》李群力摄于2017年


Q

刚开始学习拍照的时候,难不难?


李渭钫:我是1962年参加工作的,起初是一名教师。1971年,嘉兴地区召开摄影会议,要求每个县至少有一名专职的摄影工作人员。由于我喜欢画画,在构图、取景方面有一定基础,于是从那时起,我就拿起了相机拍照。


▲《李渭钫用海鸥相机拍照》摄于1974年


那个时候学习拍照肯定是难的,没有专业书籍可以参考,只能靠前辈老师传授经验,自己向同行虚心请教。如果省里和新华社的记者来桐乡了,更要抓住机会,和他们多交流,有的时候还要到他们的暗房去学习如何冲胶卷、放大照片。


Q

邀请茅盾先生题字时,发生了哪些趣事?


李渭钫:1977年,桐乡被评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我作为专职摄影跟随工作小组一同前往北京参展。当时,桐乡领导希望邀请茅盾先生为北京展览版面题字。


于是,我们找到了茅盾先生住的地方,先生在会客室里接见了我们。当时是11月下旬,天气比较冷,先生身体不是很好,衣服穿得特别多,帽子把耳朵都遮起来了。见面时,我们很不好意思,赶紧让先生坐下休息。先生很风趣,他说:“年纪大了,机器总有点毛病。”先生说话的口音是上海话夹杂着乌镇口音,听了很亲切。



先生给我们北京展览的题字是“在斗争中建设大寨县”。他写了三张,说:“这个字你在用的时候,可以去分割。你看哪几个字比较好,可以取下来用。”


Q

拍摄中,最关注什么?


李渭钫:关注老百姓,关心桐乡的发展。桐乡原来是一个农业县,现在工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习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好了,一切就都好了。


▲《凤鸣公园》李渭钫摄于1990年


李群力:我和我父亲一样,要把镜头对准老百姓。希望通过我的影像,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


▲《梧桐一角》李群力摄于2017年



光影更替,岁月流逝。一张照片凝固了历史,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同一个镜头向后看是历史,向前看是未来。有时间大家不妨去 “辉煌百年”——桐乡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党史图片展,感受这些年桐乡的发展变化。


本文经桐乡市传媒中心独家编辑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照片丨由李渭钫、李群力提供记者丨王喆、雷美好
编辑丨陈栋涯

责编丨徐丹

     小编推荐丨这些你可能关心     

△ @桐乡考生,高考录取通知书来了!

△ 多次闯红灯?曝光!

△ 桐乡人注意!社会保障卡市民服务热线变更→

下载爱桐乡APP,了解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