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师】怀特海论教育

2015-04-08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


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被称为永久的伟大学术著作。《教育的目的》著于1929年,对西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回答了以下六大问题:


第一,教育的目的(The aimsof education)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之路。学生的自我发展是一种自由的发展,所谓自由的发展意味着教育不能压制学生的想象力,不能以“强制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激发和点燃学生内心深处对某一领域的强烈兴趣,兴趣是推动生命体走向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的最佳动力。兴趣的点燃,则需在拥有智慧的教师的指引之下,共同阅读经典,思考分析,获得深刻的理解,共同探索未知,欣赏价值之美。


第二,教育的节奏(rhythm ofeducation)是怎样的?学生的成长要经历浪漫(Romance)阶段——精确(precision)阶段——综合(generalization)运用阶段,与自由——训练——自由三阶段相匹配。浪漫阶段是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题材对孩子来说“新奇而生动”,“知识不受系统程序的支配”,孩子由于认识到事实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而“充满浪漫的情感”。在这个阶段“不应该让学生服从于大量系统的需要精确记忆细节的考试”。“在比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使学生躲避任何能够丰富他们心智的科学主题”。精确阶段代表了一种知识的积累。在这个发展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大量文法和科学的原理,知识之间的广泛关系居于次要地位。随之而来的是语言的综合运用和科学的精确阶段,这个阶段短暂但至关重要。这个时期“需要集中注意力进行科学方面的学习,而相对减少对语言学课程的关注”。综合运用阶段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理论综合,“是增加了分类概念和有关的技能之后又重回浪漫。”大学课程或是相当于大学水平的课程是很重要的综合运用阶段,综合运用的精神和理念占据了主导地位。教育应该是三个周期的持续不断的重复。一般来说,浪漫阶段一直延续到十三、十四岁;十四到十八岁是精确阶段;十八到二十二岁是综合运用阶段。“一所大学的理想,不是知识,而是力量。大学的职责就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



第三,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是什么关系?从本质上讲,“自由教育是一种培养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力的教育”。“它通过教授思想深刻的名著、富含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来进行”。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有三种教育形式:文学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教育的每一种形式都应该向学生传授技术、科学、各种一般的知识概念和审美鉴赏力,学生受到的任意一种培养都必须与其它两种教育形式相得益彰。“技术教育是一种利用知识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的技能方面的训练。这种训练强调手工技能、手和眼协调能力以及在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判断力”。从智力方面说,技术教育不仅仅和科学知识相关,也可能需要培养与之相关的审美鉴赏力。“各民族之间的竞争,最终将取决于工场而不是战场,胜利将属于在礼遇成长的条件下工作、受过训练并精力充沛的主人。”艺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根本的条件!


第四,古典文化在教育中居于什么地位?“以古典文学和古典哲学为主要基础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快乐和品质的锤炼,已经成为几个世纪以来的经验所证明”。亚里士多德说过:“丰厚的收入是知识生活令人满意的附属物”要利用中学阶段的几年时间,尽可能让古典文化比其他科目更快地丰富学生的智力品性,只有这样古典文化才能得到根本保护。在学习过程中,“应当通过对语言全面而透彻的学习,来发展我们在逻辑、哲学、历史和文学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心智”;“语言的学习则是促进这个最终目标的辅助性手段”。


第五,数学课程在教育中是什么作用?“数学若想在普通教育中有用,就必须经历一个严格的选择和适应的过程”,并且“坚决把深奥性从这门学科的教育用途中根除”。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盲目堆积特殊数学定理,而是最终认识到,之前多年的学习说明了“数字、数量和空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样的一种训练必须作为一切哲学思维的基础。


第六,大学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快速扩张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缺乏大学队国家应起的基本作为的广泛理解,大学用途就可能遭到破坏。“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开展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传授知识,但是它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大学培养了我们文明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先锋人物——神职人员、律师、政治家、医生、科学家和文学家。这些人一直是人类充满理想的原因,这些理想引导人们去面对各个时代的困惑。”


摘编自《教育的目的》,怀特海著,庄莲萍、王立中译,文汇出版社,2012年。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的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