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生命的红杉林

2015-06-23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童喜喜:寻找生命的红杉林

一个人该如何成长?

说到学生,老师们会头头是道地谈出许多规律;说到自己,许多老师脱口而出的却是种种推托的理由。或是学习基础差,或是年纪大了,或是工作任务重,或是家庭事务多,等等。归根结底一句话:我不行!这些自称“我不行”的老师,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了行动的勇气,当不再行动时,就真的不行、越来越不行了。

一个老师该如何成长?

的确,成长受制于环境。外在的各种机遇和自身的努力与否,共同造成了今天的环境。一些老师走上工作岗位,基础差、年纪大、工作重、事务多等不利于成长的因素是事实,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就只是对孩子的警醒励志之语,而不能成为成年人不放弃成长的理由吗?

成年人的成长,常受环境的局限,作为教师也不例外。寻找到成年人成长的规律,探索出成年人成长的捷径,至关重要。

就像北美红杉一样。

北美红杉是浅根型植物。按照常理来说,越高的树需要扎越深的根,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高的树越容易被大风连根拔起。

北美红杉有个最大的特点:它们都是成群结队地并肩生长。一棵又一棵的北美红杉,在地下以树根彼此携手,连结为一张巨大而牢固的网,面积可达上千顷。再猛烈的狂风暴雨,也无法掀起整片土地。这样彼此依靠、扶助,北美红杉成就了令人神往的高度:它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树种,成长非常迅速;长成后高达60100米,挺拔修长高耸入云,成为一道令人赞叹的风景。

草木如此,人类亦然。对教师而言,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那片红杉林,尤为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学习共同体。无论是现实生活中各类名师工作室的汇聚英才,还是网络上诸多学习团体的缔造,当它不是一个虚假的旗号,而真正实现了心灵的凝聚时,以团队力量促进个体茁壮,就不再是个难题,也不再是种偶然。

职业的特点,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兼备广博与精专。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要求,在任何时代、对于任何职业都是很难达到的高标准。因此,每个人专攻一面的精专,在互相交流后造就人人擅长的广博,是学习的捷径。

当下,社会大环境对教育形成的诸多压力,往往会集中在一线教育工作者这个出口上。面对烦扰,在心理上彼此的共情与支撑,也是进取所需的动力之一。像北美红杉一样,与同伴协力,抵挡风雨,以合作取代竞争,从自身的生命拔节中品尝至深的喜悦,就能够成就不凡的精彩。

对教师,乃至对所有成年人而言,当我们与同伴组成这样的红杉林,就意味着已经创造出了生命最壮美的风光——因为最便捷的寻找,往往莫过于自己亲手创造。

(原载《教师博览》原创版2015年6月卷首)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