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戏剧课程对孩子的意义

2015-07-08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史代纳:戏剧课程对孩子的意义

在史代纳博士关于语言和戏剧课程的最后四讲中,他给出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将戏剧带入孩子的生活的三个原因。当然,编排一出戏剧有很多原因:在模仿与表演的体验中发展社会技能,深化对主课的理解,提高演讲能力,将不同的自己展现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等等。史代纳博士进一步阐述了三个更宏观的原因:




首先,与学生表演一处戏剧,目的是为了增进他们对生命本身的兴趣和热情史代纳经常告诫老师他们不够热情。或许我们应该多演些戏,少开点会。与学生们一起带着对剧本,角色和演出的热情排演一出戏剧是增加对生命的热爱的直接途径!

其次,通过戏剧来获得对普世灵心(world soul)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当我带着自己的灵心进入到茱丽叶的角色当中,我便有了一次机会以自己的心灵去体察她的内心,通过进入她的内心,我能够体察戏剧中所有其他角色的内心。

这项活动极大的增强了我对普世灵心的体验。这项活动最能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呢?可以借用Van James在2005年新西兰艺术大会上使用的一个名词:回应能力(response-ability)(注:在英语中,这两个词也是责任感这个词的分解)。

他讲到所有艺术的任务必须是发展我们对人类生命所有可能的体验的回应力(审美=鲜活的体验aesthetic=enlivenedexperience)(注:审美一词在英语中对应的反义词为麻醉,麻木 anaesthetic)

在所有的艺术中,没有一种像表演艺术(包括表演,唱歌,弹奏,舞蹈)那样锻炼我们的回应力。帮助我们的学生锻炼在当下一刻创造性的回应是戏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动机。这项活动是对整个普世灵心的体察。




排演戏剧的第三个原因是发展我们去感知自己命运的能力。

史代纳明确的告诉我们,通过全然参与到一个舞台角色的创造性活动中,在观众之前,在灯光之下,同时对观众和他们的回应保持有意识的觉知,我们能够发展出更加精纯的能力,史代纳表明,这个过程将能够增强我们寻找自己命运之路的能力。

他进一步告诉我们,演员在这个方面比普通人占有优势。这一点不容易理解,他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对周围的一切保持觉知的同时,在塑造着一个角色——一个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同理心的角色,一项能力就在孕育和发展了。这项能力帮助我们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认出那些特定的人,地点,事件,觉察出我们人生的使命并给予恰当的回应。

想象一下,当我们作为老师编排一出戏剧时,我们是否面对这样的可能性:学生们在记忆台词,学习舞台动作,展开角色对话的过程中,他们同时在带着热情,责任(回应能力),勇气和智慧去认识他们自己生活的伙伴和使命?如果我们认识到戏剧是通往永不枯竭的营养源泉的一个途径,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我们将会在戏剧中找到通往救赎之路。我们将不再视戏剧为空洞的娱乐和生活的消遣,而是追溯到它的本源。戏剧起源于古希腊的圆形剧场,对那时社会里的每个人开放,古希腊戏剧的本初意义就是让人世俗性和精神性(灵性)得到合一。

想象一下,如果老师认识到消除“枯竭”的良药之一,是学会在与课堂与学生工作是与自己的更高的精神自我(灵性)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情形?在老师与内在更强大的那部分链接后,就更加能够接触到真实而鲜活的灵感,“永不枯竭的营养源泉”。




史代纳提醒我们每一出现代戏剧都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之间的爱和幽默感!还记得他创造的那尊巨大的人性雕塑吗?——人站立在物质主义与幻觉的两个极端之间。他在这尊雕塑中还运用了谁来代表我们伟大的助者呢?幽默!

所以,当你在准备自己班级的戏剧时,一定要让它好玩儿!要让你的班级完成了这出戏剧后,每个人能够说“我感到快乐,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一切都好!”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这句话包含了一个健康的内涵。

“我感到快乐”无疑是认识到我与自己的感受同在,并且能够清醒而有意识的“活在当下”。 “发自内心深处”可以理解为与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泉同在,与从我们脚下上升的力量同在,我们之所以能够开口说话,就是这些来自于伟大宇宙能量的生命力所赐。

“一切都好”或许可以来描述当我与语言的力量本身同在时的体验,在爱与自由中将声音释放到世界中,让他人能够听到,感觉到。如果确实这样做了,他人和我,事实上包括地球本身,都能够在这项创造性的行为中得到疗愈。




戏剧多么令人振奋啊,何等的畅快,何等的健康,何等的幸福。在戏剧,表演,朗读和讲故事中,我们也在慢慢强健聆听的能力。在深深的静寂中,愿我们的倾听愈加敏锐,能够再一次听到星辰的语言,听到人类在爱与真理中的诉说!

(本文转自:EaseDrama英语戏剧 微信:艾葭家庭教育俱乐部)


戏剧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戏剧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哪些价值呢?通过什么样的戏剧教育能够使戏剧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呢?可以说,戏剧作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是首先被教育者所关注的

美国的儿童戏剧学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创造性戏剧( Creative Drama)”,旨在通过儿童的“做戏剧( do-drama)”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目的。创造性戏剧被界定为“一种即兴的、非演出的、以过程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参与者在引导者(leader)指导下想像、扮演和反思人类真实的或想像的经验。”美国学者艾林纳·蔡斯·约克(Eleanor-Chase York)专门对创造性戏剧的儿童发展价值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像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

就拿创造性来说,儿童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个想法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和信念,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后来,美国儿童戏剧学者麦凯瑟琳(NellieMcCaslin)进一步强调创造性戏剧是通过戏剧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即关注儿童在戏剧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问题。比如在一次“冬天里的小鸟”的创造性戏剧主题活动中,教师预先设计了一个情景:一只受伤的小鸟遇到了自私的树和友好的树,由儿童设想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装扮成受伤小鸟的儿童面对伤痛、寒冷、饥饿,想办法寻找帮助,而面对受伤小鸟的大树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创造性戏剧正是通过儿童在戏剧扮演中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从而丰富了儿童的各种经验。虽然,创造性戏剧表现形式是戏剧扮演,但是其教育目的不是戏剧作品的创造,而是通过戏剧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创造性戏剧重过程轻结果,着重抓住戏剧“思考人生”的本质,也就是通过戏剧这种最能直接面对生活的艺术让儿童学会思考、学会生活。

治疗戏剧(RemedialDrama)在儿童戏剧教育领域的出现,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戏剧的心理治疗价值,尤其对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维也纳的莫利诺博士专门将戏剧当作医疗的辅助手段,他于1911年用戏剧来做儿童的心理疏导。他让儿童玩一种“即兴戏剧”的游戏:先确定一个故事,比如格林童话的“小红帽”,让孩子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他们不必背台词,而是根据角色的需要,揣摸角色的心理,自发地编说对白;指导者随时做些提示或引导,并对孩子们的活动进行心理分析。莫利诺博士发现,对那些儿童演员来说,他的情感迷醉状态是在第一次扮演的时候发生的,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加,这种迷醉状态会越来越微弱,攻击性强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平和了,胆小紧张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勇敢了。戏剧的心理治疗价值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它是让儿童在假设的戏剧情境中反复体验的,从而避免了真实错误导致的各种消极影响,使情感得到释放和宣泄,可谓一举两得。

戏剧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在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各个心理发展维度都能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具有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立体的教育价值。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