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

2015-10-05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

成尚荣

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

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也许我们回答坚守儿童立场的理由还相对容易,而回答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却不易。


一、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人是谁?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深情的呼唤。的确,“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但在“人”的问题前我们常常很茫然,今天也许还只能像卢梭所说的,“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3] 而我以为,在最不完备的“人”的知识中,最突出的又是关于“儿童”的知识。因此,又正如卢森堡所说,“……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4]我们常常无情地撞倒孩子,这是无庸争论的事实,其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不知道“儿童在哪里”。

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缪,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5]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可以这么判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二、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

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因此,“在心性上,儿童是缪斯性存在”。[6]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贾德甚至这么说,“……我们家中那张新买的婴儿床上,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发生。就在那儿——婴儿床的栏杆后面——世界正被创造。”[7]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但是,事实却是,我们用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竟在不知不觉中“撞倒”了他们。不过,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胶卷盒做试验,试验后知道了冰的融化与温度有关系;小朋友又发现水变成冰“长个子”了,老师又引导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划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试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朋友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老师的启发下,试验的结果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朋友们说,水变成冰的力量真大呀![8]显然,儿童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应“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此类的案例不断增加,我们的立场和教育真的在不断改变。


三、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更是有无限的可能性。所谓可能性,就是“还没有”。儿童的可能性,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因为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在让他们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又积蓄新的能量。二是说儿童还没有确定。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亟需谨慎,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否则,正如卡夫卡所说,缺乏耐心是人的主罪,因缺乏耐心而进不了天堂。进不了天堂是个人的小事,伤害了儿童则有可能牺牲未来。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完成”是个过程,教育不能停止自己的脚步,在儿童发展的一个个阶段,“完成”一个个任务,促使他们一步步逼近一个个目标,又在他们面前竖起新目标。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看待可能性,一定要向可能性敞开。但是,自然界总是不遗余力地把可能性隐藏在其中,没有人能够确立或预言这些可能性。我们并不是刻意地确立或预言儿童的可能性,但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种种可能性。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 [10],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透过儿童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改变“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创造新的方式,“可能性”总是在新的方式的催发下而冒出智慧的绿芽。皮亚杰说得好:“智慧的发展表现为新的可能性的产生”。[11]总之,儿童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


四、儿童发展的密码——童心。

童心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藏在童心中,寻找可能性首先要呵护童心。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

首先,童心意味着创造性。一年级的小朋友写过一首诗《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12]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的品性的延续。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

其次,童心意味着独特的思维。李肇星在《儿子三岁》中说,儿子常常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比如,“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又比如,“大海为什么不停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为什么许多字不认识呢?”“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名字。”[13]……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读了这些自问自答笑声总是从心里响起,在响起的笑声后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始。童心啊,你总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育啊,如果轻慢了、忽略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密码往往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五、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世界是一个价值有涉的“大森林”,既有天使,也有魔鬼,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保护,也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引导。童年可能是一块糖,也可能是一颗药,因为可能性是有方向性的。当下的环境对儿童提出了种种严峻的挑战。一是享受式、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引导儿童追求快乐和幸福,但不能追求生活的享受,不能让娱乐化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更不能代替教育,否则会“娱乐至死”。二是虚拟世界中的陷阱。虚拟世界让儿童获得最新的信息,换了一种方式,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但是虚拟世界存有很多诱惑,布有很多陷阱,低俗、粗俗、恶俗的东西会慢慢侵蚀儿童的心灵,消蚀高尚和圣洁的情感。儿童必须靠教育增强自己的识别和抵制能力。三是家庭环境的变化。离异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各种“问题家庭”的增多,儿童心理悄然发生变化,产生心理缺陷与障碍,亲情的淡漠导致情感的偏狭甚至异化,“问题家庭”导致“问题儿童”的产生。此外,留守儿童也正呈现着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审视。四是全球化背景下,使多元价值观发生猛烈的碰撞,核心价值观被遮蔽被模糊。在鼓励学生尊重、吸纳多元价值观的同时,如何澄清、辨别和选择;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如何善于倾听、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并予以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杜威早就指出:“儿童的生活是琐碎和粗糙的,他们总是在以自己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暂时性地构成整个宇宙。但那个宇宙是变化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新组合。”它是一块璞玉,如果放任儿童按照他自己无指导的自发性去发展,那么,“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东西,只会是粗糙的东西。”[14]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师之惰”的古训,教师对儿童的引领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丝毫的松懈。儿童立场,决不是对儿童的迁就和放任,严格要求是另一种爱的方式和形式,“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并未过时,仍是对儿童教育的命题。儿童立场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