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的素养之光,跨界之美,主题之智
小学也要有大情怀。清华很大,附小不小;百年很长,未来更远。看学校大小,主要看她是否有理想、有情怀、有思想。大学如果没有大情怀、大理想,照样很小;小学有了大理想、大情怀,照样很大。希望附小比清华大。——朱永新在清华附小参加百年校庆系列活动“爱只因有你——百名少数民族音乐教师走进附小”时的发言摘要。
素养之光,跨界之美,主题之智
——以清华附小基于核心素养的“1+X课程”深度建构为例
成尚荣
课程是一个世界。课程世界应当是平的。所谓“平”,是指各种学科课程应当打开自己的边界,牵起手来,互相对话—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一样:合作高于竞争,合作力其实是最大的竞争力。这样的课程世界才是美好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打开?以怎样的方式去打开?在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对校长和教师良知、勇气、智慧的考验。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在窦桂梅校长的带领和组织下,坚持做了这件事—“1+x课程”体系的建构,而且从宏观的把握到微观的具体实施,不断完善,不断深入,不断进步。可以说,清华附小在课程世界里进行了一次重要变革,深刻而生动,其目的直指学生核心素养。今天我们关注“1+x课程”,旨在关注其发展新视域,由此把握小学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
一、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竖起课程综合的“标的”
【课程改革——迈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用核心素养来统领课程改革,让课程闪耀素养之光】
课程整合,包括综合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趋势,人们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第一,课程的综合,顺应着知识发展的规律:知识总是从综合走向分科,又从分科走向综合,每一次综合,总有新知识诞生,知识总是在向前向上发展。第二,课程的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新精神总是发生在知识的交叉地带,亦即课程的综合地带抑或边缘地带,课程的综合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第三,课程的综合有利于学生过完整的生活:生活原本就是一个整体,过度的分科打破了生活的整体性,以致使生活碎片化。生活的割裂当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等等。
无疑,这些理由都是正确的,也是深刻的。但这些总是就课程本身讨论,而没有真正走向学习者—儿童,没有深度地触及儿童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课程综合的最高立意究竟在哪里,课程综合的评判标尺究竟是什么,对这些根本性问题,其实我们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是非常准确和明晰的。于是,在实践和研究中,难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课程综合的指向目标、综合的程度、课程综合中是否要坚守学科的独特价值等。正因为此,课程综合总是迈不开、迈不准、迈不大步子。我们应当寻找、明晰课程综合的评判标尺,竖起课程综合的“标的”。
正如《人民教育》杂志刊发的《走向核心素养》一文中指出的:“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逐渐代替传统的课程标准体系,改革的视点也从单一重视学科教学规律走向人的成长规律与教学规律的叠加和融合。”毋庸置疑,课程综合应当毫不犹豫地走向核心素养,唯此,课程综合才会有“魂”,才不会漂移,以致迷乱了方向。
清华附小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命题:“基于核心素养的‘1+x课程’深度建构”。他们通过反思,对原有的课程目标进行调整,初步拟定了“清华附小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这“五大核心素养”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核心素养是关乎人、为了人的,人永远是目的。在每条核心素养的后面都站着一个儿童,站着一个大写的人。它超越了知识,超越了学科,更超越了分数,让儿童真正站到了课程的中央。二是形成了儿童整体发展的主要框架,以此可逐步构建一个体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将“身心健康”作为第一条,既符合小学生发展的特点,也符合人发展的规律。三是继承并弘扬了清华附小的办学传统,彰显了清华大学的文化印记。“五大素养”的每一条都与清华大学及其附小的历史相联系。“成志于学”,源于清华附小的老校名,取义自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审美情趣”,源于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大师“至真、至美、至情”的美学境界。四是回应了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会改变”既源于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又与改革潮流相吻合,即主动适应,改变心智模式,超越自我,走向未来。
我们尤其要关注的还有两方面。一是关于“天下情怀”。对小学生提“天下情怀”是否合适?我认为,关键是对“天下”的理解。最近李克强总理在与文史馆员谈文论道时,谈到了“天下”。李总理说:“中国人讲‘天下’,《礼记》里就讲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另一层含义。”随后他又谈到了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引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天下’,其实是每个人的‘天下’,所以‘天下兴亡’,才会‘匹夫有责’。”可见,天下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关心人类进步、世界发展的情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这正体现了清华附小学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人生追求。二是对儿童自身关于核心素养的认知与接纳程度的关注。清华附小创造性地提出“儿童版”的核心素养(严格地说,所有的核心素养都应是“儿童版”的):“健康、阳光、乐学”,它们好听又好记,好记又好做,好做又形象。其实这六个字关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内涵丰富,覆盖面很广。
清华附小的行动也告诉我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不神秘,我们也不是一切从零开始,只要心中有儿童,从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等几个维度,完全可以形成校本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校本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定让“1+x课程”走向课改高地,永远闪耀素养之光。
二、以跨界思维为路径,明晰课程综合的形态
【课程整合——打开学科边界,使学生迈向反省思维,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让课程闪耀跨界之美】
如前文所述,我们通过整合实现课程的综合,意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再追问,课程整合后形成什么样的课程形态?这样的课程形态带来的根本性变化究竟是什么,它会让课程改革走向什么样的境界?
清华附小对此是有深刻思考的。首先,他们关注并思考了几件大事。一是关注了2014年诺贝尔奖的颁发。此届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竟然是一位物理学家。这折射的正是一种“跨界”现象,蕴含着深意。如评论所说:一个物理学家的身份并不能说明他的真正身份和研究领域,现代科学的前沿都是交叉的、简单的学科分类,会给知识贴上标签,进而让人产生误解。“跨界思维”“跨界研究”已进入国际性的评选范畴,并会日益鲜明。二是关注并思考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015年是相对论创建110周年,也是这位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逝世60周年。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家,也是数理逻辑学家,还是一位富有人文主义情怀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具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他说:“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从基础理论出发,超越自己的专业,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和人生哲理,也许这正是所谓的“相对论”。三是关注了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之一、2015年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颜宁。颜宁说,生物学的发展有赖于化学、物理等学科提供的工具,如此才会有“结构生物学”之美。
在关注和思考之后,清华附小的结论是:“1+x课程”追求的是跨界之美,是让学生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而其实质是思维模式、思维方法的改变。因为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维方法;科学发明的基础是文化,让科学精神与文化紧密结合,这已成为当下以至今后科学界和教育界努力的方向。所以,交界上的对话者,实质是跨界思维者、跨界探究者,跨界之美实质是跨界思维之美、跨界探究之美。这不仅仅是科学界的事情,它必定影响并进入儿童社会和教育界,也必定会影响并进入课程和教学领域。
清华附小的“1+x课程”带来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思维呢?我认为是杜威早就提出的“反省思维”。杜威认为人们的思维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其中“思维较好方式叫反省思维”,“这种思维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反省思维在天赋资源方面让儿童有各种不同的倾向,“概括起来便是好奇心”;在教育上的结论是,“疑惑是科学和哲学的创造者”,尽管“疑问并不等于好奇,但好奇达到理智的程度,就同疑惑是一回事了”。其实,反省思维论述的正是源于疑惑的批判性思维,其中判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杜威还十分明确地指出,知识性学科可能无助于发展智慧。他一直强调“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而反省思维可以在怀疑、批判、创造中使人发生超越。”交界上的对话者,便是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各种知识,又以批判性的眼光加以审视,进而产生新的想象。这样就跨越了学科边界,走向了创新。
清华附小的课程改革还启发我们,“1+x课程”是在为学生开门,而不是关门。打开学科边界,就是打开学科之门,一扇扇门被打开,互相呼吸,互相关照,互相支撑。所谓“+”绝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丰富的乘法,其间有无限的好奇、无比的想象、无极的仁爱,等等,于是新的大门又一次被打开,学生又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这是多么神圣、精彩的时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会带来更广阔的跨界,“1+x课程”的意义、价值还会呈现新的境界。大数据不只是指信息量之大、之丰,更是指视野之开阔,它将带来大知识、大概念、大时代。大数据时代更需要信息、知识与能量的大交流,这样才会闪耀跨界之美。
三、以主题教学为核心,确保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
【主题教学——成为课改的核心理念、课程的价值观以及教学的高平台,在燃烧自己的同时点燃别人,闪耀着主题之智】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1+x课程”建构了学校课程体系,丰富了课程内容与资源,如何让其落地?即如何完成课程实施?其实,课程体系本身就应包含着课程实施,否则,体系是不完整的。换个角度说,假若缺少实施的策略、途径、方式、方法,即使课程设置再科学、内容再丰富、理念再先进,课程也是无法落实和实现的。
清华附小以主题教学来展开和推动课程实施。多年来,由窦桂梅校长推动创立的主题教学在挑战中前行、完善,在经受诸多考验中坚守、发展,其意义和价值也日益丰富和深刻。
1. 主题教学是一种理论主张
必须指出的是,主题教学不只是实施层面的,更不是操作、技术层面的,它是基于理性思考之后形成的教学主张,有着充分的理论意义。这一主张是由以下框架构成的。
其一,主题教学的宗旨。窦桂梅鲜明地提出“语文立人”的宗旨,即主题教学是为了育人,为了促使儿童语文素养以至整个素养的提升。鲜明的儿童立场,让儿童在主题教学中站立起来。一个个主题犹如儿童一个个前行的脚印,一个个主题好比儿童心灵中绽放的一朵朵智慧之花,一个个主题恰似儿童向外、向前、向上攀登的支架。总之,一个个主题丰盈着儿童的心灵,强大了儿童飞翔的翅膀。进一步说,发展是最大的主题,这是主题教学最核心的理论主张。
其二,主题教学的理念。主题教学形成了“超越”的理念: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这三个“超越”以简明的语言,道明了传统与现代、课内与课外、教材与资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可以这么认识:主题教学之主题即为超越。我们应当承继,但更应超越,没有超越何来创新?何来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我认为,这正是主题教学理论主张的崇高之处。
其三,主题教学的原则。主题教学坚持走整合之路,整合是主题教学的原则和策略。需要补充的是,整合的原则,解决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教学内容支离破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促使语文教学结构化,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主题教学这一理论主张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统筹性等特点。
2. 主题教学是一种实践模式
一种理论主张必须有实践模式来支撑,并且可以在长期的实践中,经受住各种考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清华附小在主题教学的实践中,解决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整合类型。学科内的整合、学科间的整合、课内外的整合,这三种类型的整合覆盖了儿童的学习生活。二是整合课时。学校将原有的固定课时,调整为长短不一的“大、中、小、微”四种课时,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不同课程。三是课程实施实行“三化”:课程标准清晰化—编制“学科质量目标指南”;课堂目标操作化—研发“课堂乐学手册”;学习过程自主化—凸显乐学单。四是课堂教学采用“预学—共学—延学”的教学程序。作为一种实践模式,主题教学具有目标明确、板块清晰、操作具体、检测系统健全等特点,体现了“理论化的实践”和“实践化的理论”等特点。实践证明,主题教学是可行的,是行之有效的。
3. 主题教学彰显了主题之智
主题教学像是一支火把,点燃了教学改革之火和教师创造之火。
其一,主题教学点燃了核心价值观。课程、教材本身是一种价值存在形态,但从价值走向价值观,需要通过教学去引领和转化。主题教学以关键词、意义群来呈现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而且我们可以这样判断:主题教学之主题往往是核心价值观。
其二,主题教学点燃了儿童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基于主题的自主学习、批判性学习,也是基于主题的创造性学习。主题教学以激情和智慧,去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和智慧,使其进入深度,进入核心,进入真正的学习。
其三,主题教学点燃了教师的创造性。主题教学给了教师巨大的空间,因此,教师成了课程、教材、教学的研究者与创生者。草根生命创造力的焕发,让课程成了最有希望的田野。
“守望新教育”祝贺清华附小百年校庆!“守望新教育”曾发博文《《清华附小:卓越的密码》、《清华附小:老师必看的20部电影》、《清华附小:小学6年60经典电影》、《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新教育的“玫瑰”》等。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