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swxjy_cdq Intro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观点,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守望好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特别推荐] 关于《新教育的一年级》读本推介函 新教育研究院 新研[2016] 31号 各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         新教育实验已走过16年历程,所研究的各个项目也在16年中不断得到践行和深化,新教育榜样教师的故事层出不穷,新教育优秀学生的成长让人赞叹。         为了宣传推广一线新教育故事,方便学生自学新教育课程,推动父母协助一线教师开展新教育课程,儿童文学作家、新教育萤火虫义工、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童喜喜撰写了“新孩子”系列童书。         “新孩子”系列童书是新教育榜样故事结晶,以真实新教育案例为原型,用文学的方式解读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目前已出版《新教育的一年级》(12册,每月一册),特别针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实施新教育的各项压力,以144个新教育故事,对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艺术的梳理和总结。荣获《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图书”之十大童书、“全民阅读年会50种重点推荐图书”等奖项,被诸多学校选定为一年级共读书目。         “新教育的一年级专题培训”也在全国各地召开6期,备受好评。童喜喜将该书首印稿费已经100%捐赠新教育实验。出版方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将50%利润捐赠新教育实验,并全额资助第一届“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项目,为100所乡村学校捐赠1000万码洋的优质童书。         该书被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称为:“一年级新孩子的入学必读书。一年级新父母的亲子家教书。一年级新教师的课程指导书。十四年新教育的真实故事书。”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指出:“在现实的困境与压力下,如何帮孩子轻松学习、帮老师幸福执教、帮父母高效辅导,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童喜喜找到了一条很独特的路径。”         希望各新教育实验区(校)进一步推广该新教育成果,进一步推进新教育系列课程,助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可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实验学校、班级积极使用《新教育的一年级》读本,高效推进新教育幼小衔接的相关工作。         团购图书、项目培训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新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         联系人:冷清秋;电话:15515125693;邮箱:871447713@qq.com         户名:北京心新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开户行:农业银行北京太阳宫支行         账号:11191801040002289。         二〇一六年九月一日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童喜喜与新教育]         賜时光以光         天地一教室         生命的传奇         新教育的真实故事书         书是粮食不是药         寻找生命的红杉林         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         心为火种,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让孩子开开心心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 一个传奇的开端 作者|朱永新   文如其人。从某种意义讲,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心灵自传。《新教育的一年级》这套书,更是作者童喜喜本人的生命传奇。   身为儿童文学作家,年轻的童喜喜是让人羡慕的。2003年,她用六天创作出自己的第一本童书《嘭嘭嘭》,获得近十个国家级奖,十二年畅销数十万册。2009年,她潜心五年、修订二十余稿创作的《影之翼》,似是迄今中国唯一一部以儿童视角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童书,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哲学性和优美幽默的文字,广受好评,成为原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之一,并成为当年唯一入围“《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的童书。   作为一位资深公益人,年轻的童喜喜是让人尊敬的。从1999年用稿费捐赠第一位失学女童开始,她前后捐助了三十五名失学儿童,为数千名山区孩子赠送各类课外书,赴山区支教成为当地十余年唯一的女教师……直到2009年7月,她偶然参加了新教育海门年会,被这样一群民间教育人的理想情怀、专业精神深深打动。她从此投身新教育实验中,不仅一直捐赠稿费资助一线教师,而且身体力行担任公益项目负责人。   我是在新教育中结识童喜喜的。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一再惊讶于这样一个瘦弱的女子,竟然在那么多的公益活动中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但是,最让我惊讶的,还是这套《新教育的一年级》。   所有文学类型中,童书可能是与教育最为紧密相关的一种。能够看出,从教育的角度切入,是不少童书努力的方向。但教育上的思想性与文学上的可读性并存,的确是对作者的巨大挑战。它不仅要求作者有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还要有深入浅出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砸开教育的核桃壳,让孩子津津有味地吃到核桃仁,不知不觉汲取营养。《新教育的一年级》主动挑战这个童书高地,首创“童书即课程”的写法。   故事不等于课程。童书是讲故事的,课程则是教学的依托。一个故事和一个课程的关系,就像一粒珍珠和一串珍珠项链,课程是故事的集中与升华。对孩子来说,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和他自身发生共鸣,就可能被迅速淡忘。但一个好的课程所带来的冲击,却可以深深烙印在心灵上,影响一生。   《新教育的一年级》一个月一本,以时间为序,依托新教育丰富独特的课程体系,依靠童喜喜在对这些课程谙熟于心后生动风趣的文学解读,用几个故事组合成为一个个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童喜喜又以“故事套故事”的形式,精选了新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过的经典图画书,把它们巧妙融入书中的“生活”里,书中有书,让经典文本更鲜活,让现实生活更深刻,并且针对孩子、父母、教师最感兴趣或最为困扰的问题,进行准确有效的解答。   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新教育的一年级》中所讲的一百四十四个美好故事,都是在中国大地上、在新教育实验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例。这本书,不仅是传奇作者童喜喜所写的小说,更是一群新教育行动者用生命书写的传奇!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跟童喜喜独特的生命体验密不可分。新教育人都说,童喜喜投身新教育的五年,是一直奔跑的五年。她去过两百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在其中两所学校驻扎了近一年。她在五十多个城市进行了三百多场演讲,与成百上千名一线教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样倾情投入的过程,让她收集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教育案例,而是一颗颗炽热跳动的心。   童喜喜曾经说,她完成《新教育的一年级》系列童书的写作,“最大动力就是为了赚到更多稿费,多聘请人、多资助活动,把推动阅读这件事做得更好”。这套书的出版,又催生出许多感人的行动:出版社把50%利润、作者童喜喜把50%稿费捐赠给新教育基金会,并共同开展乡村阅读公益活动。   我相信,《新教育的一年级》的出版,只是一个传奇的开端。我深信,在这样的书写、阅读和行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得到传承与发扬,作者和读者、大人和孩子,都能创造出新的生命传奇。我深信,并深深期待着!        (文章作者:朱永新。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3日 24 版;人民网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原标题:生命的传奇(品书札记)) 一间汇聚美好的教室 ——读《新教育的一年级》有感 作者|荷戟小卒            童喜喜的书,我几乎都读过,而且给我的每一届学生推荐过,朗读过。不同的年级都能找到适合的书,也就是说,童喜喜的书可以跨越孩子们的整个童年。《新教育的一年级》这套以新教育教室为真实背景的故事,深受我喜欢。          第一辑上市后,我在第一时间买来,然后第一时间读完,颇觉太好了,于是向我的学生推荐。我当时随手写下一段说说:“这套书很从容,没有速成招式,表里如一,温和坚定。之所以说它好,是因为它让孩子读到喜闻乐见的学校生活,让家长读到耳目一新的家庭生活,让老师读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最后让我们明白叫与即生活,以及更深感受新教育在践行的社区教育理念,统整学校、社区、家庭多方资源。这套书之于我,正如玫瑰之于恋人,就像是我所写所生活所亲历过,当然我远远没有这个水平。书中的每月主题教育所涉及的绘本十有八九我在192班的教室讲述过,新教育小学的节令晨诵,生日送诗,生日故事,期末叙事对我多有启发。其背后所涉及的理念、哲学是全人教育,面向当下同时指向未来。”(我写这段说说时,我任职于湘南学院附属小学,正好教一年级。那一年,我和孩子共读过至少三百个绘本。如今我教三年级,我们正在读的是童喜喜的“嘭嘭嘭”系列。)         时隔半年,《新教育的一年级》第二辑也已上市,作为“粉丝”,我仍是第一速度买来,再读上面这段话,除了相同的感受外,还更多了一些思考。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谈谈我的读书感受。          无处不在的课程。在萤火虫教室,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五彩缤纷的课程。是课程构成了教室的独特性,让它区别于千万间其它的教室,成为“唯一”。该教室既有按节令设计的节气(包括节日)课程,又有深受孩子喜欢的阅读课程,阅读课程是非常柔软的,它围绕着孩子的当下进行,即特定时期的特别的书。比如孩子掉牙齿的时候,孩子阅读的是《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在第二辑里有养蚕课程,以及其它综合课程。每一个老师,甚至延伸至家庭,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         聆听窗外的声音。此乃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定期邀请社会人士、家长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思想风暴,打开一个广阔的世界。在第二辑,就有搞建筑的家长进课堂,为孩子讲述房子是如何生长的。这样的话题,因其新鲜、趣味,颇受学生欢迎。尤其是这位家长的孩子,在台下倾听父亲的讲座,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让他油然而生骄傲和自豪。这个活动,和湘南学院附属小学的百家讲坛有异曲同工之妙。         密切合作的家校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老师的合作伙伴。家校携手,共同策划开展活动,丰富教育生活,密切家校、亲子间的关系。通过开放日、家委会、校讯通等平台,家长在参与中习得专业的教育素养,从而与学校达成一致的育人目标,助力孩子成长。由学校而家庭,由家庭而社区,形成一个教育集群。教育在空间上得到拓展。         人人都有主角的舞台。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自我故事的书写者,讲述者。在萤火虫教室,他们上演的童话剧《你看上去很好吃》,在共读该书后,老师改写成剧本,人人都有角色,让每个孩子在舞台上绽放。除此,还有共读,生日送诗,生日故事等。这些目的,乃在于擦亮孩子,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闪亮,让每一个孩子闪亮。         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萤火虫教室,有一套自洽的成系统的班级文化,或者说,它有一个完足的文化系统。萤火虫的寓意在于,萤火微光,点亮未来。班级还有班歌,也是萤火虫为主题的。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只小萤火虫,他们拥有相同的语言密码,生活在一个美好诗意的通话世界。老师、家长致力于守护这份美好。因为,守护他们,就是守护成长,就是守护未来。我的公微号为“萤火虫阅读馆”正是脱胎于此。         高度自觉的专业素养。作为一名老师,我时常以花儿老师为镜子。花儿老师的真实样子,我是无从知道的,但她无疑是美的化身,她名如花,人如花。她是一位拥有高度自觉意识,且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的老师。在这里,我看到,人才是根本,人本很就是目的。而且,花儿老师她往教室一站,她就是课程。她的一颦一笑都是孩子们最温暖的依靠,她的一举一动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教育教学意识。看似寻常的背后,是一位成熟的老师的有意为之。我不得感慨,非一般之功力而不能为。花儿又并非不可复制,她让我这位普通老师也看到某种可能和希望。         无疑,萤火虫教室是一间汇聚美好的教室,这套书也是汇聚美好的书。在此也向各位推荐——如果,你心里也装着美好,如果你想让生活和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的萤火虫教室 作者|曹永健           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的书我几乎都读过,而且给我的每一届学生都推荐过、朗读过。她的书可以跨越孩子们的整个童年,不同的年级都能找到适合的书。当《新教育的一年级》(童喜喜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这套以真实的新教育教室生活为原型的故事第一辑上市后,我在第一时间买来、第一时间读完,颇为喜欢。         当时我任职于湘南学院附属小学,正好教一年级,已经和孩子们共读过至少300个绘本。我向学生们推荐这套书,并且在QQ空间里随手写下这样的一段话:“这套书很从容,没有速成招式,表里如一,温和坚定。之所以说它好,是因为它让孩子读到喜闻乐见的学校生活,让父母读到耳目一新的家庭生活,让老师读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最后让我们明白教育即生活,以及更深地感受到新教育在践行的社区教育理念,统整学校、社区、家庭多方资源。这套书之于我,正如玫瑰之于恋人,就像是我所写、所生活、所亲历过,当然我远远没有这个水平。书中的每月主题教育所涉及的绘本十有八九是我在班里讲述过的,新教育小学的节令晨诵、生日送诗、生日故事、期末叙事对我多有启发,其背后所涉及的理念、哲学是全人教育,面向当下同时指向未来。”         时隔半年,我换了工作单位,改教三年级,和学生们共读的是童喜喜的“嘭嘭嘭”系列。但《新教育的一年级》第二辑上市时,作为“粉丝”,我仍是第一速度买来。读完第二辑,想起第一次写的那段话,除了相同的感受外,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还更多了一些思考。         书中的萤火虫教室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五彩缤纷的课程,是课程构成了教室的独特性,让它区别于千万间其他的教室,成为“唯一”。该教室既有按节令设计的节气(包括节日)课程,又有深受孩子喜欢的阅读课程。其中阅读课程是非常柔软的,它围绕着孩子的当下进行,即特定时期的特别的书,比如孩子掉牙齿的时候,孩子阅读的是《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在第二辑里有养蚕课程,以及其他综合课程,从每一个老师延伸至家庭里的学生父母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         我们从萤火虫教室里能聆听窗外的声音,此乃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定期邀请社会人士、父母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思想风暴,打开一个广阔的世界。比如,第二辑就有搞建筑的安熊爸爸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房子是如何“生长”的。这样的话题因其新鲜、趣味,颇受学生欢迎,而安熊在台下倾听父亲的讲座,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让他油然而生自豪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老师的合作伙伴。家校携手共同开展活动,丰富教育生活,密切家校、亲子间的关系。通过开放日、家委会、校讯通等平台,父母们在参与中习得专业的教育素养,从而逐渐与学校达成一致的育人目标,助力孩子成长。由学校到家庭,由家庭到社区,形成一个教育集群,教育在空间上得到拓展。         在萤火虫教室,人人都是自我故事的书写者、讲述者。孩子们上演的童话剧《你看上去很好吃》,在共读该书后,老师改写成剧本,人人都有角色,让每个孩子在舞台上绽放,除此之外,还有共读、生日送诗、生日故事等。这些都擦亮了孩子,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闪亮,让每一个孩子闪亮。人人都是主角的另一层含义,是这里的每一只小萤火虫都得到应有的呵护和尊重,师生间是平等的,花儿老师犯了错误,她会主动向学生道歉,那弯腰不是假装的姿态,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萤火虫的寓意在于萤火微光、点亮未来。萤火虫教室有一套成系统的班级文化,或者说,它有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班级里的班歌是以萤火虫为主题的,那歌词温暖而明亮:“让我自由飞吧,爱和智慧是我的翅膀,从不畏惧世界的黑暗,振翅让梦想发光……无论我在哪里,让世界因我明亮。”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只小萤火虫,他们拥有相同的语言密码,生活在一个美好诗意的童话世界。老师、父母致力于守护这份美好,因为守护他们,就是守护成长、守护未来。         作为一名老师,我时常以花儿老师为镜子。虽然花儿老师的真实样子我是无从知道的,但她无疑是美的化身,她名如花,人如花。她是一位拥有高度自觉意识,且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的老师。花儿老师往教室一站,她就是课程,她的一颦一笑都是孩子们最温暖的依靠,她的一举一动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教育教学意识。看似寻常的背后,是一位成熟的老师的有意为之,我不得感慨,非一般之功力而不能为。但是,花儿又并非不可复制,她让我这位普通老师也看到某种可能和希望。         无疑,萤火虫教室是一间汇聚美好的教室,就像家庭一样有着生命的温度。这套书也是汇聚美好的书,就像萤火一样闪耀生命之光。在此也向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推荐——如果,你心里也装着美好,如果你想让生活和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教师,原文刊载于2015年11月9日《中国教育报》)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故事汇]         与美好相约同行         用生命叙事——新教育故事汇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新教育实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新教育,追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