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一个如此不走寻常路的扎克伯格?

2017-05-19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家校合作共育]


怎样的家庭教育,

造就了一个如此不走寻常路的扎克伯格?

作者|书香贝贝

 

        继去年扎克伯格喜获千金捐出99%股份刷屏后,昨天小扎夫妇宣布,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3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资助科学家们攻克世界上最主要的疾病。

 

        关于小扎将巨额财富捐赠给慈善事业,各种讨论已经连篇累牍,我们就不再赘述了,今天我们将目光转向扎克伯格的家庭,带领大家试图去了解如下命题: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一个如此独特的扎克伯格?

 

        1、

        父母的教育观:

        怀有对人类的大爱

 

        马克·扎克伯格于198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白原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爱德华·扎克伯格是一名牙医,他的母亲则是一名心理医生。

 

        犹太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可是马克·扎克伯格以后能否像犹太人的前辈马克思、爱因斯坦、卡夫卡等人那么著名,能不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这在当时是马克·扎克伯格的父母曾考虑过的问题。他们和很多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犹太人一样,怀有对人类的一个爱心。他们的这种大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扎克伯格。

 

        扎克伯格平时总是穿一件灰色短袖T恤,他解释说:“我买了很多件一模一样的灰色短袖T,我想让我的生活尽可能变得简单,不用为做太多决定而费神。因为选择穿什么或者早餐吃什么这些小事都会耗费精力,我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些事上,这样我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些重要的事情上。”

 

        根植于对人类大爱的精神土壤上,扎克伯格在事业上更加谦虚、执著、不怕困难、不断努力、自我挑战;乃至于,捐出自己99%的股份并不奇怪。

  

        2、

        父母更关心孩子的“不同”与个性

 

        在马克·扎克伯格出生的那一年,父亲爱德华还购买了他的第一台电脑,并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拥有个人电脑的人。也正因此,马克·扎克伯格在很早就接触到了电脑。对于这种高新科技产品,年幼的马克·扎克伯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这种兴趣恰好被父亲重视了起来。

 

        后来,爱德华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好儿子的发展动向,就非常细心地观察着扎克伯格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结果他很快发现儿子有极其好的观察能力。而且,父亲爱德华在儿子10岁时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这个决定是在发现了扎克伯格的编程天赋之后做出的。父亲不仅发现了儿子的个性与不同,而且在孩子11岁时,还特地请来了一位计算机工程师传授软件开发技术。

 

        扎克伯格的成功与他很小接触电脑有很大关系,是他能在网络科技领域出人头地的重要原因,同时他的父母支持他的长处和兴趣,也很重要。

 

        同时,扎克伯格身上也有很多毛病,但把一技之长和兴趣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美国成才之路。比较而言,中国家长和学校总希望孩子面面俱到,各方面都优秀,总是揭短而不去扬长,应该借鉴一下爱德华育儿的经验哦。

 

        3、

        从小关注并培养孩子的耐性、意志力

 

        父亲为扎克伯格请来的电脑工程师,基本上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了他,而扎克伯格学以致用的速度更是惊人。不久,他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编程,甚至还可以自编工具软件了。

 

        扎克伯格独自完成的第一个编程程序叫“扎克网”。这个软件程序可以将家里的电脑与诊所里面的几台电脑相互连接,这样家人就可以和诊所里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彼此发出信息。当时爱德华在家,如果诊所来了病人,只需要接待员发一个讯息,爱德华就知道了。当然,一整套程序的编写,往往需要花费扎克伯格几天甚至是一星期的时间来完成,长时间的枯坐、思考、反复调试。

 

        这些对于年仅12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可是扎克伯格却有着一股超过同龄人的毅力,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总是能够把事情做出来,不仅是给自己看,也给别人看。

 

        扎克伯格在编写“扎克网”时所表现出来的耐性,让他发现了自己在编程方面的天赋,所以他更愿意为此投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4、

        最好的教育是爱和陪伴

 

        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马克·扎克伯格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姐姐兰迪大他两岁,曾在Facebook 工作了几年,去年8月离职,成立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公司“RtoZ工作室”,并同时从事真人秀节目制作人的工作。大姐兰迪才是这个家里最雄心勃勃的成员,她宣布将主持自己的脱口秀,想要到百老汇唱歌,还想进军慈善业。

 

        谈起如何教育出这么成功的儿女,爱德华说,“我有很成功的孩子们,于是人们总是想仿效你的模式,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育儿方式。

 

        爱德华说,“为人父母,我只能说,你的确可以为子女安排你想要他们过的生活,但这不一定就是他们想要的。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此外,就是尽量多地与孩子们相处。”

 

        扎克伯格的妹妹唐娜说,家人总是“团结一心”,就像一个独立的宇宙。真正好的家庭教育,无招胜有招,抓住父母最能做的:爱和陪伴。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书香贝贝”(ID:babyandbook))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家校合作共育]


家庭教育的灵魂是人品教育

把音乐与文学,交到孩子们的手中

好的家庭,好的教育,才有好的孩子

如何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教育?

亲子阅读最重要的五句箴言

怎样使儿童喜欢书?

经典|一定要陪孩子看!

100年来最伟大的11本儿童读物
        种子与莲花

特别的绘本——《我》

谢尔·希尔弗斯坦——每一本童书都让成年人找回童心

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

如何选择绘本?为何亲子共读?读哪些更好?

我把“没有”送给你——什么都没有,但是有我和你

做有良心的校长,办有温度的教育

汇聚伟大事物,呵护每个是生命,擦亮每个日子——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宣言》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