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朵蓝色的新教育玫瑰

2015-10-26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一朵蓝色的新教育玫瑰

朱永新

新教育十年,无数教师为其倾力付出,以行动书写新的教育故事,无数教师在其中成长,让生命逐渐吐露出独特的芬芳。现任新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的执行所长蓝玫(现任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就是其中之一。

遭遇新教育之前,蓝玫老师有着曲折的从教经历。

刚参加工作时,为了父亲那句“当老师是个良心活,你要好好教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叮嘱,她尽心尽力教导学生。她觉得自己很快成为了一个“好老师”,因为她发现当个好老师只有唯一的标准:让学生考高分就行。而自从参加工作,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就一直在同年级遥遥领先。

没过几年,因为在单位遭受了不太公平的待遇,性格倔强的她奋起反抗,结果却得到了长达十多年的雪藏和封杀。她的人生,一度失去了方向。

只为了“良心”二字不甘沉沦的她,2009年遭遇了新教育,被压抑的教育激情顷刻间就被点燃。通过新教育网络师范的学习,通过教室里新教育课程的开展,她投身新教育实验,她说,新教育成了自己的情人、亲人!

她说,以前做教育,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证明自己。可走进新教育,才发现教育的真正魅力,教育成了自己真正的归属。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她整个人经常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为了准备一份晨诵的稿子,能从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十七、八个小时不挪地方;为了撰写一份网师的作业,可以早泡面晚泡面整整一周不出门……

疯狂的投入带来的是惊人的成长。因为她在新教育上的出色表现,她担任了学校中层管理工作。但她其他工作再忙,也还是坚持带班。在桥西新教育实验区中,她成为新教育骨干,在她所在的城乡结合部小学里,她更是全校的新教育核心,全校的一群老师、尤其和她搭班的各学科老师因为她的影响,对新教育更为投入与痴迷。而她的那一班父母是普通工人、农民、小商贩的家庭的学生,不仅以出色的表现赢得过全国各地来访教师的交相称赞,还征服了《光明日报》、《中华儿女》杂志等媒体,纷纷以大篇幅报道这群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孩子,报道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班级,报道她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师。

2010年,蓝玫成为新教育种子教师,2012年,蓝玫获得了“新教育完美教室缔造者”的荣誉,成为新教育9位完美教室缔造者之一。

也是在迈向完美教室的路上,在把学生父母深度卷入教室的学习生活之中时,蓝玫由衷感受到家庭教育缺失对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发现父母在教育中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蓝玫毅然放弃升任副校长的机会,投身教育公益事业,来到刚刚成立的新父母研究所,专职从事家庭新教育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在这片新的土地上,蓝玫以家校共建为切入点,从对教师与学生父母的双向引导、沟通对话着手,全力开展新父母课堂、新教育种子计划、萤火虫亲子共读等公益项目,网上,线下,广播电台也为她开辟了“蓝玫时间”热线,她忙忙碌碌地奔走着,为教师分忧,与父母对话,与孩子交流……

蓝玫的故事,多次感动过我。2011年,《朱永新教育作品》首发式上,她和她的孩子们不仅带来了精彩的童诗表演,而且送我一本她们集体创作的绘本《我心中的朱永新》,这是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礼物之一。后来,我又来到蓝玫的教室看望她的孩子们,这些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孩子身上透出的自信从容,让我几次泪流满面。而今天,在感动之余,我满怀欣喜地看着这朵蓝色的玫瑰花,吐露芬芳。我相信,这芳香将越来越浓郁。

我满怀期待地看着新教育的田野,生机勃勃,我相信这样的花儿会越来越多!


《花季到了,花儿自会绽放》

温州商报 浩洁整理

作为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缔造者之一,蓝玫老师近日来温讲学,向温州教师们传递新教育的理念与温情。

教室是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是孩子的生命要绽放,教师的生命也要绽放。”蓝老师说,在教室里,教师应该是幸福和完整的,而不仅仅只是蜡烛燃烧自己。她从教室文化、新教育课程设计等方面讲述自己的班级故事,分享她对教育的那份执着和对新教育内涵的诠释和实践。

会后,蓝玫老师和温州市籀园小学的一线教师们座谈,解答他们的教学困惑。现摘取其中部分,与读者分享——

问:我的学生现在是三年级下学期,我让孩子写成长日记,每天记录下最有价值的东西,我每天要花很多精力去改日记,但孩子的进步却不大看得出来?

答:孩子是棵小苗,刚开始不要有功利心,让他们有自己本真的想法,要求不高。要知道,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等到花季,自然就会粲然开放。

问:六一节,想给孩子们做个儿童剧,让每个孩子都参与,但班级有46个孩子,有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台?

答:其实,让每个孩子参与,并不是让每个孩子上台,儿童剧演出还需要音响、舞台设计以及很多后勤工作。重要的是让孩子参与,有感受和收获就行。

问:我看到你会开展很多旅行课程,但作为老师,我们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

答:我会重点训练班级里的三位热心妈妈,旅行课程的前期准备、消息发布、报名、活动开展都由她们负责,所有家长自愿报名,老师作为特邀顾问或嘉宾。如果去外地,则交给旅游公司承担,签署合同。

问:现在班主任参与新教育的热情很高,怎么把其他学科老师也吸引过来?

答:每位身为老师的人都是很有情怀的,主要是有没有被擦亮。我的方法不是邀请他们参加,而是让他们观察我的状况,我常常把孩子们的故事和别的老师分享,让他们受到感染,主动参与进来。

问:我班男孩子特别多,经常打闹,我想开发特别的课程,来改变班级面貌,有这方面的课程吗?

答:孩子的注意力在哪里?用伟大的事物去吸引孩子们。我就在班级里成立特警队,开展五子棋、跳绳比赛、捏泥巴等,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这些地方来。不断把美好的事物提供和呈现给他们,总有适合他们的。

问:我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和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结对,坚持通信来往三年多了。但每次把全班学生的信收集齐寄出,都要花费我很多精力,而且我觉得孩子们似乎对这件事的兴趣越来越淡漠了。怎么办?

答:每个学生有地址有姓名,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寄信呢?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己去承担,并带动家长去做,这样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才会提高。


“天赋”是怎样消逝的

蓝 玫

《“天赋”是怎样消逝的》发表于《河南教育》2014年第10期,微信阅读阅读敬请关注“童喜喜”微信公众号。


赏读故事,揭开新教育面纱,牵手父母,家校合力娃幸福。

蓝玫,原名王丽君。现任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任北京新教育实验学校副校长,武汉广播电台新月读书会特邀主持。曾为全国首批新教育种子教师,全国首批新教育完美教室缔造者,其事迹被《光明日报》《中华儿女》《教师博览》等诸多报刊报道。

蓝玫所著的《家校之间有个娃(低年级的娃儿这样教)》以16名各具特色的孩子为主线,每个孩子一章,分章讲述了父母和教师如何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交流而发生的故事,书中内容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真实教育案例,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让父母与教师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教育理念、学会操作,贴近生活,可读性强。


这本书不仅行文流畅,好读易懂,而且直面现实,可操作性强。蓝玫在家庭和学校之间选择了一个中立的结合点,对父母和教师都有启发意义。这些针对生活中常见问题展开的故事,不仅破解着家庭与学校中的难题,而且新的教育理念就蕴含于故事之中,若读者能回味揣摩,就会有着治标更治本的作用。——朱永新

对一个真正的人而言,人生就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美好,在于激发出所有参与者的生命激情,让教师、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就这样,教师远离职业倦怠,父母共建精神港湾,孩子因此茁壮拔节,所有人都创造着幸福并拥有了幸福。——童喜喜

理想,是一个我们小时候熟悉却不真懂,长大懂了却又日渐陌生的词语。而作为一名教育者的理想,更是正被这个习惯了以金钱构筑的世界所遗忘的东西。可是一群不甘沉沦的人们啊,正在试图将这星星之火,催成燎原之势!而我,也努力幸福地跻身其中!——蓝玫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