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光——借您一双做好教育的慧眼
新教育之光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未来教育家》主编 刘堂江
让教师的光芒灿若明星。
对于新教育教师成长的实效与神奇,你不能不心悦诚服。
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师加入了新教育,他(她)就会变得信心满满,激情满满;智慧多多,幸福多多;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奥妙何在?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最大的成就,是点燃了许多普普通通老师的理想与激情,让他们知道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教师原来可以如此生活。”
新教育给予教师的,是“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是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自由空间。这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高端引领。究其“合理内核”,新教育给教师点燃的,是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这圣火,折射出八道夺目的光芒。
一、师本之光
新教育的师本价值观尤为鲜明突出。
他们认为:“站在教室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因为所有与教书育人相关的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教师。“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就成为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研发,课程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实践,理想课堂就成为水中之月。所以,新教育实验把促进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
这种对教师职业价值的深刻到位的认识,使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神圣使命感油然而生。
二、理想之光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教育美丽的“乌托邦”。
新教育人认为:“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地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同时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问题的担忧与不满。当然,“幸福”不是片面强调感官的享受,而要加上“完整”。人应该是完整的,人格健全的,包括每个人个性的完整。
新教育人理想的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这样的“乌托邦”,怎么能不让人心向往之?
三、生命之光
“教育·生命”说是新教育的一种境界,更是其教师成长的理念支撑。
“新教育的职业认同,是指生命个体对于职业价值的发现和体认,进而产生的心理归属感,也是帮助教师去践行教育思想的理念支撑,是教师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新教育的职业认同以生命叙事理论为基础,主张每位教师的生命都是一个故事,他既是故事的主人翁,又是故事的作者。能否把自己的生命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取决其本人是否真心用心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生命,在课程中走向丰盈。”这是新教育种子教师们最真切的体悟。
.
四、崇高之光
谁选择了教师职业,谁就选择了崇高。
新教育实验正是把崇高论作为伦理学基础,振臂一呼:“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棵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位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新教育的理想让人崇高,让人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怀。” 新教育人这发自心灵深处的圣洁的道白表明,新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的本真。
五、阅读之光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阅读是新教育人最关心的问题,他们认为:“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与渐行渐远的教育家对谈,是教师成长的前提,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具体读什么?“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学习心理学的经典思想、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人类最好的教育经验及他所教学科的知识精华及成功案例。”
新教育认为,阅读能够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让教育更加美丽。
六、行动之光
行动,是新教育实验的弥足珍贵之处。
“中国教育有许多弊端,但仅仅是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然痛快但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行动论,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行动论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就是专业写作。主要是通过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师生随笔等。“写作就是一种思考,一种加工。教师仅仅站在大师肩膀上还不够,还要学会教育反思,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正如种子教师所言:“真我,在行动中逐渐强大。”
七、共同之光
新教育的教师成长,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不是教师独处“象牙之塔”里闭门修炼,而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共同成长。
师生共同“晨诵,开启生命的黎明”;师生共同“暮省,做最好的自己”;师生“珍惜相遇,许下共同愿景”;师生“共读共写,点亮彼此生命”……
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甚至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一起参与教育生活,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符合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这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教师成长途径。
八、团队之光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新教育主张:“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借助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这是一个极具宽广胸襟、极富于智慧的促进教师成长的举措,因为共同体营造了一个成长的绿色生态环境,教师可以“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八道光芒,犹如八道重彩,绘就了一个主色调;犹如八首金曲,汇成了一个主旋律。那就是——教育家的理想,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智慧。
八道光芒,实质上,就是新教育教师成长的八大特质。高端、前沿,紧接地气,别具一格。在国家“卓越校长领航工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相继出台的背景下,《未来教育家》重磅推出新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报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祝福新时代的教育家从新教育的沃土中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作者为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未来教育家》主编。原标题《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教育 读写生活》——由新教育研究院主办,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31/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413,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80个页码,铜版纸印刷,全年12期,每本定价12元(含邮费),全年144元。
《教育 读写生活》——以国际视野、本土情怀、观点争鸣、实践引领为总体原则,以专业、深入、简洁、实用的精品原创文章,以对订户优惠优先的各类教育活动,致力于筑造一座作者编者读者之间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之桥。
《教育 读写生活》——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探索者的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介绍、分享新教育实验学术建设的最新成果,全面深入地报道展示新教育实验区(校)和实验教师的实验成果和美好故事。
《教育 读写生活》——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教育专职义工、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文库》负责人童喜喜担任主编,并聘请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编委会,共同负责编辑出版发行。
《教育 读写生活》——作为为新教育实验的指南,征订工作作为加入实验区的基本要求,纳入新教育实验区评估、实验示范学校建设和优秀教师的评选内容。敬请各实验区、实验学校本着促进新教育实验交流、支持新教育公益事业的精神,做好杂志的宣传征订工作。
目前,新教育研究院院刊《教育 读写生活》征订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推荐有些实验区校订阅的6种形式。希望大家学习借鉴,做好《教育读写生活》杂志订阅工作。六种形式是:
1、教育局出资,作为学习资料发放给教师,从而促进教师继续教育。
2、作为培训资料,从生均经费为教师征订。
3、作为奖励,奖给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的教师、班主任,或者以省下来的三公经费,征订《教育读写生活》,给教师送去最好的精神食粮。
4、教育局将征订指导数通知到各个学校,由教育局督促各校到邮局订阅。
5、从捐资助学角度,广大与教育相关的企业如新华书店等,以及热心教育的企业家和社会人士,以给教师捐智助学的形式,为教师捐赠《教育读写生活》,回报教育,回报家乡。
6、作为培训资料,直接从培训经费中划拨征订。
以上是目前各地运用征订《教育 读写生活》的几种形式,还有新的方式,欢迎大家创新并补充!
联系人:新教育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杜 涛 15852866977
联系人:《教育 读写生活》冷清秋 15003930124
《教育 读写生活》——加入了解新教育实验区校老师的必订必读杂志;新教育实验理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发布发现杂志;新教育实验区校老师的教育教学指导指南杂志;新教育实验区校先进榜样的创新创造杂志。
《教育 读写生活》杂志2016年
第一期 目录
天地一教室——为中国教育探路
《教育 读写生活》:加入了解新教育实验区校老师的必订必读杂志;新教育实验理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发布发现杂志;新教育实验区校老师的教育教学指导指南杂志;新教育实验区校先进榜样教师的创新创造杂志。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