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子共读,可有奥妙藏其中?

2016-01-30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建]

亲子共读,可有奥妙藏其中?

郑先子

1975年,梅·福克斯29岁,是一4岁女孩的妈妈,在一所大学教授戏剧课。有一天,女儿跑回家,兴奋地大喊大叫:我会读书了!我会读书了那时候,她以为女儿的这个能力得归功于学校老师的教学。可是学校老师说:“我什么也没做啊!我猜她入学前,您一定常读故事给她听吧?

回忆41年前不自觉播种却收获满满的经历,梅·福克斯说:“我对阅读教学一无所知。我之所以经常为女儿读故事,只是单纯地想做好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



[澳] 朱蒂·哈瑞克 绘


你还记得是怎么样开始和孩子的第一次阅读吗?

一起读的又是哪一本书呢?

第一次共读的经历怎么样?

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

……

亲子共读,你是时时产生疑问,还是一直当做好玩儿的游戏?

共读的时间累积起来,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在我以往对亲子共读的认知里,会认为从事艺术、写作、教学等职业的父母会比从事其他一些职业的人更能够理解孩子、接近孩子,也比较能先一步洞见亲子共读的奥秘。所以,读到梅·福克斯这段话的时候,我忽然就感到特别释然,哦~原来谁也不是无师自通地掌握了与孩子共读的秘籍,有什么不二法门,她所做的就是:为女儿读故事,单纯地做好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

而这样的事,你、我、她,身为妈妈爸爸的我们,不是都可以做得到吗?

要是这样就可以的话,事情就简单了——

所谓阅读的奥妙,就是和孩子一起读故事啊。

现在,很多妈妈和爸爸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可以从给他(她)们读绘本开始,亲子共读是童年与爸爸妈妈间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可是,也会经常有妈妈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要读绘本?

几岁开始读合适呢?

如何开始读才是最好的方式?

要对背景资料了解得足够多才行吗?

读的时候要不要教孩子认字?

孩子问问题要怎么回答?

图画要怎么读呢?

……

好多疑问!

这些问题要不要回答呢?

有没有正确的标准答案呢?

一定要有答案才可以开始进行共读吗?


梅·福克斯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最朴素的提示:想到了,拿起书,就开始吧。

梅·福克斯认为做一个普通母亲应该做的事就是给女儿读故事,然后就读了,而且读了4年。4年后“读故事”这件事情在女儿身上发生了神奇的魔力,而她除了得到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外,还得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对朗读的神奇魔力充满好奇。这颗小小的种子彻底扭转了我的教学生涯——使我从研究戏剧转而投入对读写能力的研究。我想,如果读故事能在我女儿身上产生如此巨大而强烈的影响,我没有任何理由将它秘而不宣,而是应该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为孩子朗读故事的益处。

梅·福克斯现在是澳大利亚著名的亲子阅读专家,她写了一本《为孩子朗读——改变孩子一生的阅读秘方》的书。在这本书的前5个小节,她用清晰明了简洁有力的方式既解答了以上各位爸爸妈妈的问题,我认为可以称得上普通妈妈进行亲子共读的黄金守则:

   1. 从什么时候开始?

   2. 每天为孩子读故事

   3. 分享故事(文字与图画)

   4. 聆听“书籍的母语”及1000个故事

   5. 问答是学习语言的关键一步

   6. 固定的仪式感

   7. 持之以恒


从什么时候开始?

从小宝宝来到人世的那一天开始


[澳] 朱蒂·哈瑞克 绘

       从小宝宝来到人世的那一天,就是开始为他朗读的最佳时机,一个简单的睡前故事中抑扬顿挫的音律,可以安抚将开始人生旅程的新生儿和兴奋激动又疲惫不堪的父母,将亲子之音的情感紧紧相系。


每天为孩子读故事


[澳] 朱蒂·哈瑞克 绘

       为孩子朗读故事,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与孩子经营出一种只属于你们俩的独一无二的亲密感。我们一同分享书中的文字与图画、思想与观念、节奏与韵律,也共同经历了苦痛与安慰、希望与恐惧和种种人生议题。在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我们建筑起一个神秘的小小世界,彼此打心底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孩子、书本和朗读者环环相扣,在彼此的互动中碰撞出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小火花,燃烧成为喜爱阅读的热情。


聆听“书籍的母语”及1000个故事
一个孩子最喜欢的故事,

一个孩子熟悉的故事,

一个新故事


学习阅读就好比学习外语,我们必须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一年,为他建立起“书籍的母语”(故事往往能提供较为正式的语法,以及像“很久很久以前”,“从此以后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之类的历久弥新的语句)。对新生儿传输文学知识,就像为他们接种麻诊和小儿麻痹疫苗一样自然。

我其实觉得不必拘泥,可以一个故事,可以两个故事。但随着孩子积累的故事书的增加,有些书他可能愿意反复去读,每天由父母做选择给他们读一本新书。用老书+新书的搭配是一个不错的组合。

一年365天,如果从不间断,不消2年,孩子就已经读了1000个故事啦。

做一点小提示就是,读了1000个故事后,也许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孩子,可以给一点时间,自已编故事!

问答是学习语言的关键一步

在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提出问题,与孩子进行讨论和对话,讨论故事内容、图画、价值观并分享彼此的看法,这些不仅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会训练孩子运用大脑进行思考的能力,提高专注力,逻辑推理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会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已的想法。

故事给孩子提供了睿智的思想和从未听过的全新语句,让孩子们体会到文学的奥妙。

固定的仪式感

特别赞同梅·福克斯对亲子共读的固定的仪式感的强调,因为不止是对于孩子,对于父母的放松和休息,以及与孩子一起沉浸在童话故事里,都特别重要。而且我也很相信大多数父母也是这么做的:

每天晚上在同一个地点、同一时间,准备一个坐垫或枕头,身帝放着同一个毛绒玩具,以及相同的几本书。

按照专家的说法,孩子们喜欢规律生活带来的安全感,他们也需要从规律的作息中建立对外在世界的确定感。

持之以恒

  • 重要提醒:不要背负使命和压力

       父母不用把朗读当作“这是为了孩子好”而严肃地看待这件事,甚至奉为佳臬,因为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忘了自已正担任朗读者的角色。

  • 氛围:一定要轻松和谐。

       以上就是普通妈妈都可以做到的亲子共读守则。



       那么,在梅·福克斯的《为孩子朗读——改变孩子一生的阅读秘方》里,她还说了什么呢?

      现在,我虽然是国际读写能力顾问,同时又是一个专业作家,可我最热爱的依然是普通母亲这个身份。因为,为我的女儿朗读是段奇妙的经历,那些神奇的故事书将我们紧紧相系,通过分享各式各样的故事,我们更了解彼此,也更深爱对方。然而,我经常给琪琪朗读故事,竟然能使她自然而然地学会阅读,这是我从未料想到的意外收获。

      原来,只要每天有那么一段亲子共读时光,就够了。


    《为孩子朗读——改变孩子一生的阅读秘方》一书的全部内容目录,本文内容仅参考了前5小节。

目 录

1.神奇的故事书

2.阅读的魔力

3.出生、脑部发展与其他问题

4.朗读的魔力

5.持之以恒

6.照我这样做

7.善用巧思

8.阅读的第一个秘密:出版物的奥妙

9.阅读的第二个秘密:语言的奥妙

10.阅读的第三个秘密:生活常识的奥妙

11.融合三个阅读秘方

12.书!书!书!

13.电视:好与坏

14.棘手的事

15.一对父母的喜悦

        (文章来源:启发童书馆微信平台;作者:郑先子。)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