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玲說》編輯手記: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
紅瓦 / 文
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但凡喜歡讀點東西寫點東西的文青,尤其是女文青,哪一個沒有受過張愛玲的沾溉?
她的蒼涼手勢,她的世故,她的刻薄孤僻,她的不妥協(奇怪,信手拈來的為何都是負情緒?!)……偏偏又不得不服膺她那要命的才情,隔了這麼多年看都不過時。
剛拿到這本書的編輯任務,劈面就看到「愛玲說」,極大地刺激視神經。作者劉紹銘教授,人在學院,是資深的翻譯家和文學研究者,同時也是廣受歡迎的作家。學問好,性格好,我跟他談笑風生,在電話中。一想到自己的文青歲月,難免虛火上升,攬鏡自照,立志要做出一本配得上張愛玲其人其文的書。
翻開文稿才看到,作為新大陸的新移民,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張愛玲並沒有充滿「生活的歡悅」。為了稻粱謀,她數度在美國的大學尋找工作機會,卻苦於沒有博士學位,無法找到穩定的教職。其間短暫的幾份工作,也因為她不夠長袖善舞,動輒得罪人,終於沒有紮根。
這樣一個「除寫作外別無其他謀生能力」、又一心要超過林語堂的女作家,來到美國,生活中處處碰壁,寫作事業上也一路坎坷。無論是舊作的英譯,還是新作的試讀,她的英文被劉教授拿著放大鏡一句句一字字看下來,難免砂石與珠玉混雜,偶有佳句,也難逃整體缺乏「用英文罵街撒野的能耐」,沒有「母語的溫暖」。沒辦法,誰讓她的中文那麼好。
在宣傳稿上,我草擬了這樣一段話:
「祖師奶奶」張愛玲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哀榮極盛,愛她、讀她、憶她、批她的作品早已蔚為大觀,仍然不能道盡她的「好」。本書獨闢蹊徑,講的是她的窘。
嘖嘖,「獨闢蹊徑」這樣的詞都冒出來了,背後是一個編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智慧。
是真的窘。孤身在香港做編劇工作的張愛玲在給美國丈夫賴雅的信中寫道:「暗夜裏在屋頂散步,不知你是否體會我的情況,我覺得全世界沒有人我可以求助。」那個拒人千里的張愛玲能這樣「示弱」,也是看得人眼睛一熱。
很多人因為張愛玲的傲慢孤僻而對她有偏見,也有一些人不計較她的性格,珍惜她的才華,留了下來,成了她的朋友、知音。在這「寒噝噝」的世界中給她最大的寬容和友誼,最著名的就是夏志清教授。可是看到劉教授的這本書,覺得他對張愛玲的癡情也不遑多讓。
書中時見劉教授一面秉持學術原則討論她的文字,一面又神往地回憶初見張愛玲的場景:
時維1966年6 月,劉紹銘教授在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一個會議上第一次見到後來被王德威恭稱為「祖師奶奶」的張愛玲,「那天,張愛玲穿的是旗袍,身段纖小,教人看了總會覺得,這麼一個『臨水照花』女子,應受到保護」。在見面之前,劉紹銘已從夏志清先生那裏得知,張愛玲那段日子不好過,這也是說,「在初次跟她見面前,我已準備了要盡微力,能幫她甚麼就幫甚麼」。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本夾雜文壇和學林掌故、既學術又八卦、既嚴肅又活潑、既苛刻又柔情的書,儼然秉持著「友直、友諒、友多聞」的崇高原則,不虛美,不隱惡。
可是問題是:這麼好的書應該長什麼樣子呢?
第一階段:博覽群書,做literature review。然後,我發誓要突破固有偏見,不要跟張愛玲沾邊的任何意象:花、旗袍、上海、手稿筆跡,到後來打擊範圍日益擴大,不要人物,不要人,動物也不要。一個被我認為充滿了沉默不語的冰川和深藍色河流二分畫面的封面就此問世,如我一開始要求的,人跡罕至,可是看起來不明所以,還有人說覺得像《白夜行》的。
第二階段:妥協,cliché就cliché。苦苦鑽研張愛玲的照片集《對照記》,想要找出別人沒用過的照片,做出別人沒做過的效果。可是找來找去,還就是出鏡率最高的那兩張最有意思。選了其中一張,簡單地擺擺,可是一看到都知道是張愛玲。真的以為人生就這樣了,拒絕再有浪潮。
第三階段:驀然回首。同事向我推薦了一位外國的插圖畫家,看她的portfolio的作品都是柔嫩的水粉調、歡快輕盈的顏色。為了吸引年輕讀者(是的,您沒看錯,我們就是想吸引您!)我決定冒險,請她照著那張照片畫一張。一開始我沒有限定色彩風格,她自己根據我提供的資料,直接做了現在這個棕紅色基調風格的作品。後來經過幾次修改,很快就定了下來。劉教授拿到樣書之後拋出一句有趣的形容,說封面上的張愛玲美得「仿若妖姬」,這是最好的稱讚。
插畫家Marta Spendowska筆下的張愛玲
張愛玲的玉像,印在米黃色的fancy paper上,看起來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懷舊感。拿到實物的瞬間,我有點懷疑能用它來召喚年輕人。取法乎上,方得其中,這種天妒英才的事情時有發生,可是我寧願相信是張愛玲自己的力量在作法。在《金鎖記》一開頭,她寫道:
年輕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
這本書,合該長這個樣子。
──────
以下書影,感謝書友 新浪微博@米與書
微信內回覆 3,查看港中大【文學與文學研究類書單】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購書頁面
~~~~~~~~~~~~~~~~~~~~~~~~~~
點擊標題下方的「不激不随」
或長按下方的二維碼
關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公眾號
跨越邊界,和我們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