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三个钱袋子”?| 愉见财经 【伴读】
01
我有一个朋友最早是在加拿大的某个金融机构里为客户做财富管理的,他不久前才回国,进了某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有次闲聊,他说国内的那些土豪客户让他活得很憋屈,毫无往日那种作为“Banker”存在感。
我问怎么个水土不服了。他说,他曾经的一大块工作,是帮助客户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厌恶程度,理解自己的生活、工作、娱乐、医疗、教育、财富传承等各方面需求和流动性配比,从而做好所谓“三个钱袋子”的资产配置,把大的格局配完了以后,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讨论周期性的策略调整,以及每个篮子里要采购进哪种鸡蛋,也就是再来挑选细的投资产品或者说标的。
所谓“三个钱袋子”,是指:
1,短期流动性。
2,中长期投资。
3,风险投机(高风险高收益品种)。
可是回到国内,我这个朋友每每问及他的客户是怎么做资产配置的,他的客户一般会把自己所有的投资品种一股脑地抛出来:“哦,那个啥,我这儿有套房、那儿还有房、买了哪家哪家几百万的信托、还有多少多少股票、哦最近听说港股好又买了哪个哪个港股。”
当我朋友问客户,是怎么规划自己的配置的,对应到上头”三个钱袋子”的部类里分别是如何安排的。一般他的客户都会表现出,从没认真思考过,或者,有必要那么教条么,反正能赚钱就是了呀?
当我朋友从财富管理理念的源头去说如何规划时,据他说很多情况下,他根本说不了两分钟,对方就会插嘴说,哎,那现在去追港股还来得及吧太晚了吗?你说的这个什么投资,收益能超过10%伐啦?甚至还有人当场报出一个股票代码,说是张三李四给了他一个所谓内幕消息,叫我朋友给看看K线图。
我这朋友关于“Banker”的存在感就这样碎了一地。他感觉他现在在别人眼中,更像是个卖产品的、做销售的、拉资金的;甚至于,伺候人的:因为他还干过替大客户的丈母娘预约专家门诊、替客户海外留学的孩子联络当地住宿等。他自嘲人家海外私人银行的银行家是客户家族的财富管家,他倒好,财富不一定管得上,这管家的杂活儿倒是先做起来了。
02
好了故事听完,下面来说正题:“三个钱袋子”,也就是所谓的资产配置。
其实“愉见财经”想说这个话题很久了,但总觉得似乎还有点早,所以想等一等。
一来,国内很多市场畸形的“刚性兑付”还没有打破,这就导致风险都藏匿、分摊、或者往后滚雪球了,这种不正常的市场环境,反而会让好的做法遇到尴尬。
二来,国内的很多资产类型,有的还空白、有的还不成熟、有的还没放开,还有一些,在国内投资人片面追求畸高收益的非理性群体效应的温床之下,做着做着,就被骗子占领了市场,好产品反而因为收益不够吸引人、投资效果不够立竿见影、宣传不够信口开河刺激到位等,靠边站了。
但是等着等着到了今天,觉得虽然还有一点点早,但已经差不多可以说这个选题了。那种莫名奇妙的刚兑,正在逐个地被打破;此外就在近一两年,我个人感觉市场和机构们也进步很快,像FOF啊、一些消费金融的ABS啊等等等等这种资产品类,都已经在慢慢建设起来了。就我采访过的机构而言,感觉像平安、招行等银行的私行部门,还有一些非银财富管理机构,比如宜信财富和IDG等一批排名靠前的VC在合作的FOF产品等,都已经为不同财富阶层的人群,把之前的一些配置的空缺点给填充起来了。
03
其实理念很简单,就是每个投资人都有必要给自己的财富在“三个钱袋子”里做一个配比。第一个钱袋子,有一种说法是留出可支撑6个月左右的必要开支,放在流动性比较好的资产篮子里。余下的怎么配,其实文无定法,根据每个人的人生阶段、家庭情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再做调整。
比如我采访过的前汇丰投资管理公司亚太区行政总裁Blair C. Pickerell,他有次就说,他的配置比较保守,所以是第一和第二个“袋子”都比较大,第三个比较小。他说他甚至会在第一个“袋子”里放差不多够三年的备用,那相对而言流动性教好的袋子也就意味着收益不会太好,但这是他的个人决策,因为安心呀,即便万一突然发生了什么紧急状况、或者突然失业了之类,那日常家庭生活开支也会无忧。当然他的第二个“袋子”占了大头,第三个“袋子”对他个人而言则不那么重要。
当然换到投机机会、短期投资机会都更多的亚太区,或者是换到还在财富积累期的年轻一代,他们可能会调降第一个“袋子”的比例,而增加第三个“袋子”。权重因人而异,只要是适合自己的、自己想清楚的,都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尽量不要毫无规划、打到哪里是哪里,那样的投资会高一脚低一脚,也许是能逞一时之快,但并不利于整个人生、整个家庭的收益曲线平滑向上。
04
下面给大家讲讲正、负面的案例。
去年年初,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大意是借他10万块钱救个急,很快能还。我当场笑掉大牙,还打电话去骂他是不是在群发信息,测试朋友们的忠诚度呢?所谓俗话说,不到借钱的时候不知道谁是真朋友嘛。
我之所以这么不怀好意猜测他,是因为他老是得瑟自己股票炒得多好多好,股票账上就有几千万了。你说这种人跑来借10万元,不是被盗号就是讲笑话吧。
结果他说是真的,他是真没钱了。原因就是他99%的钱全在股市里,这还不算,他还是加了大杠杆去玩的。结果去年初,啪啪一熔断,杠杆一上、泥沙俱下,基本上就被割没了。谢天谢地还剩一只重仓的票子停了牌,但就是因为停牌关在里面,什么时候打开还不知道,所以他就突然就从“土豪”变“赤贫”,没钱用啦。但家里房贷每月要还、孩子教育每月花钱、自己吃用开销手脚也大惯了。于是只能借钱。
你可以说这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在作祟。但换个视角,这家伙不也完全没有资产配资的理念嘛,所有鸡蛋就放他自以为最在行的那个篮子里。成也萧何败萧何。
和这个朋友类似的,还有“愉见财经”采访过的P2P倒闭案例里,大量的退休职工、还有那种动拆迁拿了补偿款的。真会把自己用来养老的、或者是原本打算给儿子结婚买房用的补偿款,大比例地往一个P2P里投。一样让人无语。
我还观察过我另一个朋友,完全是无意识地在分散投资着,有点当零花钱放在微众银行活期,其实说白了就是投了T+0的货币基金,有点钱当时跟风还换了美元,有点买买银行理财,有点钱用来炒炒股票。
某天她不知道哪里听来一只股票的消息,说这股票可以再涨一倍。她一开始无非是把自己其它股票抛掉买了这只,后来这股票还真涨了,于是她后悔了:“啊呀早知道把其它钱都拿过来投喏,那现在就不是赚一两万块的事情啦,那就是十几万赚好了。”她这么想着还真这儿做了,货币基金赎回,买这股票,美元换回人民币,买这股票。
现在的行情,哪有一口气涨的。过两天这股票又回调了。涨的时候本金小、跌的时候反而本金大了。这下她战术打发阵脚全都乱了,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觉得这个“怎么办”,不应该光光是讨论这个股票明天是涨是跌,而更应该讨论讨论,你愿意配置到二级市场这块的资金,比例最大应该是多少?
比如10%、比如30%、比如每月收入的10%就进入这个“袋子”。那就是想清楚了,赌了也不怕,不管你是技术派还是跟风派,站队政策还是炒题材,喜欢看业绩还是喜欢看K线,这就是个概率论,分析下来赢面大就去搏,输了也不怕,反正这个资产配比,就是专门用来搏高收益的。(当然除了股票以外,还有其它很多可以归到这一类的投资方向。)
有人也许会问,如果我只设定了20%在这个“袋子”里,但我又的确觉得这里有一波机会,怎么办?两种办法,第一种是,阶段性调整这个袋子的比例,比如想清楚,预估这一波机会大概是半年,那就半年内调节比例到25%(不过我开篇那做私人银行的朋友并不建议这么做,他建议用办法二);第二种是,大的资产配置比例不变,但增加这一布类的投资杠杆,一比三、一比五去做。这样,投对了反正也赢了好几倍,投错了对长期财富安排、短期生活开销也都没有什么大影响。
要的是,这辈子,生活质量稳定地每天都好;
而不是,好的时候钱不当钱、糟的时候又一分钱掰两半用。
05
最后再普及一些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基本思路。
第一,是宜信财富在《2017年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中提到的资产配置“黄金三原则”——跨地域国别配置、跨资产类别配置、和建议可以开始超配一些诸如FOF的另类资产。
其实像耶鲁大学校际基金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配的,几十年都坚持科学配置,就能跨过个别类别资产涨涨跌跌的周期,从长期来看,平均下来可以做到每年两位数的回报。
以上这三个原则里,第一和第二个,还是值得高净值人群去配一配的:比如在合规的前提下,不要把千万资产都放在人民币资产一个篮子里;也不要因为房地产还没经历过完整的周期大家都一味看涨,就把所有都赌在了房子上。这个组合可以覆盖房地产、金融投资、保险资产;有权益类也有固收类;有长期投资也有一些短线操作,等等。
第二,是想进一步说,在跨资产类别这一项里,要提醒大家关注到所投标的的“底层资产”。不要这里看似投了个信托,结果扒扒扒到底层是个三线城市的房地产,那里又投了个私募,结果扒扒扒到底层还是三线城市房地产。这样表面上看,好像做了配置了,但穿透到底层一看,还是风险过于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