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舍基:如果你为人们喜欢做的事付费,他们喜欢的程度会下降【上海精彩演讲(上)】
从BBS,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社交媒体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应该如何利用这些社交工具?
4月10日,互联网时代最伟大的思考者,《认知盈余》《人人时代》作者克莱·舍基来到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的讲台,深刻剖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带来的组织力量,本文为其演讲实录(上),明天将推出(下),敬请关注。
演讲|克莱·舍基
整理|小念念
摄影|严飞
演讲内容|社交媒体的变化;企业如何运用社交媒体的变化
现在,人们都有能力利用新的社交媒体做交流。这这个新技术的时代,我们使用的工具是一样的。从这些工具中,我们可以找到相互协调交流的方式,所有的组织都要适应这个变化。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组织要充分搞清楚这些工具带来的变化对他们有什么作用?如何加以转化?人们正在从消费者变成协调者,那么企业如何利用这种变化,而不是简单被颠覆?我会用日常变化的例子来说明问题,阐述变化以及应对变化的方法。
我从2002年开始研究社交媒体,《人人时代》和《认知盈余》这两本书也都被翻译成了中文,并且由马化腾替我写序,我很感谢他。
这两本书的中心思想我也简单和大家分享下:《人人时代》的主题是讲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改变世界;《认知盈余》讲如何改变世界。
第一个例子:有两个小偷,他们撬了汽车后备箱,偷完钱包后找地方躲了起来,发现钱包里面有12万。他们很高兴地把钱晒在床上,其中一位和床上的钱躺在一起,另外一位就拍了照片,然后发在QQ上,说已经致富了。
而这之后,警察很快就抓到了他们。也许我们会说他们是世上最愚蠢的小偷,但恰恰从中反映的是他们的炫耀心理,炫耀的心理超越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心理。
这个时代改变太大了,以前我们认为明显是很愚蠢的事情,通过社交媒体之后,人们也会去做,而且用了这个工具后,大家经常会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那么,什么是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是可以让群体互相沟通的工具。20世纪的时候并没有社交媒体,以前是单向传播,是一对一说话,比如供两个人通讯的电话。
而现在的社交媒体是针对群体交互的,社交媒体把交流的范围放大,它的辐射规模像电视一样非常广泛。
这些社交媒体的出现,使我们拥有极大范围内双向和多向沟通的能力,也带来了众多的交流解决方案。
美国高级研究局是互联网早期的研究机构。他们研究人们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如何相互协作。他们于是在各地放了十个汽球,各自漂浮在空中三四米的高度,每一个气球都可以被看到,但是除了他们以外,没有人知道10个汽球在哪里。
于是他们举办了一场挑战赛,人们可以随便使用工具和手段,只要能告诉他们10个汽球的地点,就给4万美金的奖金。其中一个团队MIT说:“没问题,只要让目击者告诉我们就行了,然后大家就可以一起分钱。”
他们觉得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有一个宣传让大家知道的问题,如果在电视台做广告,费用很贵,所以就悬赏,如果有人自己报告地点,或者把认识的线人告诉我们,都有悬赏。
在美国,有Facebook和Twitter,他们大量发布这个信息,问有没有人看到气球,MIT最后还真的领奖了。关于这个团队,还有一点很重要,只有他们准确找到十个汽球的地点,其它人都最多找到8个、9个。
还有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时间,研究机构给的挑战赛时间是40天,但MIT在9个小时内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比挑战默认的时间快了80倍。
这就是技术改变世界的例子。
技术并不会让困难的问题在本质上变得简单,但是可以让原来变得不可能接触到的问题变得有可能,如果他们没有借助技术,是没办法做到的,而且他们竟然可以一分钱没花,半天就做到了。很多组织在怎么解决新产生的问题上,其实通过新工具也可以有很多手段。
以前所有媒介渠道做的内容和信息都是一模一样的,通过电视、广播、电台一把撒出去。不管是电影、杂志,都是同一条信息被广泛发给同一个受众体。
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非常支持群体的沟通。因为有互联网的存在,现在传统媒体工作的人播放一个节目,或者在报纸上刊登一篇文章,立马就有很多观众发出声音了,会产生很多的评论。
对媒体工作者而言,这还不是最大的变化,在现在的网络沟通当中,只要你有智能手机,他们互相之间也是联通的。
我们用数学计算下,就知道彼此多少连接点。以前是上层决策、拍板,下面的人去执行。
但是如果到了边缘部分,很多人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不止购买消费产品,而且还进行交流。他们不在你这里打工,也不会为你打工,他们跳出内部管理的层级机构,非常自由,爱干嘛干嘛,还可以互相协调,那么,这就是一种新的组织结构的变化。
新组织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一些业务发生转变,比如美国的唱片行业。在美国90年代的时候,唱片公司录制唱片是非常赚钱的,他们有很多的钱不知道怎么花,赚钱赚到手软,可能每天都要头疼做各种各样的投资。他们就像市场上所有的业务,一边提高价格,一边降低成本。
后来,出现了一家音乐文件共享软件公司Napster,他们说把CD唱片插到电脑上,就可以用文件转换器把音乐转成MP3,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音乐,相当于给每个用户一个音乐盒。
然后用户可以将自己电脑上的歌曲目录与别人分享,供使用者下载,如果你想要某首歌曲,你可以直接从那些拥有这首音乐的用户电脑上把这首歌拷贝过来,这个软件相当于空中储存库,或者就像是一个音乐黄页。
结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集聚了成千上万个盒子的用户。这是一个很大的颠覆,唱片产业很讨厌这样的做法,因为拷贝既不花费任何成本,也不会带来不便,但是唱片产业的生意就出现危机了。
于是,一年半时间,唱片产业发出截击命令,这个软件也因此被杀死了,所有分享的系统都被破坏了。唱片公司很高兴,以为一切又尽在掌握之中了,完全胜利,又一统天下了。于是他们又继续回去卖高价格和低成本的唱片。
结果,没想到后面发生了这类软件公司的井喷现象,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公司,它们建立在这个理念基础之上,而且消费音乐的人们都表达了这个愿望,人们都想控制自己的音乐,于是这种公司秉承了Napster这种精神,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唱片公司虽然获胜了,但还是出现了失控,软件所代表的技术和故事打败了对方,因为人们都不想买CD来听音乐,人们都知道,唱片公司到录音棚录制的时候,只有三首左右的歌属于精华部分,其它歌曲都是填充,但是都一并把所有歌曲放在CD里,其实最后也许只是卖了三首好歌。
Napster的模式让很多人认为CD是很愚蠢的产品,一旦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意识,就回不了头了。所以,打败音乐垄断的原因是一个故事。一旦很多公司看到这种趋势,不管是潘多拉音乐盒还是iPod ,一旦这些组织看到用户到底需要什么,那么唱片公司就不可能改变了。
技术改变了音乐产业的格局。这是一个社会的变革,社会变革和社会技术革新一向是一同到来,当人们了解到这个新需求的时候,整个行业都便好了。
人们经常低估自己的价值。早期的因特网非常小,可以用一张纸画出所有的机器,但它依然是互联网。当时的计算机很大,它的处理能力比我们的手机小得多。
互联网刚建立的时候,人们不知道怎么使用它,他们问自己:“我们现在有了网络,要创建什么样的工具?”
当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人们想用其它电脑的资源,所以,出现了第一个程序就是帮助人们连接到其它电脑;第二个想法是用户想要接触到其它电脑里面计算机的文件,所以,出现了新的连接技术。
当人们了解这样的做法不一定那么顺利和成功,而且在别的计算机里的东西,不一定对自己有用,而后就又发明了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的出现不在原来计划之中,但是因特网的流量70%被用在这里,结果,早期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存储和处理器,而是它的使用者。
他们想到电子网络应用的时候,每次都是想到接触到其它的数据、其它的人、其它人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点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样的情况今天还在持续。
随着互联网的扩张,搜索、电子商务、微博、微信等等这些应用都在改变人的行为。人们会看到,这些工具、技术确实在改变人的行为。不要过高地估计数据的价值,不要低估使用者的价值。
差不多十年以前,Cba是美国地方的一个药店连锁,他们要开始销售一种一次性的录像机,每台费用折合人民币不到200元。
虽然是一次性的,但也可以再次使用,这种摄像机可以拍录像,然后把它载下来,Cba可以把图像部分刻盘给你,然后再次回收一次性录像机,然后再卖给其他人。这样的营销行为可以降低每个单独使用者的成本,所以售卖价格低。
这个商业模式的问题在于用户本身,一旦有人拿回家自己打开设备,然后可以不用规划机器就可以自己把内容导出来的话,那么其它人也能了解到破解的方法。
Cba公司说用户不能这样做,用户不能拥有机器,如果他们不拿回来,公司就亏钱了,Cba说他们公司遇到大麻烦了,必须组织一个活动教育消费者。如果你要去教育你的消费者,你其实就是在花去大量时间,等于你在购买时间。
Cba希望告诉别人,买完之后要还回来。但是人们不会去买不属于他们的东西,所以教育活动没有奏效,Cba业务一下子崩溃了。
作为一家企业组织,它低估了协同的作用以及给自己业务所带来的破坏性。Cbs并不做硬件,硬件由其它公司做,他们只是给想法,让别人去生产。
遇到这个市场问题,生产商并没有觉得是自己遇到了,生产商想:“为什么我们不自己生产,然后卖给消费者?”
于是出现了Flip这样的摄像机,这不仅是最成功的摄像产品,而且是在手机出现前的唯一一件录像产品。你想要改变消费者的想法,还不如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想法。
同样一个东西,Flip公司靠它赚钱,Cba靠它一败涂地。Flip带来了新的市场,倾听消费者心声,知道消费者希望做什么,这样的决策和策略对组织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2012年的时候,有一个叫“看不见的孩子”的组织,他们要传播一段《Kony2012》的视频。这段视频只是出现在视频分享网站,而没有出现在其它地方。这是一个被分享最广的视频,有一亿人看过。
在视频当中,他们靠视频打动观看者,在视频里面告诉大家如何去分享这个视频,从而可以不用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视频发给其他人,让他们也可以看到。
其实,这个组织是如何扩散的呢?是怎么迅速吸引到一亿观看者呢?这不像随意系统的扩散,它比平均扩张速度快很多。
快速扩散的秘诀是:有的时候是在一个网络密集分享和传播,然后又跳到另外一个网络。这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处于协同的团队和组织,从而进行信息地快速传播和放大。
冰桶挑战这也是很好玩的例子,一下子就成为世界级的现象。不同的是,《Kony2012》是事先没想到如此的成功,而冰桶挑战是一开始由名人来做愚蠢的事情,所以一下子吸引了眼球,然后快速传递信息,通过网站迅速在全球扩散了影响。
人们有能力用他们的自由时间做一个大范围群体的事情,那么,我们来介绍下《认知盈余》。我想用一个美国的例子,让大家可以普遍了解。
在2009年的时候,我需要找一种方法进行测量,测量一个组织方面的能力。我们找到了维基百科,这是全球最大的群体合作项目,我当时看它的时候,它集合了一亿小时的自由时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涉及到大量消费者的行为。
也就是说:维基百科占据了群体一亿小时的时间。如果和全世界盈余时间相比,比如跟电视对比,因为这是在每个国家最占用大众盈余时间地地方。
电视机所占用的休闲时间,每年在美国有2000亿小时,从图形来表示的话,维基百科只是占到电视机小小的方块、小小的片段。
也就是说,维基百科的情况是:每隔一个周末,有人做一点点维基百科的编录工作,其它时间都在看电视。无论在美国还是全球其它地方,电视机占用休闲时间太多太多了。
如果我们好好利用,是可以产生很大价值的。但是,你会疑惑:这些编录者不是维基百科的员工,维基百科不能发号施令加以管理,却能运作起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全世界的休闲时间如何加以利用呢?
我们先看个例子。刚开始,“中国”这个词条的解释,就寥寥几行,而且含糊其辞。现在关于“中国”的词条解释,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分章节,从各个方面介绍中国。
原来寥寥几行的词条如何演变成这样丰富?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词条由3000多人进行编辑过,共编辑了8000多次。
但是,大多数人编辑不到3次,有一些人也只是加进来一些解释,然后再有一些人来整合编辑,所以,大家都贡献一点点,就把它组装起来了。
这里可以看到关于“中国”这次词条贡献的用户图,左边是最活跃的用户,第一个人贡献了200多次编辑,我们可以发现贡献的用户非常不平衡,有三分之二的用户只编辑了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就和我们刚才所说的假设情况完全相反,不是每个人贡献很多,而是一个人把大部分的工作都干了,其它人只做了一点点偶然的小贡献。
要管理这样的不平衡,对所有组织都是有难度的。未来的管理,不要想所有人都贡献作用,而是要因地制宜。一如红汽球挑战一样,很小贡献可以产生很大价值。
以前组织都认为付出和贡献成正比,大家群策群力,但是在维基百科上,我们看到非常失衡,很多人是非常小的贡献,但也许一个人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价值。
有一个女人,她发现在肯尼亚一次正义的大选中,因为很多人不满意,所以有了很多暴动,但没人知道暴动在哪里,因为信息被封闭了。
这个女人是一名律师,她创造了一个网站Ushahidi,她说:“我要知道所有的暴动在哪里,给大家提醒。”她觉得自己一个人做不过来,所以就在博客征集参与者,然后有两个人过来帮忙。
这个网站做什么用呢?就是大家如果目击到哪里有暴动和骚乱,大家可以通过短信和邮件报到这个平台,然后生成一个动态地图。
有了这个网站,现在在肯尼亚,你肯定知道哪里有暴动。而当你是一个人目击的时候,你肯定不可能知道所有的暴动。
这个网站的价值不仅如此,她成立这个网站不久,就被用于墨西哥的选举当中,包括海地地震、日本海啸等等,都用这个平台显示动态。
Ushahidi在短短的时间影响力就遍布世界。如果你想对组织有贡献,你不需要做员工,你稍微出手相助一点点就可以。
这个组织现在可以被利用的时间和认知盈余,放到10年、20年前是办不到的,然而现在借助互联网工具可以做到。关于这些工具的设计,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一些关于动机的对话。
人们为什么有动力去这样做?人们应该拿多少钱做这些事?大家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在组织里面,你干不好就罚你。
但是维基百科的人,他不拿你的钱,也就不能被你炒掉。但他们为什么还可以在为维基百科工作呢?传统企业一直依赖外在的激励,用职位和薪酬去压你。他们缺失了一个视角,其实真正的激励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是内在的激励,你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有一个搭乐高积木的人,代表了自我激励的人。他用乐高搭了这个“泰姬陵”模型,包括前面水池的倒影。
这个模型是花了很多精力去做的事情。其实这不是他的本职工作,而是他的爱好,而且他还搭了非常多次,乐高公司自己也搭了,但是效果还不如他这个业余爱好者的好看。
他的动机在哪里呢?是爱好!他愿意发挥自己的特长,还有悠闲的时间,他愿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是做完自己很擅长和有成就感的事情。当我们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别人会不会崇拜我?是否可以为大家分享更多成果?这就是社会的激励。
乐高最早不想让用户自己去搭积木,他们觉得应该由他们出各种版本,他们说了算,比如“泰姬陵”。乐高这种行为,不但没有触发用户的激情,反而让用户反感。过了几年,乐高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只把积木卖给用户,只买积木,不卖模型。
他们开始欣赏用户的聪明才智,不再跟用户斗争了,用户自己爱搭什么就搭什么。后来用户还出了拍乐高的电影,彼此之间还相互交流。
乐高不再和用户斗,不再宣称自己才可以模型的创建者之后,用户的激情反而被激发了,很多爱好者建立了积木百科,买更多的积木,而这对乐高也是好事情。
如果搭积木可以创造出更多创新的想法,用户就会买更多的积木。从90年代开始,乐高不再控制人们搭积木,或者怎么用积木,他们只是希望用户去买更多的积木,让他们自己去拼。
乐高学到了什么?乐高学到了音乐产业出现的状况,唱片行业并没有做出像乐高所做的选择,也并没有提供用户想要的东西。
而乐高不再与用户对抗,而是合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般的人和工作者之间的行为有如此大的区别,这并不是工作和玩耍之间层次的差别。
在1970年,人们刚做这方面研究的时候,就注意到工作和玩耍之间的差别。有一个大学研究者,他说:“我们提供积木和图样给大家,然后告诉大家有很多种拼的方法,大家有了这些图就知道怎么拼出图案。
我们做的第一个测试是:看大家半个小时内可以拼出多少形状?拼出怎么样的形状?”
虽然他说这是试验,但是并没有说实话。他跟学生说了要求之后,告诉学生他现在要到其它房间去输入了一些数据,然后半小时后回来。然后他到了隔壁,通过单面的玻璃进行观察,看到这些学生在不断地拼积木。
然后,他又再叫另外一群学生过来,告诉他们:看谁能更快拼出形状,每次拼出多少,就会给一定的金钱数目。然后他又消失了,再到隔壁进行偷偷观察。
这些学生在感觉拿到一定的奖励之后,就没有兴趣去拼了。这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在没有拿到报酬前的拼图很有动力,但是收到关于可以收到金钱的承诺之后,他们就没有兴趣和动力一直拼下去。如果你为人们喜欢做的事情付费,那么人们喜欢它的程度就会下降。
如果这不是一个老师的实验,而是在企业出现呢?为什么企业有的时候会用小额象征性的方式来奖励员工?这里要表达的观点是:有的时候,你对员工做的事情甚至会破坏原来的体系。
这里有一个网络论坛Howard,人们在里面讨论他们对自己手机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这是最早期专门讨论手机的论坛。大部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人们会在上面讨论运营商,分享手机可以做什么。
比如:三星T509如何定制手机铃声。这些成员花了很多大量自己的时间来做这个事情,然而如果是三星自己来做,都做不到这么好的论坛。
成员们在这个论坛做这些分享,并没有得到任何报酬,他们只为自己做,为感兴趣的事情做贡献。这些人是论坛的使用者,并不是员工。在这些网站上、BBS上,如果使用者在乎彼此,他们就能够抱团。对一个企业来说,他认为用户抱团了,就不会在乎公司的感受和想法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如果你为这样的人建立论坛,你会认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再是你的产品,你就会遇到大麻烦——客户的忠诚度。但是,其实你可以打造一个这样的平台,让大家自己去创造价值,不要去打断。
要开始新的业务或者改变自己的业务,首先你要创造一个环境,让大家去讨论,然后就可以知道大家的想法。这样做,并不是把自己弱点暴露出来,而是带来强大的创新力,从用户这里学习东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亮瞎眼的颠覆式创新研习社2015课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