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马佳佳、齐俊元对话60、70、80后:我们什么都没干,你们别拥抱我们【研习社90后专场对话实录】
60、70、80、90后的企业创始人们在一起对话,面对“有趣还是有用重要”、“怎么看待大学生创业”、“60、70后看不惯80、90后什么”等问题,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7月12日,在颠覆式创新研习社《90后新生代的互联网世界观》上,四个时代的代表们一起嗨了一回,以下为对话实录:
*从左到右依次为:
90后:teambition创始人齐俊元
90后:high女性社区创始人马佳佳
80后:行动派创始人琦琦
70后:白熊e管家创始人博凡
60后:印象股份创始人姚虞坚
主持人
“有用”和“有趣”哪个更重要?
60后姚虞坚:我们60后,更注重情怀,有用、有趣都不重要,重点是感觉好不好。
70后博凡:从服装大家都看出来了,我和姚虞坚就太保守了,我发现所有90后演讲嘉宾都是拖鞋短裤,90后特别彰显个人主义。我觉得应该是好玩,等好玩以后就会发现在哪里有用。大家创业也好,交友也好,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好玩,如果要懂90后就得贴着90后走,我就是贴着90后走。
80后琦琦:有用和有趣的话题,我之前可能会选择有用。后来发现,有用的东西可以吸引70后、80后,并不能完全吸引90后。
比如我们做公众号,文章都是我自己筛选的,干货和信息的,但是粉丝数一直上不去。后来换成90后做,他们就把整个画面做了改版,文章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有趣,粉丝不断上升。所以我觉得应该在有用的基础上加有趣的东西。
90后马佳佳:我也会关注95或者98年后做什么,出现了一个我不理解的现象,就是游戏直播:自己不打游戏,看别人打游戏。我一开始非常不理解,但是这个行业非常火,很多人看,这些人同时开淘宝店,宅男们还会买零食,这事有用吗?根本没有用,就是做游戏直播最有名的那个人发明了这句话“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他的受众就爱听这种话,因为代表了急速的反转。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用户为什么抛弃了你》,你一直问他需要什么,他需要这个你给他这个,两三次之后用户就把你抛弃了。没有任何惊喜感,都是在设定范围之内的事情。
越是很勤奋努力研究用户的,把用户伺候得很好的人,反而会被用户抛弃,因为喜欢一些捉摸不定的东西。如果做一个事很累,没有荷尔蒙的刺激感,其实可能是错误的,会被人抛弃。最好维持在有趣的范围之内就把有用这个结果达成。
90后齐俊元:我觉得这个是伪命题,琦琦说选择一些好的文章给用户看,认为它是有用的,但是人家都不看,不看就一点用都没有,在这个时代有用必要条件是吸引别人认可它的价值,它才是有用的东西。
60后、70后最看不惯80、90后什么?
60后姚虞坚:我在研习社面试独角兽的时候,他们觉得怎么60后做创业面试。我说其实我是60后,但是心在90后。我很多时候就在淘宝上,每年消费几百万。
90后马佳佳:那是因为你有钱,不是因为年轻。
70后博凡:我认为现在所有的人都要拥抱90后,因为他们是明天,如果我们不想洗洗睡,我们就要赶紧抓住青春的尾巴。
比如大家都知道一直是可口可乐压着百事可乐打,因为他不定位是可口可乐,定位的是年轻。大家不要讨论90后的任何问题吧,接受他们吧,跟他们一起嗨把。
90后马佳佳:我们什么都没有干,你们就要拼命拥抱我们,我觉得挺吓人的。有时候很不能理解,我们怎么了,你们就要⋯⋯挺害怕的。
90后齐俊元:我觉得每个年龄段的人就应该做每个年龄段合适的事情,你看英国的绅士也很让人喜欢,为什么我们60后、70后就非得跟90后一样。
60后姚虞坚:这就是一种心态。
80后琦琦:我记得之前赫畅说过一句话,没有80后、90后,只有落后。我觉得我就是我自己,没有所谓的70后、80后、90后的年龄界限,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对了,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拥抱变化。
只要你勇敢拥抱当下发生的变化,把整个心态打开看待的话,其实是没有所谓年龄界限的。我们应该更开放,把这个年龄的标签拿掉。
怎么看待大学生创业?
60后姚虞坚:大学生创业第一看个人的意愿强不强,现在有些人意愿不强。第二是你专业知识OK之外,还需要管理和领导能力,这取决于情商。
90后马佳佳:我要插话,我的观点是反的。为什么要创业?就是因为我们专业知识根本没有用的时候,你需要研发出一套新的东西谋生,这是大学生创业火的原因。
我们在传统教育接受的东西都是服务于工业时代的,工业时代社会基层是饱和的,我们从底层往上走根本没有缝隙让我们填补,到了互联网世界可能有这样的研发优势,这些优势根本不是从学校得来的,这是从生活得来的。
再就是大学生创业要什么管理呀,重要的是手艺,怎么创业呢?在你生活积累当中有很强的经验,比如我一个朋友做一个美食的网站,真的是美食达人,吃过无数餐馆,后来他自己去进修,然后以美食创业。
关键是你有没有手艺支撑你做成这个事情是最重要的,一帮什么都不会,管理什么呀,这是我的观点。
70后博凡:我大学毕业我也创业过,一点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跟着你的心走。
90后马佳佳:我觉得这句话说了等于白说。
70后博凡:绝对不是,我们首先不要尝试说服别人,你问大学生要不要创业的时候你还在质疑要或者不要,别问了,直接干吧!当然我告诉你,基本上99%都会失败,所以站在台上的所有的成功的90后,他的九死一生,或者他背后的故事你看不到。
90后马佳佳:我也没有成功呀。
70后博凡:马佳佳很成功,她个人营销和做行业的意见领袖非常成功,她未来做任何事情也一定会成功,因为她有所有人给她的资源。
大学生如果要创业,你一定会面临缺很多的资源,你先做,失败以后老老实实找一家公司你去补你所有的短处。比如我学建筑学工程出身,我不懂财务,我花了13年时间跟财务人员搞好关系,创业要融资手里有一大把资源,真正创业成功的年龄可能是像大哥一样,我觉得30到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容易成功。
80后琦琦:我觉得任何一个人,你想创业就创业,不想创业就不要创业,最重要的点是你扩大对世界的认知。大学生也一样,创业只是一个标签,关键确实是你要真的喜欢,即使你失败了,人生也会多一个经历。
90后齐俊元:很多大学生创业要找投资,把创业和找投资划等号,就劝你别干了,因为那根本就不是创业,那是玩金融游戏。如果你想明白有件事情特别想做,那就创业。中国大学真的挺闲,大部分时间是空的,干吗不拿出来做有意义的事情,窝在寝室打游戏怎么能行呢?做有意义的事。
90后马佳佳:我是觉得很多人问大学生为什么要创业,恩他觉得一旦失败了怎么办,我觉得他想多了,他可能什么都没有,没有创造任何价值,我横竖都是死,反正创业去死还是要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图书馆好好呆着,死你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还不如死得更明白一点。
60后、70后、80后、90后怎么在公司和员工相处?
90后齐俊元:你们两位在公司有自己的办公室吗?
60后姚虞坚:我有。
90后齐俊元:我不想管理,很大程度是想要大家一起做这个事情,不用把自己放在比较权威的位置上。但凡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到我们公司来都会问两个事,第一俊元你公司一个格间都没有,第二你坐在哪里,我觉得这就是大家对管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90后马佳佳:我们也没有格间或者自己的办公室,之前的办公室人比较多的时候,我在前台的位置帮大家收快递,这可能是最Low的。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你选到最够牛逼的人,这样你不需要管,他自我会修正,我们几个人在一块聊天的时候,互相修正,自己负责产品,自己找到最好的人,这是最好的方式。我们现在对外招人最有竞争力的东西不是薪水,是这个团队没有傻逼。
80后琦琦:我私下是比较高冷的,什么都要管,很多90后小朋友过来跟我抱怨,说觉得工作很不开心,我觉得我给你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办公环境,这么好的待遇,为什么你们不开心。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他们的自由度,所以后来就硬压着这种控制欲,没有再管他们。基本上的相处模式是他们做他们的90后,我就做我自己,给公司创造比较自由的环境。
70后博凡:如果你是初创创业企业,一定是松散的模式进行管理。为什么?每个岗位都是你苦心挖过来的,特别重要的,他在这儿一定要比你优秀,因为如果说你初创,所有的人都不如你,那完蛋了。
你要管理一帮比你还要优秀,还要牛逼的人,一定做到的是什么?给他充分的时间,充分的待遇,充分的授权,让他放心的去搞。当你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你肯定还是要制定比较严格的一个规章制度和流程。
60后姚虞坚:一个企业如果完全没有组织是不行的。研习社上次的组织创新课程,汉庭创始人季琦说,一个企业首先是先中心化再去中心化。我觉得是这样的。
我现在采取的方式就是结合,一方面让员工自由发挥,只对结果关注,有什么绩效大家来分红,我觉得这是无组织。还有一种就是组织管理,没有产出是不行的,今年利润一千万两千万,这个利润要交给我,超过这部分利润大家一起来分。我觉得这是对传统企业非常好的方式。
90后齐俊元:我觉得核心的问题在于大家对管理的理解非常不一样,你们把管理理解成定规则,但是管理的核心在于你和员工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当你做出一个决定说我今天不考勤,所以我期待你以创新的方式在年底给我实现利润的时候,你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你认为我出发的这个动作导致了最后的结果,这种情况下你还是认为你高于员工。
今天员工可以站起来说我要一个什么更好的规则,还是说规则你定完,你去掉规则,然后导致结果,你和员工的管理是真正的管理。所以并不代表像新的公司规模小比较松散,它的管理就是比较弱的,但是一个大的公司规则很多,层级很多,他的管理就是强的。
一个小的组织也可以有非常强的规则,鸟或者鱼群,一个规则可以导致鸟群或者鱼群做很复杂的行为。比如Uber全球有那么多办公室,但是它依然效率非常高,你看它的管理就会发现它把规则定得非常干净利落,我认为这是新的好的管理。
*本文根据嘉宾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对话实录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看研习社最近有什么新玩法(有入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