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斯坦福教授William Barnett:没有增值的多元化必须拆分|研习社演讲实录

2016-03-13 William Barnett 混沌研习社

3月13日,混沌研习社商学院课程《创新战略管理》继续由斯坦福大学战略学教授William Barnett主讲。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在做多元化,但是并没有增值,Barnett说,这种多元化必须拆分,使得其中更加有竞争力的业务,能够单独存活。当相结合的业务具有相关性时,产生正面溢出效益的可能性更大。


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多元化”,可获取Barnett13日上午演讲全部PPT。


演讲者|William Barnett(斯坦福大学战略学教授,“红桃皇后”竞争理论提出者)

 

在各种各样的竞争当中,每天都有许多变化,你应该不断探索,发现到成功的商业模式,这个过程当中需要领导力。今天我们会讲,作为领导者,你应该拿出怎样的行为。




迈克菲和诺顿是完全不同的战略

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任何市场都不只一个成功办法


我从故事开始讲起。


约翰迈克菲是一个软件开发商,对病毒非常感兴趣,那是上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刚被发明。

 

有一天他发现一个新问题,人们编写程序是藏在3.5寸软盘里,然后插入电脑,病毒这时会侵入。于是出现一个新词叫“电脑病毒”,当时还是新事物。

 

他希望能够保护软件的安全,防止电脑被病毒侵入。所以他在论坛上说,谁愿意来帮我,解决现在的病毒问题。马上他就得到了回应。

 

那时候,电脑狂们会在技术论坛上分享自己的一些技术,他们会用一些老式的电话,可以连到另外一个人,另一个人也可以拨入,你就可以看到他的电脑当中的文件。

 

后来约翰得到了一个坏病毒的拷贝版本,把它放在论坛上,说这是我们要编程干掉的家伙。


后来这个程序完成了,他们又放回论坛说,大家免费拿去装在电脑上杀毒吧,在家使用没有问题,工作场所需要得到许可。


很多人会用,用得不爽时,大家会写信说,哪里哪里不好,他们就会改进。所以他们有了很多的用户,这也是第一个用户生成内容的例子。


软件越做越好,越做越强。因为大家在家里电脑用得好,就会自然想带到办公室,安装许可需要25美元。对一个公司来说,可能有一千个甚至上万个电脑,每一个需要25美元,还是很大的一笔钱。

 

后来迈克菲对一些公司的IT负责人说,如果公司安装,一个电脑只收两块钱。靠这种方式,他第一年赚了五百万,第二年赚了一千万美元,迈克菲反病毒软件从此以后就腾飞了。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是硅谷的软件公司Symantec,他们与迈克菲非常不同,他们与很多大公司建立了战略联盟,那些公司会跟Symantec公司说,电脑病毒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希望你们能开发出解决的软件。

 

于是,Symantec雇佣了很多人,写出诺顿杀毒软件,作为企业解决方案,卖给一些公司,所以,竞争就出现了。

 

诺顿杀毒软件是一个大公司写出来的,预算非常庞大,有很好的声誉。而迈克菲杀毒软件只是一个人待在小公寓里运营自己的BBS,有人在社区免费为他开发产品。

 

猜猜最后谁胜出了?

 

这两个公司都非常成功,迈克菲可能更成功,至少在早期更成功,因为他的产品有一种内置的学习机制,由用户创造内容。而Symantec是公司的高层对自己的电脑比较担心,才开始去做,所以永远迟了一步。

 

这里面有一条真理:一个成功的战略其实取决于公司、战略和环境是否能够统一,这三者必须统一,才能让公司在竞争当中胜出。

 

在这个案例当中,两家公司用了完全不同的战略,迈克菲的业务中心就是它所使用的用户群体和社区。


Symantec完全不一样,他们必须有庞大的HR预算,有高级的有MBA学位的公司领导人,他们要被别人相信,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安装到那些公司的机器上。

 

这两家公司全部都成功了,他们有不同的战略,他们有不同的组织架构。所以不管是在哪个市场,我们不仅只有单一的成功方法。

 

领导者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迈克菲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最早的计算机使用者,最早的黑客都非常喜欢这个社区,喜欢迈克菲。

 

Symantec的领导力完全不一样,他们需要在全世界飞来飞去,和大公司的高层见面,保证他们的软件能够使用并且随时被更新。

 

就算对待版权问题,这两家公司也是完全不同的,Symantec看到盗版的诺顿杀毒软件时,他们会打官司。


当迈克菲看到盗版时,他会去找到底是谁做的,并且给他一个最新的版本,我不管你是不是盗版,你必须要是好的才行,这样才不会影响我的声誉。




警惕市场反应的假负面

它可能让你错过好的商业模式 

找准负面的原因更重要

 

接下来是从领导力的角度再回到失败这个话题,战略规划的会议一般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因为你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信息,你必须要和市场进行互动,做出一个MVP。


把这个MVP放到客户的手中,知道哪些是奏效的,什么是不奏效的。接下来战略就可以根据反馈不断更新。

 

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你可以向市场的信号进行反应,在这里,样本数量就很重要。


对于创业者来说,我们从经验当中进行学习,实际是从小样本量的中进行学习。有的人可能会说大数据呢?大的公司,比如说像百度拥有海量的数据,他们可以去运营成千上万的实验。

 

但是你不是百度,你是没有办法获取这样海量的大数据,因此你所设计的实验,有可能会给你的是一个错误的信号。

 

如果是错误的信号的话,你又对这个信号进行了反应,那你可能就在犯错误。你有可能会觉得这个不奏效,然后把战略转向,但你得到的这个负面的信息,可能本来就是错的。


也就是说,其实你是正确的。

 

当然,如果你得到的是假性的正确的信号的话,你就会觉得市场上是奏效的。


这种假性的负面的信号,要比假性的正面的信号要糟糕的多。


假正面当中,我觉得我做的是对的,所以我就继续,才发现我错了,但是样本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大,搜集了更多的数据以后你就会自己发现,原来是不行的,该掉头的时候就可以掉头。

 

但是假负面会让你提前掉头,哪怕即使你是正确的。所以当你在做研究的时候,如果出现的是假负面,你一定要再做一遍测试。

 

在iPhone出现之前,iPod是苹果一个很大的发明,iPod和iTunes同时,还有一个实验在进行,一家叫Napster的p2p音乐分享的网站。


就是你开放自己的音乐库,和其他的用户分享,当然这是很有争议的,因为免费。

 

音乐公司肯定不愿意,他们说你要付钱。美国之后,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反对Napster了。


然后有人做了一个软件,说也不需要触碰版权问题,我就在音乐公司拿到所有的歌曲放在网站,用户付月费。

 

大家觉得这样的模式熟不熟悉?Spotify就是做的这样的事情,但是Napster就倒闭了。

 

但是现在我们有各种各样成功的案例,所以Napster的失败是一个假失败,是因为当时没有智能手机。但是有很多人却得出结论,说付费在线收听音乐是不行的。

 

现在,智能手机出来了以后,付费在线听音乐,是一个很自然的模式了。所以你会发现,这种战略其实很高明的,它其实是一个假负面。


所以希望大家借这个例子,要当心一点,不要看到第一次失败的信号,就马上掉头。虽然失败了,但是你要了解为什么失败,不要着急去转向。


像Spotify和现在的一些公司之所以能成功,是有一些条件的,带宽、智能手机,所以如果我们去问这个为什么,更新自己的战略,就会知道让这个成功的条件那个时候还不具备。



 

理解大公司优势的来源

没有增值的多元化必须拆分

正面的溢出效应有三个条件


接下来的话题,可能是我们所有话题当中最无趣的一个了,但这有可能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上一节更多是针对于创业者的话,那么更多是针对大公司的优势,你必须要去理解这些优势的来源。

 

我有一个全新的案例研究,韩国的流行音乐,这是我做过的最有趣的案例研究之一了,比你们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石油公司之类的有趣多了,原来一个娱乐公司背后,也有这么多的战略和优势的体现。

 

比如韩国的SM娱乐公司,会到全世界去找一些很有才华的歌手和舞者,当他们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招揽进来,更专业地去学习唱歌、跳舞,也要学习。

 

他们不仅用韩语唱歌,还要学习中文和日语,然后到全世界公演。你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在组成这些组合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计划。

 

这家公司有很多的能力,它首先能够识别和获得人才,然后在公司培训和发展。当他们发布新的MTV,SM娱乐公司马上会关注互联网上的反应,而且会去做AB测试。


这里面的主角、打扮、音乐,稍微改变一下会怎么样,为什么人们喜欢这条MTV,可能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非洲裔的美国人在跳hiphop,第二段里面就不是一个非洲裔的美国人了,换上一个亚裔的或者其他的。 

 

这样就形成一个大热门的歌曲和MTV,持续几个星期,过段时间又听到他们宣布,说要举办哪个组合的巡回演唱了,会号召粉丝参与。

 

所有的这些都是来自于一系列的公司的政策,这就是我所谓的大公司的优势,转变成他们的一个产品和服务。


而且大公司的优势,是小公司永远不会有的,比如说SM公司,它在欧洲找到了一个人才,在首尔培训,在上海和东京推出去,再把歌曲发行到加拿大和美国,这是一个全球的动作。

 

我们看另外一方面,一些大的公司在失败,多种不同的业务交织在一起,现在需要拆分。这是一个整体趋势。

 

它们之所以被分解,是市场的作用,因为如果把这些企业全都结合起来,对于市场来说分不出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你把成功的和失败的业务全都混在一起。

 

对于公司来说,混在一起的考虑是,希望成功的带一带失败的业务,但是现在拆分了,市场就会优胜劣汰。


为什么要组织公司,如果你要把这些业务单位,全都混在一起,肯定是要给到市场额外的这些利益,是独立开来的各个业务没有获取的利益,这就是组织公司的好处。

 

就像SM娱乐公司,把歌曲、舞曲还有MTV这些业务,包括唱片的分销,都结合起来,还有包括舞台、演唱会这样的活动,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大于个别业务的综合。

 

如果仅通过混合多种现金流来形成多元化,是不合理的战略,因为股东自身有能力降低收益波动风险,即使需要搭配,他也不需要公司帮我搭配在一起。


而且这是假设资本市场高效运转,对资本流动没有限制。因此,不相关多元化通常不会为股东增加价值,有时对股东来说代价还很高。

 

我们看到全世界很多大公司都是在做多元化,但是并没有增值,所以必须要拆分,使得其中更加有竞争力的业务,能够单独存活。

 

但是其他的一些大公司,像SM娱乐公司,他们组合就有一个正的溢出效应,或者叫协同增效。也就是说一个业务帮忙另外一个业务。


比如你买的很多是音乐的周边,也是溢出效应。当相结合的业务具有相关性时,产生正面溢出效益的可能性更大。

 

这种战略是有站得住脚的逻辑在的。如果这些结合起来的业务,多元化程度很高,那这种协同增效是不明显的。

 

当一家公司在某一市场中的所作所为增加了其在另一市场中的价值,就产生了正面的内容溢出效益。正面溢出效益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两项业务的整体价值大于两者的个体价值之和;

  • 该溢出效益无法利用市场获取,而需通过拥有这两项业务;

  • 该公司运营的这两项业务同样存在于在更广大的市场中。

 

我们看到SM娱乐公司满足这种条件,对于很多其他非相关多元化的公司,最近强制被拆分,我们看到它们拆分了以后,这个业务就没有很大的市场了,所以它的这个条件不具备。


*本文根据William Barnett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欢迎转发分享,微信公众号可直接转载,其他转载请微信联系warmly11。


没看够?点击标题阅读3月12日Barnett演讲《战略说到底,是找到你的利基市场》、《拥抱红海,流程创新也能出奇制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