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脑梗"祸根"找到了!提醒爱吃3种食物的人,小心血液粘如粥!


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脑梗去世患者高达200万。


脑梗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近年来不断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究竟什么是脑梗?脑梗又是怎么引发的呢?


脑梗,在医学上又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并且,脑梗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非常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公害。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脑梗发出的信号,极有可能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




“吃”出来的脑梗




1高油食物


经常性的食用大鱼大肉或外卖等高油食物,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


此时血液中脂质沉淀增多,血栓的形成几率也大大升高,加速了脑梗的到来。


2高盐食物


盐分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过犹不及,过多的摄入盐分对身体的伤害可不止一星半点了。


食盐中的氯化钠在血液中堆积,会造成钠离子滞留,引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血压升高。


动脉斑块受冲刷容易剥落,随着血液流动。一旦堵塞脑血管,脑梗就离得不远了。


3高糖食物


甜点、蛋糕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加速血管的病变,增加血液粘度,影响血液对脑部的正常供应。





“喝”出来的脑梗




1

喝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血管壁内皮组织损伤,造成血管壁表面不平整。


血液中脂质在凹凸不平的血管壁更容易沉淀聚集,形成血栓。


而且喝酒时,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也是引发脑梗的一大因素。




2

喝饮料


市面上的饮料大多含糖量较多,长期摄入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高血脂。


而血脂粘稠又会影响血液对大脑的正常供应,加剧大脑的缺血。并且饮料喝的多还会引发肥胖,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爆发的元凶之一。




“作”出来的脑梗



1

吸烟


吸烟时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质,不仅会引起血管异常收缩,使凝血机制出现障碍。


产生的一氧化碳还会和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含氧量,减少脑部血液、氧气供应,诱发脑梗。


2

熬夜


长时间熬夜,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的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痉挛,血压不稳定。


还会增加心脏负担,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3

久坐


久坐不动,或运动量过少,身体代谢缓慢,血液垃圾不能及时排出,会加剧血液粘稠,血流速度较慢。


此时血液中脂质易沉淀,不仅易诱发脑梗,还会引发肥胖。





预防脑梗,坚持3件事




预防脑梗,除改变上述不良习惯外,还要坚持3件事。


1
抗氧化


抗氧化剂,是人体必须元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英国分子生物学家Harman指出:氧化应激决定寿命。


因此,抗氧化剂是血管健康必须的营养物质,能有养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抗氧化剂进入体内,可抵御自由基对血管的“老化作用”,使血管“年轻态”。


有效的抑制血管内斑块形成,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减少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对血管是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脏病发生率。

2
控制血压、血脂


  • 控制血压


血压长期偏高,会造成血管弹性的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并且血压波动较大的人,脉压差大,若受到外界刺激,很容易诱发脑梗。


血压正常值为: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


  • 控制血脂


血脂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多,会造成血脂粘稠,影响血液流通速度,以至于大脑缺血缺氧严重。


血脂正常值:总胆固醇:2.8~5.17mmol/L、甘油三酯:0.56~1.7mmol/L、胆固醇脂:2.8~5.17mmol/L


3
谨记“120”识别法


脑梗发作,会出现3种异常,及时就医。


  • “1”——1张脸嘴歪眼斜不对称。
  • “2”——2个手臂无力、麻木、无法正常握东西。
  • “0”——无法正常聆听别人说话,自己也不能完整的说出一句话。一种茶水是脑梗的“天敌”,专清血管垃圾,血栓轻松消失每天一杯荞子茶


苦荞茶富含类黄酮物质,也就是芦丁,其含量高达90%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保护血管。


将苦荞先蒸后炒制成荞子茶用来泡水喝最方便。因此,每天喝点苦荞茶,能起到很好的预防脑梗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


先收藏,再发给关心的人,
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好文推荐

1、一味药,专调各种脾胃不适!

2、这治好眼睛的两味药只值两毛钱

3、人体疾病的真相!(深度好文)

4、春天刮肝经,无病一身轻!

5、静坐10分钟=熟睡7小时(关键时刻还能救命)

6肝受损,身体3处会“变黑”,2处会“变臭”,要提高警惕!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商务合作:江先生(jiang-0701))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紫芝(微信号:13530743912)

中医思维

ID:zyswba

介绍:每天分享中医理论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以医交友,共享美丽健康人生!

 马应龙眼霜,详情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