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余名“种子选手”齐聚崇州希望的田野上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近段时间
崇州抓住有利农时忙着播种育秧
田间地头、实验基地、育秧厂房
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生产景象
人工培育
1176个水稻品种在崇州“竞赛”
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水稻育秧进入关键时期。4月10日,在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里,十几名工人正忙着育秧,他们平整田块、播撒种子,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这里是人工育秧,你看,秧盘不一样,种子可能也不一样。”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负责人杨福明介绍,本次育秧的水稻实验品种有1176个,这些种子主要来自四川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种子公司。“除四川外,还有其他10余个省份的实验种子,秧苗育成后将栽插到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的1000亩稻田里。”
“27、28、29......”所有的水稻实验种子都按照编号进行分类排列。工人们分工明确,撒种工人一边大声喊出种子编号,一边将一包包种子放在育秧盘上。田边的记录员则边听边仔细核对,并在本子上记录下种子的位置信息,方便日后收集每个品种的株数、施肥量及生长时间等数据。最后,负责撒种的工人将种子包裹拆开,将种子撒在育秧盘上,完成播种。
“全部播完以后我们还要统计,要把图纸画出来,把标识、标牌做好,让大家清楚地知道哪块是哪个品种。”杨福明说,1176个品种在这里集中展示,就能清楚地了解哪个品种更好,以便更好地应用。
据悉,为了研发良种,崇州探索组建了“天府粮仓研究院”,依托天府粮仓科创中心、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等“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千亩粮油科技示范核心区、万亩功能水稻示范区、十万亩国标Ⅰ级优质水稻生产区,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搭建“立足崇州、服务川渝”的粮油科技服务平台。
机械“唱主角”
智能化育秧助力保质提速
在崇州育秧工作中,机械化成了“主角”。连日来,在隆兴镇耘丰锦年水稻育苗中心的育秧厂房里,一条高效育秧播种流水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上盘、覆盖底土、播种、覆盖面土......工人们将种子、培养土投入育秧设备,随着不同机械的有序运行,一盘水稻秧苗10秒左右就完成了播种。而这条生产线,一天的育秧量可供约600亩稻田栽插,且秧苗的存活率为100%。
工人用叉车将播种完的育秧盘运到育秧厂房附近的育秧田里,整齐摆放并盖上塑料膜。只需三天左右的时间,秧苗便破土而出。
育苗中心负责人介绍
水稻育秧工作从3月底开始
预计4月下旬结束
计划培育30000多亩水田的秧苗
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一的育秧量
近年来,崇州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稳中有增。2023年,崇州市大春粮食计划种植面积36.9万亩(较2022年增加2000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2万亩(较2022年增加1000亩)。截至4月10日,全市20余家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承接了近20万亩的水稻育秧任务,计划4月下旬全面完成。
记者:王静霞 唐海龙
编辑:余霞 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