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献阅读潜规则

2016-08-21 医生科研助手 解螺旋

特别福利:关注 "螺旋" 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8月"可索取2016年8月资源包:Original软件+作图模板。


作者:解螺旋.叶子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

世界这么大,数据库这么多,科研文献浩瀚如海,你我渺如一粟,是不是好想跳出去看一看,凌驾于文献之上,纵观全局呢?

规则一:从文献综述或综述类文献开始

首先翻阅教科书式的文献综述,概览全局,缩小范围。这样的文献的特点是:覆盖面广,时间跨度大,概括性强,指导性强。通过这样的文献综述,可以锁定需要特别关注的区域。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从何下手了,解决了“应该从哪一篇看起”的问题;紧接着要解决的是“一篇文献应该重点看哪里”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手中文献的结构,通过后文的讨论,大家会发现,这也是文献的一般结构。


文献第一段是这样的: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many ways that scholars have approache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book, ....balabala.....




一大段英文如僵尸般涌来!别急,接下来向大家展示这一大段首语在脑海中应该分析成什么样子: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在过去的几十年本领域中有哪些新鲜事).This book, and hence this chapter on input and interaction...(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以什么样的视角 / 研究方法探索了...内容).The input and interaction approach takes as its starting point the assumption that ... (大家公认的大前提是什么), and examines... (探究了...和...的关系 / 机制). We begin with... (我们首先会讲到). We then... (其次会讲到), and from there move to... (随后 / 在此基础上又会讲到) , followed by... (最后会谈到).


Piu! 处理的信息量瞬间缩水。在这些关键词的指引下,就能迅速缩小这一段内容的信息量:


1.领域近况(研究背景)

2.主要课题 / 视角 / 研究方法(锁定研究范围)

3.讨论的前提(保证论证的严密性,同时有自报家门的作用,因为不同的派别遵循的大前提多不同)

4.研究目的(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5.篇章结构(明确研究步骤)


文章的第一段,在一般期刊论文中多处于摘要(Abstract) 的位置,统领全文,同时相当于阅读索引,告诉读者主要信息的分布情况,便于读者采撷自己需要的内容。这一段当然不得不读。

规则二:带着问题读

在通读文章前先考虑以下问题:


1.文献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发现了新的机制、新的biomarker还是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等等。


2. 这个问题重要么?为何重要?这点在introduction里面作者会提出交代,即文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3. 作者提出了什么假设来解决上述问题?理论依据是什么?


4. 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他们的假设?你还知道其他什么方法?要注意你的实验室/你手头上可以实现其中哪些方法,以后遇到此类的问题就可以采用啦。


5. 这些方法是否符合论证假设的需要? 是否不够全面还可以有其他的补充?还要考虑实验材料涉及到哪些?细胞、动物、临床是否都覆盖到了?


6. 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有什么创新?实验证据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


7. 所有的实验结果图都可以看懂吗?


8. 文章是如何描述结果、如何解析图表趋势,论据如何组合,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9. 写作上的亮点有哪些?


10. 文献的总思路图?(问题、设计、方法和讨论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完成了对首段(摘要)的阅读,以及文章框架的理解,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看完全文后思考文献还有哪些没解决的问题?即文献的减分项,机制是不是做的不透,创新性是否不足。要是自己接着此方向继续做,哪些是在我所在的工作条件下可以做的,哪些必须要做,哪些别人肯定比我做得更好更快?

规则三:永远不要放弃寻找联系

联系越多越强越复杂,我们捕捉信息的网就越大越密越严谨。不断构建新的联系,更新 / 更正已有的联系,本来就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稍微回想一下,从最初拿到几十页文献的茫然,到现在对文章内容的基本把握和结构的条分缕析,我们已经把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有序地整理、收纳到我们的大脑中,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做的就是快速浏览一下标题,通过浏览标题,我们可以从一个大标题下小标题层级的多少来断定这部分信息的重要与否。并不是说论文中会放大量不重要的废话(虽然很多人都这样感觉),但是为了保证行文的严密和逻辑的通顺,像定义 definition, 背景 background, 前提 premises, 预设 presumptions 这样的铺垫内容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这些内容对于学科的内行来说是不需要每一次都仔仔细细看过去的。


当然,最重要的Discussion部分还是要重点研读一下,特别是遇到CNS级别的paper的时候。这部分会把文章的精髓,idea的创新性,作者的实验设计逻辑再阐述一遍,图表的趋势解析,论据的组合,写作的亮点都是可以学习的地方。


规则四:阅读文献的时候要不时地带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把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作者的理论体系进行结合的过程,是提升我们阅读速度的最后一环。帮助甄别信息的优先级,同时也有助于理解性地记忆文献的大致结构和主要内容。最终达到在合上书本的时候,脑海中画树形图的境界。


有人说过一篇文献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图表,讨论,文字结果,方法这也是不无道理的。对一个领域熟悉之后,能做到仅通过阅读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即能把握文章的方法、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最必要的信息的要求。或者发展到定期查新得到的文章只须看摘要、图表即可,个别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结果,再看讨论,文字结果和方法。


最后,世上文章千千万,高质量的文章如品茶,越品越香,层次较低,粗制滥造的文章如酗酒,喝死也不知道说什么,所以文章选择也很重要。最简单粗暴的可以通过影响因子(IF)来筛选。下面附一张不同分值的影响因子文章大致的深度。



精彩内容回顾(回复左边数字查看):

61:非编码RNA类型及功能汇总,吐血推荐!

62:一文读懂 | 与自噬相关的mTOR信号通号

63:干货 | Oligo设计引物,就是这么简单

64:跟着13分文章学作图,等着收获SCI吧(origin8教程)

65:干货 | 磷酸化抗体使用必杀技 

66:Discussion写作模板:从3分、5分到10分

67:一文包会:Web of science数据库应用宝典

68:读图 | qPCR那些奇奇怪怪的曲线都代表啥?

69:MicroRNA,如何实现从零基础到10分的跨越

70:ELISA实验操作中值得关注的细节大盘点

回复SCI、国自然、信号通路、CNS、实验工具、统计查看相应专栏文章!

想与同行同领域探讨学术,交流感想吗?扫描加入分领域专业社区吧!



投稿邮箱: tougao@helixlife.com.cn

合作微信:helixlife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