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视频和导游词(考试版)


夫子庙B(中文类现场考试内容提要)

序号

名称

景点内容要点

视频时长

1

景点概况

1、 夫子庙景区特色及历史沿革

2、 科举博物馆景点特色及分区

2分钟

2         

南苑祈福区

1、瓷板画“南闱放榜图”

2、登科长廊

3、 魁光阁

30

3

地下博物馆区

地面展厅至序厅:“江南贡院”牌坊、墨池、迎宾大厅、序厅、“科第世家”石牌坊、水幕墙

130

第一展区:为国求贤(三个故事场景、三个推举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30

第二展区:鱼龙变化(四级考试、魁星堂)

1分钟

第三展区:金榜题名(“传胪大典”、“大小金榜”“观榜大发现”展厅、入仕之途展厅、社稷栋梁展厅、科举世家展厅)

130

第四展区:金陵佳话

第五展区:源远流长

1分钟

4

遗址区

明远楼、号舍、志公堂

1分钟

累计时长

10分钟

              

景点概况2分钟

 

夫子庙景区特色及历史沿革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国家5A级景区。秦淮河全长110公里,是南京的母亲河。内秦淮河从东水关始,至西水关止,有“十里秦淮”“十里珠帘”之誉。 夫子庙,就位于南京市城南内秦淮河畔,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由孔庙、学宫、贡院三部分组成。夫子庙始建于1034年,其后五毁五建,是集商业、文化、旅游景点和庙会合一的旅游胜地。

科举博物馆景点特色及分布

明清时期中国有两大科举考场,一个是北京的顺天贡院,另一个便是我们即将参观的江南贡院。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就是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保护明远楼和飞虹桥等历史遗存的前提下建设而成的。它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鼎盛时期总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目前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包含南馆、北馆两部分,南馆展出的是一些与科举相关的特色民俗,北馆由地下四层中国科举博物馆和地上明远楼号舍遗址区两部分组成。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前往科举博物馆进行参观。

南苑祈福区30秒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南苑祈福区,前方我们看到的是照壁,照壁上是彩色的瓷板画“南闱放榜图”,它重现了晚清时代,即公元1891年的江南乡试的放榜场景。

现在我们看到是登科长廊,内有木雕、砖雕、瓷片、匾额、科举饮食、匾额等展品,展示了各个朝代科举名人和关于科举的文物,还有介绍清朝科举考试考官情况。

现在我们看到是魁光阁,古称奎星阁,又名文星阁。它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它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时期曾重修,咸丰时毁于战火,同治年间再度重建,抗战期间日军侵占南京时再次被毁,如今又屹立在秦淮河畔,成了夫子庙的标志。 

地面展厅至序厅:1分30秒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江南贡院的牌坊,它是古代贡院的第三道大门——龙门,有鱼跃龙门、金榜题名之意。

在我们的正前方是一个方形的水池,看上去像一方砚台,有汇墨成池之意。方形的设计体现了科举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该水池的面积约1300平方米,也象征着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水池两边的号舍就是以千字文所排列。远处看到的建筑叫做明远楼,明远楼是当时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是考官监视考场发号施令的地方。

下面我们进入北馆地下博物馆,我们首先来到的是迎宾大厅,位于地下一层,厅内是长达10米的弧形显示屏,屏幕上展示着古代考生经历的人生四个重要阶段:村童闹学、贡院赴考、号舍百态、鱼跃龙门。生动展示古代读书人从幼学启蒙到金榜题名的生活画卷。

博物馆从地下一层通往地下三层的坡道全程是130米,寓意科举1300年的历史。

步道两侧分别由如鱼鳞一般的瓦片外墙和用书简堆砌而成的内墙组成,寓意鲤鱼跳龙门和读书破万卷。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博物馆序厅,眼前的前言介绍了中国科举的概况,在左侧高达八米的墙面上,镶嵌着铅字版的四书五经,象征学海无涯。并运用黑色的经书文字,勾勒出满腹经纶的考生影像。

一路而下,我们首先到达的地方是科第世家的牌坊,这是朝廷奖励给明朝第一位状元吴伯宗的牌坊,在古代这是彰显身份,光宗耀祖的象征。牌坊后是水幕墙,墙面上显现百家姓氏。在水幕背景墙投影出的欧阳修、唐伯虎、王安石、张骞等诸多名人的姓名沿着水流而上,象征成功名人逆流而上的努力与奋斗。

  

第一展区:为国求贤(三个故事场景、三个推举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1分30秒

在第一展区我们眼前看到的场景是古代三个求贤的故事:周文王求贤姜太公,汉光武帝访严光,刘备三顾茅庐。呈现古代君王“求才若渴”殷切之心,突出科学选才制度的重要性。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西周的乡举里选、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这三个推举人才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选才的功能。但由于三个制度,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逐渐衍生出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门阀垄断等弊端。直至隋朝,科举的出现是选才制度走向公正、公平的历史选择。 

本展区以编年史的方式,通过展现科举的千年发展历程,力求在介绍科举渊源的基础上,完整呈现中国科举制度从创立、完善、到改革与废止的全过程,以凸显科举在君王求才、士人求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柜呈现出科举制度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演变,朝向至公之制目标迈进的过程。在展柜上方以各朝风格的镂空窗格,暗示着时间的流变。与展柜相对一侧,布设自隋朝之后的各朝代表性图像与科举故事。

 

第二展区:鱼龙变化(四级考试、魁星堂)1分钟 

现在我们来到第二展区: 登科之路 鱼龙变化。科举制度从隋代的进士科,经过历朝历代发展,到明清形成渐趋复杂的四级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逐级应试,通过后获得不同等级的科名,通过童试者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通过乡试为举人,通过会试为贡士,通过殿试为进士。一旦考中进士,即鱼跃龙门,从此踏上仕官之路。

这里展厅展现的是乡试,以贡院号舍为依据进行场景设计,使大家如同当时应试的考生一般,经历入场搜检、得题答题、号舍生活等过程,体验古代考生九天六夜的艰辛考验。同时也介绍考官在内帘、外帘的诸多任务,并呈现士子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后的身份、地位转变等。

这里展厅展现的是会试,以古代北京正阳门外观作为场景设计,描绘考生进京中途歇息的场景,通过人物雕像以及公车文物,使观众犹如回到当时的时空情境之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们一同赴京赶考。

这里展厅展现的是殿试,以紫禁城保和殿为设计依据,通过考生塑像重现殿试场景,使观众感受殿试的严肃及皇帝临轩策士的意义,凸显历代君主对遴选人才的重视。

本展厅还特别设立殿试卷区,展示了珍贵的庄瑶殿试卷,通过双面布展的方式,使观众得以目睹难得一见的殿试卷真迹,进而了解考官及皇帝是如何评阅试卷及钦定进士名次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魁星堂,位于整个负四层的中央,它寓意科举学而优则仕之核心。本展厅挑高12米的四面墙面,放置与科举相关的经史子集书籍,传达出读书人准备科举应试,必须读万卷书的涵义。在墙壁上方布设环形屏幕,将天顶设计为北斗七星的夜空,呈现魁星点斗的典故,我们在此可以欣赏精采的魁星祈愿衣锦还乡的完整场景。

 

第三展区:金榜题名(“传胪大典”、“大小金榜”“观榜大发现”展厅、入仕之途展厅、社稷栋梁展厅、科举世家展厅)1分30秒 

现在我们来到第三展区:金榜题名金榜题名是科举发榜,是科考过程中最荣耀的环节。传胪大典,是公布榜单的隆重典礼,是殿试后由皇帝宣布新科进士名次的典礼,称之为“传胪”,又称胪传、胪唱。科举发榜的榜单用黄纸书写,故称黄榜或金榜。由于是以皇帝名义进行颁布,又称皇榜金榜有大、小金榜之分。清朝大金榜分别用汉文、满文写成,钤盖“皇帝之宝”之印。小金榜是别写一榜,尺寸小于大金榜,仅供皇帝阅览与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之用。 

本展区还设立了四个厅,观榜大发现厅是仇英的《观榜图》描绘发榜场景的知名画作,它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争相观榜以及皇宫内举行相关庆典礼仪等情景。入仕之途厅。以翰林院大门为入口景象,使用玻璃材质大门佐以灯光来营造空间的穿透感,门中隐约露出的光辉更是象征读书人通过层层考验,即将准备迈入仕途,尽心尽力为国服务。社稷栋梁厅。布设了栩栩如生的科举名人雕像,诉说每位科举名人的生平故事与著作,体现出科举选才制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科举世家厅。通过挑高二层楼的空间优势,将象征世家荣耀的匾额悬挂于半空,观众进到展区,即可看到壮观匾额群列。

展厅还配置了许多与科举教化相关的家具与摆饰,和俗称小登科的婚庆主题,致力于呈现科举对民俗生活的影响。

 

金陵佳话、源远流长1分钟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四展区:金陵佳话南京是明清江南乡试的举办地,也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基地之一。本展区细致入微展现了十里秦淮,并将实景转换成中国绘画氛围,让观众仿佛步入画中,营造出南京明清市街繁华的景象。并引导大家体验考生角色,借由模拟的茶舍、试馆、江南贡院、书坊、河房、名人故居等日常生活场景,了解科举制度是如何塑造了南京的人文景观。

现在我们来到第五展区:源远流长。本展区通过“科举之殇”“民国考试院”“高考教室”“世界影响”四个展厅,展示了科举制度走向废除的历程;中华民国设置文官考试制度与古代科举考试在考选原则、形式上的继承、相似之处;中国高考制度以及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延续关系。日本、朝鲜和越南仿效中国科举制度。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等情况。 

明远楼、号舍、志公堂1分钟

我们走出地下博物馆后,迎面看到的建筑叫做明远楼,“明远”二字取自《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之意。楼高三层,作四方形,二三两层四面皆窗,位于贡院中心,原是用来监视考生贡院考试的设施。它是历史上江南贡院中最高的建筑,也是考试期间警戒与发号施令的地方。 

在明远楼两侧是复建的99间号舍,每个外墙上都用硕大的字体写着《千字文》表示序列。每间号舍不足1.5平方米,三面是墙,舍内砖墙两壁有砖缝两道,放有两层木板,板可抽动。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为桌,下层木板为凳;晚上取上层木板并入下层木板,便可作床休息。

明、清两代,江南贡院不断扩建,考试号舍规模最大时达到二万零六百四十四间,为全国最大的考场。 

在明远楼的背后是复建的至公堂,这里曾是古代考官批卷、阅卷的主要场所。现为陈列馆,在馆的正厅当中,有一块石碑,名曰“御制宸翰碑”,此碑是康熙皇帝为全国贡院所题。上方是“为国求贤”匾,左右墙上陈列了历代两江总督的情况介绍。

下面大家可以自行参观,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2018年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